APP下载

网络依赖、学业拖延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设计及应用

2020-03-28吴洁赵文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8期
关键词:量表团体学业

吴洁 赵文娟

[摘           要]  网络依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且常与学业拖延相伴发生。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设计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学业拖延的团体辅导方案,并应用该方案对10名大学生进行干预。团体辅导结束时,团体成员网络依赖行为、学业拖延情况显著改善,并在一个月后的追踪测试中保持很好效果。

[关    键   词]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网络依赖;学业拖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080-02

网络依赖是指未达到“成瘾”程度的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学业拖延是指不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并伴随主观、消极的情绪体验。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依赖现象普遍存在,且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常以休闲娱乐或缓解学习压力为目的过度使用互联网,形成网络依赖。相应地,大学生过度地使用网络、花费过多的时间而无法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出现学业拖延。

团体辅导是目前治疗依赖性行为的主流模式,对网络依赖、学业拖延行为同样有效。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是基于认知行为治疗取向,强调个体信念与看法对行为的影响。它有明确的结构、运用示范与操作性策略,能协助团体成员在处理问题情境时,发现自己非适应性的认知,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并能使成员在团体中的改变体现于现实生活。

让大学生学会网络使用和学业生活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大学教育的迫切需要。本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设计改善大学生网络依赖、学业拖延的团体辅导方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团体辅导成员招募,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甄选。经问卷测试和面谈,最终确定有网络依赖、学业拖延表现且有强烈改变愿望的10名学生参与本研究。团体内男生4名,女生6名;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4名,大三学生1名。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本研究对团体成员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团体成员进行量表测试和访谈,使用工具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量表》《Tuckman拖延量表》。对团体成员采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进行干预,每周1次,每次120分钟,共8次,干预为期2个月。

2.方案设计

本研究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框架下,按照“认知觉察—行为应对”的思路设计团体方案,具体内容见附表。

3.效果评估

本研究在团体辅导开始前、结束时、结束一个月后进行三次效果评估,评估由量表测试和面对面访谈两部分组成。

二、结果

(一)前测、后测、追踪测试方差分析

将团体成员在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量表、TPS拖延量表的得分进行纵向比较。团体成员在网絡依赖测量量表上的后测得分、追踪测试得分与前测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9.33,-7.71,P值均<0.05);后测、追踪测试得分无显著差异(t=1.48,P>0.05)。在TPS拖延量表上的后测得分、追踪测试得分都显著低于前测得分(t值分别为-9.29,-9.28,P值均<0.05);后测、追踪测试得分无显著差异(t=0.14,P>0.05)。说明团体辅导干预对团体成员的网络依赖、学业拖延情况有显著改善,且干预具有持续作用。

(二)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得到团体成员反馈,在为期2个月的团体辅导干预中,成员使用互联网时间大幅减少,多数成员能有意识地、主动地控制上网时间;成员应对学业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心,更愿意及时完成学业任务。学员在团体内的改变在团体结束后能继续保持。

三、讨论和建议

本研究在认知行为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团体辅导方案,选取有网络依赖、学业拖延表现的学生参与。成员在团体中就共性问题进行讨论、梳理、澄清,发现过度使用互联网、不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等不合理行为下的不合理认知。领导者建立并维持友善、支持的团体氛围,让成员获得现实中的心理支持。在这种现实交往中,成员共同制定团体目标,不断澄清个人目标,建立合理的学习信念和对网络使用认知。受团体动力的推动,他们摆脱低自我效能感,积极学习应对策略,重新挖掘学习兴趣,主动掌握上网时间,并尝试将团体中的改变用于生活实践。本研究设计的团体辅导方案对网络依赖、学业拖延起到良好效果,且干预效果保持良好。

分析团体辅导的有效性因素:(1)结构性、同质性、支持发展性的团体结构更利于团体动力发挥积极作用。成员对团体的接受度高,反馈喜欢团体内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应对的交流氛围和态度,团体辅导活动易于被大学生接纳。(2)本研究选取“症状表现高,改变意愿强”特点的学生参与团体,且团体方案设计紧密贴合成员需要,匹配度高。(3)团体结束后继续保留团体成员的交流QQ群,成员间可及时分享实践感受,是保持干预效果的一剂良药。

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学业拖延行为教育和干预的建议:(1)开展团体辅导,吸纳有改变意愿的目标学生参与团体,让他们在团体动力的作用下,收获改变。(2)注重学生合理的信念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宣传海报、微信自媒体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合理信念和认知。(3)普及时间管理、提高自我效能、建立社会支持等知识和策略,让更多的学生做好大学规划,掌握时间管理技巧、提高自我管理水平,避免网络依赖、学业拖延。(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锻炼社交技能,满足社交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俊颖,张海莲.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6):127-128.

[2]曲星羽,陆爱桃.手机成瘾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学业拖延为中介[J].应用心理学,2017,23(1):49-57.

[3]褚朋朋,高峰强.大学新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的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6(9):90-96.

[4]赵倩.大学生时间管理团体辅导及其对网络依赖、学业拖延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5]张红梅,张志杰.Tuckma拖延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适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10-11.

[6]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99-103.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量表团体学业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