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题材舞剧的当代精神回归

2020-03-28徐娜娜

艺术评鉴 2020年3期

徐娜娜

摘要:本文以革命历史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对象,对其进行深度剖析,该舞剧以真实事迹为蓝本进行创作,用舞蹈的独特艺术手段,对革命者的忘我战斗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深情讴歌,同时对这段红色经典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本文从题材立意、个性化探索、意象表达三个方面探讨该剧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该剧反响强烈,奖杯与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是对当下红色革命题材舞剧创作的良好借鉴。

关键词:革命题材舞剧  《永不消逝的电波》  当代精神回归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157-02

十二月冬日的北京,丝丝寒意,国家大剧院剧场里一股红色的血液却在观众的身体里沸腾着,这里上演了上海歌舞团精心打造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舞剧带给我们一次精神与情绪的激荡,把人们带回了那个满腔热血、不惧生死的红色记忆中。滴滴答答的电报声,叩着每个观众的心弦,回到那个险象环生、生死较量、争分夺秒的时代,舞剧又一次给我们感受英雄先烈勇敢的情怀,心中热血、甘愿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的壮大情怀,令人久久难忘。

体现红色主题、历史革命题材的中国舞剧,并不少见,而如此“谍战”色彩的舞剧,实属一次勇敢的尝试,尊重历史、又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需要,运用恰当的舞蹈语汇,将艺术风格与叙事传情相结合,尤其对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用不一样的手法讲述众为人知的故事,并不容易。习总书记曾谈到“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舞剧的创作者敏感地捕捉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在老故事中捕捉新的创作灵感。因此,该舞剧一经推出上演就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是追捧、一票难求。

一、历史题材立意——新手法审视历史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大家都很熟知的故事,人物形象也是家喻户晓,观众再次走进剧场,实际上是带着问题来的,舞蹈能带给人们怎样的视觉观感。“嘀嘀嘀……”的发报声,回荡在人们的耳畔,震动着人的心灵,危急的革命关头,在白色恐怖的情势之下,千万革命党人用生命与枪林弹雨并行。故事是一个大题材,舞剧也是一个大工程,重回历史岁月,不可能对史实面面俱到地叙述,因此,两位编导选取数位主演,潜伏的氛围与之舞段设计展开地十分紧凑,将英雄人物夫妇之间相爱、分离、神秘的多重身份、多人物形象塑造與视点切换……,这些巧妙的设计,既不过分弘扬英雄角色,也不凌乱地平铺直叙,在同时空、多时空,甚至时空切换的手法。表现多个场景,编导别具匠心,采用蒙太奇手法,让人既视感很强,比如:跨时空表现两位主角的四对双人舞、裁缝店被敌人搜查等,电影拍摄的手法,在舞台上,如四个镜头同时展现二位主人公之间的深情,用倒叙讲述现实与回忆。不同时空、不同语境,在同一舞台上,危机四伏、动人心弦的紧张时刻,推动了剧情,也是编导对情节高度凝练概括的结果。

二、个性化探索

(一)海派情愫的本土化传达

上海歌舞团立足本土文化挖掘,在回归真实历史的基础上,恰适当下的文化审美,弘扬上海本土的文化资源,加之特别的海派风情,对为我国共产党事业牺牲生命的热血英雄进行写照。艺术化的语言,通过舞台、演员、造型、音乐的熟悉旋律、道具等,编导用舞蹈语汇进行整编的同时,不忘编导手法的创新。观众们在老上海的弄堂、小板凳、蒲扇、报馆、旗袍、报童、黄包车……等等传统上海元素里,寻找那时的记忆,在单、群舞交织的情境里,找到了共鸣。《渔光曲》是一首中国观众尤其中老年段受众很广的音乐,它深情又舒缓,真实反映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包含真情,又有意思哀愁凄凉。本剧的《渔光曲》舞段,是身着旗袍、手拿蒲扇的女子群舞,在这段令“老上海”们回味的音乐中,观者的情感油然而生,小板凳、小蒲扇,别具上海女人的风韵,仿佛看到了弄堂口的女子,造型各异、惟妙惟肖。动与静的对比,或偏坐在板凳上,或站立在板凳张望,或生炉、或小憩、或私语、或发呆,极具老上海的生活气息。袅袅的弄堂烟火气息,让人在紧张的谍战氛围中宁静片刻。还有一段十人的旗袍群舞,美艳的舞者们,身着不同颜色的旗袍、利索凝练的动作、冷峻的眼神,抬腿。游走的步伐……全面挖掘的上海女人外在形象,与那紧张的氛围、惊心动魄未知的发生,潜伏在你、我、敌、友这些难辨真伪、千钧一发、即将爆发的时刻中。

(二)独特的文化情怀

这些年来,弘扬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舞剧,并不少见,如《井冈·井冈》《记忆深处》《乳娘》《海河红帆》《红船往事》等等,都是用舞剧的手法刻画特殊年代的革命精神与信念坚守。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本土化的文化元素,激荡起本民族的情愫。那么这部舞剧为什么从2018年底首演后,一直被火爆追捧?一年百场,至2019年12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一票难求。很多观众和笔者一样,在暑假时便已购票。演出当天,更是有大量从天津、河北省甚至外地专程赶来的观众。笔者之见,它追求的艺术审美唤起了大众对艺术文化与本人经验的共鸣,身体语言的细致雕琢,更是引发了观众真实的情感流露,以至于当场很多观众感动流涕。舞蹈身体语言的言说,有时候比语言、图片更有力量。比如剧中李侠与兰芬的双人舞,在生活化的英雄形象捕捉中,用高难度的技巧,控制、旋转,两人流畅、默契地合为一体,表现出英雄也是人,人都有的温柔之情。女主手拿蒲扇望着背包出门离去的爱人,斜倚床边,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担心,相互的支持坚持并肩作战。

舞台上的女主演朱洁静,很有经验地拿捏着表演的分寸,眼中含着泪光,却适可而止,坚韧而知性。在那段生离死别双人舞中,哪怕是诀别到肝肠寸断,情绪的控制也刚刚好。台下的观众已被深深感动甚至抽泣一片。这不是言语能替代,即便说“你走吧!不用管我!我留下 !你放心!……”这样的台词,都不如舞者手摸女主的肚子,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不需要言语,所有的人都懂了。肢体语言此时胜过千言万语,感人至深。从不舍到诀别,亲历了太多人牺牲,哪怕是挚爱的人也坚定地选择了赴死的准备,难以压抑的感情,成功调动了台下的观众,视听与观感融合之下,自觉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和默契的文化认同。

三、舞蹈剧场式的意象表达

这本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而用舞蹈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间里,短时间内传达清事件和人物,在叙述手法和段落设计上,也是有难度的。如果观者认为,用谍战题材来吸引眼球的话,那么这便是编导大胆艺术创作的尝试。舞台的隔离板、滑动板、布景随剧变换场景。数字化视觉处理,辅助肢体这一主要表现手段,人物的多种身份,如何表现角色不同的职业与生活,大量的群舞舞段,巧妙地采用了切换空间、大屏切换交替的手法。26片可移动的舞台布景,先进的电脑编程舞台舞美辅助,极具当下艺术工匠精神。如裁缝店里男主与黄包车上的女主并列呈现,超越了哑剧的叙述,场景构思揭示了人物的内在关系,又同时面对着危险和考验,营造了步步逼近、危机四伏的意境。舞台多空间的营造,以及插叙手法,形成了游走于现实与回忆的虚实结合,如李白梦中战友被枪杀的场景。从舞蹈的角度来说,用肢体代替影视的有声语言,这是舞蹈的特殊叙事符号之功能。真实的生活场景与抽象的意境,合体在情节推进中,强化符号,生活化平面的表象更具有意象性。

新时代,中国舞剧产量较高,但走上世界舞台的精品却还存有差距,这是当下舞蹈工作者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也有易于接受的中国符号、中国情节的中国观众。《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家喻户晓的早期谍战电影,这份情怀和生长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体里的红色基因,是观众与编导之间的无障桥梁,这是选材的成功。它弘扬英雄精神,无空白点,贴近历史与生活,触人心弦,强烈地激起了人们峥嵘岁月的缅怀之情。其次,舞剧以小见大,当年孙道临先生饰演的“李白”形象众所周知,舞剧展开很多个性化的务段设计,利用舞台、灯光、服饰、多媒体等手段,韩真、周莉亚两位编导都进行了细致严密的考究。舞剧创作基于人民的力量,表现民心民生,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四个自信”的倡导中,增强了文化自信。“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这道“红色的电波”,再次激起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这部主旋律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舞剧创作佳品,不愧是当下获得掌声的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