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控策略

2020-03-27胡继英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营改增

胡继英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提升,建筑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日渐激烈,伴随而来的财务风险问题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已成为当前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企业经营实际出发,着重分析了"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和如何防范风险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施工企业; 财务风险; 防控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周期特别长、所需要耗费的资金特别大等运营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导致财务管理风险隐患存在于企业当中。特别是施工企业结算的模式通常会先进行施工再进行结账,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和应付款极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如何对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成为了摆在企业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一)融资风险

现阶段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接到工程,往往不惜低价中标,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与招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因种种原因招标单位经常资金不到位,而施工企业也要履行合同,不得不垫付大量的资金,而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又不得不向银行贷款融资,大量的贷款导致企业财务成本增加,机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财务风险。并且大量的融资会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影响银行对企业的授信额度,偿债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资金流不足,严重的会使企业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企业破产。

(二)资金回收风险

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大,所涉及的资金较大,施工期长。招标单位一般按照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度拨付工程款,但经常资金不到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并且施工企业中标后要交纳工程造价5%的履约保证金和3%的质理保修,还有农民工工资保证。这些建筑业的规则使施工企业大量资金沉淀在招标单位,要工程峻工验收审计完成后才能收回。有的施工企业疏于对应收帐款的管控,对清欠工作重视不够,无专人负责工程款的清收,管理不到位等等原因造成工程款回收困难,回收时间跨度大。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资金的顺利流通,阻碍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

(三)“营改增”后税务风险

我国自从2016年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经过3年多的发展,建筑企业已经成为国家对企业减税政策的实施者与受益者。实行营改增后,对施工企业纳税实体、材料采购、经营及管理方式等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如果企业财务人员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不加强对“营改增”后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把控和贯彻,就无法落实税制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制度红利。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由于清包工、劳务采购等现象的存在,导致收到的增值税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或不能进行销项税额抵减,就会增加企业税负,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税务风险,这就极大的削弱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企业财务风险系数增大,这对于企业施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四)生产经营的风险

众所周知,现在的建筑行业市场是充满竞争性的,许多企业为了达到竞标的成功,施工企业都把价格下降到最低,甚至有的会进行亏本交易。因为價格太低,导致企业利润降低,促使企业的资金越来越少,也会导致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签订各种合同,例如与招标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与供应商的采购合同,与分包单位的分包合同等,如果项目管理人员不重视合同管理,在合同中签订一些不利于本企业发展的条款,就会给后续财务管理带来诸多风险,处于被动局面。如签订施工合同时对付款期限,履约保证金交纳方式等条款约定不明确,或签成不利于施工企业的方式。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分包合同时对发票类型,付款期,付款方式等条款约定不明确,容易产生纠纷,对以后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二、研究施工企业财务防控措施

(一)正确融资,使资金得以保障

企业管理层进行融资决策时,要从整体、大局出发,合理配置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施工企业通过适度的外部融资,才能够更好的扩大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施工企业要在工程确立之前制定资金需求计划,合理的分配每一笔资金,搭配好工程时间长短中资金的流动。创造企业良好的信用观念,也是减少财务风险的细节。对于中国大中型企业来讲,大多数都会采用的融资方式就是到金融机构贷款,这不仅要求企业信用好,有稳定的资金流动,还要求企业拥有偿还能力。企业也可以通过对某一商业银行进行长期合作,来降低借款利息,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资产负债率是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例,在建筑行业负债经营模式下,要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建议控制在40%—60%比较好。选择合理融资方式,确定合理融资结构,加强日常资金管理,才能起到防控财务风险的目的。

(二)优化施工企业财务资金管理

企业通过科学调度资金等办法做好优化资金结构管理工作。建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该中心在分配、投资、运转、收支方面负责集中调度、办理内部资金,负责人定期核实工作,在监控筹划和分散方面解决资金存在的问题;对工程资金还要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好资金使用明细工作,更具计划性的使用资金,避免企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不仅要做好日常收款,还应增强竣工后财务结算力度,及时办理好各种结算与清理工作,做到不拖沓,不延误,防止竣工后发生无人重视项目,工程款、质保金没有及时收取,而增加了资金财务风险。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履约保证金的交纳方式,大力推行银行保函和保险保函,尽量避免使用交纳现金保证金的方式,还可以用银行保函和保险保函置换以前交纳的现金履约保证金,就可以盘活资金,减少现金流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三)有效防范施工企业税务风险

实行“营改增”后,施工企业要与时俱进,做好对税收政策的学习、把控,做好税务筹划工作。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特点,通过调查、计算、论证后,选择适合的、税负低的计税方法。施工企业对相关财务业务更加严格要求了发票流、现金流、合同。对施工企业财务来说,在选择供货商方面,应在采购总价不变的状况下,尽量为施工企业争取更多的进项税额,从而达到减税的目的。在选择分包队伍方面,应选择有资质的、信誉口碑好的公司,而不能与没有资质的个人合作,才能取得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或可以抵减销项税额的合格发票。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应管控好相关发票,使全部认证发票的环节不出现纰漏。另外,施工企业在财务工作中,由专人负责税收筹划与税务管理工作,进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四)提升施工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一方面,要提升施工企业的财务防范意识。可以通过对行业内类似企业成功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积极的学习和借鉴,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实际出发,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工作做好。在对投标项目做出最终的决策前,管理者应该客观全面的分析好整个工程项目的背景、要求的技术、信誉、实力等方面基础性工作,并综合考虑当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加客观的做出精准的判断。再者,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当熟练掌握项目施工图纸,从而使工程能够更规范的进行施工操作。当发生变更与索赔等相关事项时,也能够尽可能的保障项目利益不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企业要做好防范风险的宣传工作。需要借助施工企业官网、官微、官博等相关的网络平台做好制度的宣传工作,以便将各地的施工人员进行更有效的约束,使企业全体人员都参与到本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首先从施工企业的资金,税务,招投标、合同等方面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了施工企业财务方面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提升防范财务风险效率工作、做好优化资金管理、做好税务管控力度,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施工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在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同时,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腾飞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月梅.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版,2017,(23):72-73.

[2]罗智.浅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商,2013,(23):33-34.

[3]郝宾平.新常态下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7,(9):39-40.

[4]宋莹莹.“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納税,2017,(16):24.

[5]韦玮.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措施[J].新经济,2016(11).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营改增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