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访护理对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2020-03-28倪小英樊桂娟李惠勤覃金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期
关键词:腹膜居家出院

倪小英,樊桂娟,李惠勤,覃金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肾内科,广西 梧州)

0 引言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有效替代疗法[1],其成本低,无需透析机,由于治疗持续时间长,单靠住院PD治疗护理,患者经济负担会增加,出院后由于居家PD时患者的自我能力管理低,容易发生腹膜透析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透析治疗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出院以后的随访护理能对家属及患者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PD)操作流程的培训与现场的(PD)指导,提高(PD)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随访护理使患者更多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康复信息,其健康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我院对PD患者实施随访护理干预,研究一种PD管理的新型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本科在册管理的尿毒症居家腹膜透析患者60例,入选标准:①规律腹膜透析治疗时间≥3个月;②年龄在18岁以上;③能自我管理,按时定期复诊,病情稳定者;④精神及智力正常,能表达自我管理经验;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者;②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9.53±2.39)岁;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10例,多囊肾2例,梗阻性肾病9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6.3±2.64)岁;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11例,多囊肾1例,梗阻性肾病8例;腹膜透析时间:1~16年,平均腹膜透析时间(6.34±2.67)年。小学文化13例,初中17例,高中11例,大学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住院护理及门诊复诊随访护理。

1.2.2 观察组

责任护士在病人出院前一周上门、微信、电话视频评估患者的居家腹膜透析环境,指导安装紫外线灯照射及消毒方法,用物准备等情况,出院后在定期复诊的基础上加以定期电话、上门、微信、门诊等随访的形式进行居家护理干预,干预频率每个月随访,干预时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主观舒适度评价表,由分管护士通过病人的主诉,以及治疗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分别评估和记录。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在透析前检测BUN,CRE,HGB的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血压、骨关节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情况;(4)采用满意度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2]: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腹膜炎,评价标准:有临床症状与体征,腹透液混浊,白细胞数>100×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以上,腹透液培养检出致病菌;(6)生活质量,评价方法: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主观舒适度评价表,每个月由分管护士通过病人的主诉,以及治疗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分别评估和记录,评价表内容包括:血压、骨关节痛、皮肤瘙痒、胸闷气促、睡眠、食欲、下肢浮肿、体重增加、生活能力等(生活能自理为等级1,参加家务劳动为等级2)。

表1 两组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组时、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血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比较

入组时、3个月、6个月、二组患者HGB、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HGB升高、BUN、CRE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满意29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66%。对照组满意24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46)。

2.3 两组患者腹透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观察组腹透炎等并发症发生2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14例,发生率为4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4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二组患者治疗1年后食欲、骨关节痛、体重增加均得到改善,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睡眠、皮肤瘙痒、胸闷气促、下肢浮肿、血压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能力对比观察组等级1级8人,等级2级22人,对照组等级1级18人,等级2级12人,治疗1年后的生活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4,P=0.001)。见表2。

3 讨论

我国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发病患者逐年增加,PD成为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尿毒症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患者较易接受的方法,因为患者不用每周来医院进行血液透析2—3次治疗,可以自己在家中操作,由于治疗时间长,患者出院时所学的知识及技术已逐渐会忘记,并且受年龄,文化程度,遵医性及不主动寻求医疗信息的影响,长期在家自己操作,得不到专业的指导,会降低操作的依从性,使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不能继续腹膜透析,再次住院治疗,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PD患者的生存时间,随访护理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随访服务,作为对患者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延续护理模式,目前常见的方式有电话随访、家庭随访、门诊随访等。通过随访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特别对患者疾病康复是有一定的作用,本次研究我们在患者出院前统一有计划制定了出院后治疗的方案、随访的具体方式及患者回归家庭后的随访持续护理干预与随访指导。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操作规范化,同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3]。

接触性污染是出现腹膜炎的主要原因[4]。随着PD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因为长期透析,对PD操作有厌烦,逐渐淡薄无菌操作等观念,同时由于对操作不规范的后果认识不够,从而导致患者居家PD操作不规范。出现各种PD相关的并发症而再次住院治疗。本研究中实施随访护理通过对患者定期电话、上门、微信、门诊等形式随访,有针对性对患者培训腹膜透析操作流程、要领、注意事项,治疗方案,同时有效的解答和处理PD过程发生的问题,同时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要点、护理干预的措施及相关的知识系统的宣教,提高患者居家PD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患者PD操作是否按规范,纠正其存在的问题,降低患者感染风险[5],达到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降低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2例(6.67%)低于对照组14(46.67%)认为在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的方式,针对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6],能降低PD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出院后居家PD治疗,在透析3个月、6个月基本能保持透析的充分性,维持液体容量平衡,处于平稳状态,但时间越长,大多数患者容易发生透析不充分、容量超负荷现象[7-8]。主要是患者缺乏对PD相关知识了解,体内的大量毒素堆积、出现胃肠道症状、发生酸中毒及代谢紊乱。超容量负荷是评价透析不充分指标之一。随访时能及时评估腹透充分性和腹膜转运特性,依据评估结果调整腹膜透析方式和处方,同时进一步了解患者出院后家庭治疗、护理的方案执行情况,对其健康生活的式进行指导与鼓励,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控制好,保证透析的有效性。使患者在家庭中也能得到持续有效的康复指导,通过护士的宣教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提高,同时也提高患者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延长生存时间。从本次表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随访护理后,透析的充分性,贫血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随访护理能使患者建立并维持稳定的治疗效果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由于提升了治疗效果使患者更加认识到治疗依从性的意义,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自我护理方面进行专业、科学、便捷的指导,患者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从表2数据表明,生活能力对比观察组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说明居家PD治疗护理的可行性性与安全性,同时满足患者出院后在居家的治疗护理需求,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每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度为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这反映了随访护理不仅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透析的充分性得到保证,临床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高,同时解决患者治疗中遇到的困惑,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

综上所述,对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给予出院后随访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加快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保证透析充分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PD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膜居家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