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拱形”结构在巴托克音乐作品中的体现

2020-03-28赵心怡

艺术评鉴 2020年3期
关键词:拱形结构

赵心怡

摘要:巴托克作为拱形曲式结构代表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对研究拱形曲式结构有着重要价值,本文选取了巴托克的代表作,同样也是拱形结构的代表作——《乐队协奏曲》作为研究对象,对拱形曲式的结构特点和巴托克的创作意图进行研究。

关键词:“拱形”结构   巴托克   《乐队协奏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100-02

一、拱形结构的概念界定

高为杰《曲式分析基础教程》中将其称为集中对称曲式:“即以一中心为轴,两侧相对应形成拱形对称的结构的原则”。[9]但对称结构不一定就是拱形结构,拱形结构是特殊的对称結构。拱形结构的定义应该表述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互不相同的音乐主题材料结构部分依次呈现之后,再以相反的顺序再现”。[5]以这种原则进行创作的音乐就具有拱形结构。

结合建筑学与音乐曲式学,把拱形结构曲式中的A部称为起拱部,B部称为拱肩部,C部称为拱顶部。起拱部由相同材料构成的乐曲的开始和结束,具有支柱的作用;拱顶部是乐曲依次呈示出的最后一个新主题,乐曲中的所有新元素聚此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步释放;拱肩部是区别于这两个部份的一个新的主题材料,在一首成熟的拱形结构音乐作品中,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拱肩部,比如“ABA”的曲式结构形式只体现了单一的三部性,且没有拱肩部,所以不能称其为拱形结构。

二、巴托克《乐队协奏曲》的拱形结构分析

《乐队协奏曲》共五个乐章,整体呈拱形布局,首先对《乐队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哀歌”进行分析。这是“A-B-C-B-A”结构的一个乐章,各个结构部分主题鲜明、相互之间独立性和对比性强,是典型的五部拱形曲式结构。

A部-起拱部,第5-33小节,速度标记为Andante,non troppo,不太快的行板,在这一乐部中,主题乐思是双簧管和短笛交替出现的长音,还有单簧管和一长笛交替出现的11连音成为这一部分的特征。

B部是拱肩部,第34-61小节,这一乐部与起拱部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是一个新的主题材料。弦乐组加木管组与铜管组进行了激烈的对话,情绪高亢,力度从强到更强,一直延续到C段新的出题材料出现。

C段是拱顶部,第62-72小节,这部分的情绪速度标记为Poco agitato,mosso,molto rubato,意思是兴奋地,快速地;节奏非常自由,弹性速度。这一新主题较之前的乐部材料节奏型更加细碎化,再加上半音的不稳定进行与前后p到mf的强弱对比,再加上之前两个乐部的不稳定因素堆积发展到这即刻倾泻,使得拱顶部的音乐氛围变得十分紧张,这符合拱形结构中拱顶部的音乐基本特征。

接着从73-100小节,出现了与拱肩部(B部)相同的主题材料;从101-128小节再现了A部的出题材料,同样是双簧管和短笛交替出现的长音,还有长笛和单簧管交替出现的12连音做铺垫,在力度上同样是p-pp。乐曲在经历了强烈的矛盾之后又回到了和A部相同的平静,最后在短笛吹奏的长音中渐弱结束全曲,首尾呼应。

在这部作品中,不仅乐章内部采用了拱形结构关系,小节数的安排和力度变化上也都体现了拱形结构,比如,全曲的力度变化为p-f-p;还有这五个乐部的小节数分别为30-28-11-28-28,这些都体现了“拱形”的思维。由此确认了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第三乐章是一部典型且成熟完整的五部拱形结构曲式。

不仅如此,《乐队协奏曲》的各乐章之间的主题、调性、速度、体裁风格、曲式结构等也体现了拱形关系。

《乐队协奏曲》的第一、第五乐章均为奏鸣曲式,乐曲风格庄严辉煌,两个乐章主题动机力度均为弱,由小号吹奏,节奏型为短音符加长音符的时值组合。

《乐队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为间奏曲①,快板,标题为“Giuoco delle coppie”意为“成对游戏”,正如其名,这一乐章具有游戏性,主题材料选自匈牙利民歌。其第四乐章标题为“Intermezzo interrotto”,意为被打断的间奏曲,曲风轻快,旋律迷人,主题材料同样选自匈牙利民歌,与二乐章对应。巴托克曾说:“艺术家用一首小夜曲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但突然被粗暴而猛烈地打断;被一群粗鲁的、穿靴子的人捉住,还毁坏了他的乐器”。[2]最后由中提琴再现匈牙利民歌,木管依次再现主题。

从上得出,《乐队协奏曲》的五个乐章为“拱形”布局,第一、五乐章对应,第二、四乐章对应,位于中心的第三乐章又是拱形曲式结构,由此可见巴托克创作时的精心布局。

三、巴托克拱形结构的创作意图

(一)拱形结构的完美表现力

20世纪高度发达的科技对音乐的影响,使音乐的创作也加入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音乐作品具有了科学性。再加上这一时期作曲家对个性化创作的追求,音乐进入了“实验”时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帮助记忆的有效手段是增强信息的有序性,将信息适当地加以有效的重复也可以帮助记忆,加深音乐结束后留给听众的印象。在拱形结构原则的组织下,各部分两次出现(起拱部与拱肩部),这样有效的重复保留了听众对作品的记忆力。

另外,莱斯托夫心理学效应[8]告诉我们:“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地方最容易记忆”。拱形结构中的拱顶部是整首音乐作品中最后出现的、唯一的新材料,通过前面的各种音乐因素发展累积,有突出的表现,与前后的音乐材料、风格形成了巨大的对比,以引起听众的注意。

拱形原则作为一种高度统一的整体构建思维,既保持了原有曲式结构类型的特点,又将作曲家欲表现更加纷繁复杂的内容予以有机的结合和统一的关联。[7]

(二)巴洛克音乐创作的心理因素

1940年,身处美国的巴托克想继续通过音乐创作来维持生计。当时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的库谢维茨基以美国作曲家联合会的名义向巴托克委约一部交响乐作品,酬劳数目可观,此时贫病交迫,生活艰难的巴托克立即答应下来,在1943年,他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乐队协奏曲》,演出大获成功,作曲家对此赞不绝口,更多的邀约接踵而至。但此时,巴托克的白血病日益严重,终在1945年9月26日与世长辞。

巴托克的一生都经历着战争,因为对德国纳粹分子的厌恶迫使他离开家乡。他在《乐队协奏曲》中所表达的内容是深刻的,从第一乐章的严峻到第三乐章的“哀歌”再到末乐章对生活的肯定,以此来表达巴托克对稳定生活的向往。由此,他选择了具有极高稳定性和完美表现力的拱形结构曲式。

巴托克想要将有序灵活的音高组织方法和日趋严格的曲式结构观念相结合,使得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都以曲式严谨为创作特征,但音乐的表现力依旧丰富广阔[1]。他将作品中的各种音乐材料进行富有逻辑的扩展,再结合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是一位20世纪的音乐革命作曲家。

四、结语

巴托克作为20世纪杰出的作曲家,对拱形结构的音乐创作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标签,在他众多的音乐作品中,《乐队协奏曲》作为一部经典的拱形结构作品,承载着他晚年对稳定、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因此,这部作品具有对拱形结构的特点,以及巴托克对拱形结构的创作意图的研究价值。

随着历史的发展,音乐的形态也发生着改变。20世纪是一个多元化音乐的时期,音乐观念向个性化发展。拱形原则从最初的简单运用到20世纪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典型曲式结构,并大量出现,它与20世纪的音乐理念重合,运用于各种作曲技法之中,成为音乐要素构成的“新”的规则。

注释:

①间奏曲,意为作品之间一种曲风轻快的音乐间奏,起源于喜歌剧,后发展成为器乐曲体裁。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摩根.诺顿断代史丛书·二十世纪音乐[M].陈鸿铎,甘芳萌,梁晴,等译.杨燕迪,等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2][美]克雷格·莱特.聆听音乐[M].余志刚,李秀军译.北京:生活·讀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高为杰.20世纪音乐名著导读:协奏曲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李小诺.拱形结构概念的界定[J].音乐研究,2004,(03).

[6]李小诺.拱形结构在20世纪音乐中的体现[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2).

[7]李小诺.拱形原则在音乐组织和音乐细胞中的渗透和结构作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7,(04).

[8]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拱形结构
坚固的石拱桥
拱形桥的承受力大吗?
坚固的拱形
应力复杂区巷道断面折线形和曲线形实践分析
奇幻城堡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发现“结构一样”,积累“基本图形”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挖掘对称结构,简化解题过程
北方地区土墙温室与砖墙温室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