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27高恩娟

现代盐化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虚拟仿真网络平台职业教育

高恩娟

摘   要: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目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服务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技术。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将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高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和实施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育部文件指出,各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以将信息技术引入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新模式背景下的专业课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大国工匠”具有深远意义,以“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修”教学设计为例,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汽车专业课新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为职业教育汽车专业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网络平台;虚拟仿真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设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可以服务于汽车市场的维修检测从业人员。但是,调查发现,我国诸多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面临的状况是学生多、教学设备欠缺,加上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维修行业的发展速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教学成本升高。此外,教学模式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阻碍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教育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职业院校汽车专业课教与学模式的研究是指变革汽车专业课程的学与教,将信息技术融入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专业课程教学中,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新型信息化课程,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创新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创新教学评价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的创新开展研究和进行实践,提高教学效率[1]。

2    基于信息技术的职业院校汽车专业课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架构

2.1  信息化教学环境

在教学场地方面,尽量采用和企业相一致的环境作为实训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内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以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实训场地有工具车、实训故障车辆、车辆防护用品等,同时还设置了学习讨论区、实施工作区、工具设备存放区、成果展示区、网络资料查询区和资料柜等,以便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和资料查阅。

2.2  信息化教学资源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微课及其他学习资料,使学生完成课前预习,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虚拟仿真软件、交互式教学系统、故障设置平台以及无线蓝牙诊断技术,虚实结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3  信息化教学实施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统计课前学习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上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引入微课、虚拟仿真等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交互式教学系统、故障设置平台以及无线蓝牙诊断等信息化技术,虚实结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与任务驱动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可以将专业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更直观地展现,使学生喜欢专业课学习,增强教学效果。

2.4  信息化教学评价

2.4.1  通过学习通的后台统计进行评价

教师利用学习通上的课前测评、签到、抢答、讨论、小组任务、选人、投票、评分等功能发起活动,学生参与活动就会有相应积分,后台会自动将这些积分按照比例汇总,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积分,及时掌握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参与任务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容[2]。

2.4.2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每个小组成员填写任务工单,上传至平台并进行自评,小组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进行互评,教师总结梳理,完成教师评价。通过过程性考核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课程学业成绩。注重学生在课堂知识掌握和实操的每个环节,通过过程性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4.3  企业专家评价

小组将实操过程拍摄视频上传到学习通,企业专家通过观看操作视频,了解各小组的故障排除过程,并针对操作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达成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

3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次任务以汽车维修工的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具备完整独立的流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明确任务的内容及要求。学生通过接受维修任务→获取信息→分析故障→制定维修方案→检测维修→质量检验→维修交付和总结这一完整的工作流程(见图1),以企业工作流程和教学过程对接为基础,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会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故障分析和检测方法,从而具备排除此类故障的能力,可直接应用于汽车维修工作岗位。

3.1  教学内容

本次任务采用混合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演示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实操验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根据调研汽车维修企业的实际案例,结合引起进气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的多种原因,尽可能还原真实的企业维修,以企业工作流程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环节,实现“学以致用”的课堂效果。

3.2  教学实施过程

本次学习任务选自“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中的一个学习任务,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使学生掌握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检修,从而具备排除此類故障的能力。

3.3  教学效果

合理使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进程,提升学习效率,使课堂更有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气氛活跃,学生能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学习,基本所有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课前课后测试数据统计,学生进步明显。

4    基于信息技术的职业院校汽车专业课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的特色创新

4.1  教学理念的创新

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将企业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使课程对接岗位,内容对接技能,实现了教学理念的创新。

4.2  教学手段的创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分析,结合虚拟仿真软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个性精准化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创新。

4.3  教学模式的创新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自主学習,课上汇报,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3]。

5    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5.1  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网络学习任务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出现了部分学生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的学习资料和视频,平台记录的学习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影响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期望过高,提供的学习资源趣味性不强,另一方面体现出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应该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学生意识到态度不端带来的后果。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效果自然会改善。

5.2  信息技术使用不合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部分教学环节较为混乱,甚至存在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基于信息技术的职业院校新型教与学的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经验尚浅的教师应该在对专业有较为深度的掌握后,再尝试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陈铁辉,牛彩雯,成咏华,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创新实践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4):248-250.

[2]刘   丰.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1):108-109,112.

[3]刘   洋.“互联网+教育”新常态下学前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90-96.

猜你喜欢

虚拟仿真网络平台职业教育
网络平台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军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