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管理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2020-03-27郭迎春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生管理中职

郭迎春

摘要:本文首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其次介绍中职学生管理的现状,最后提出在中职学生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对策,为塑造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管理;积极心理学;中职

引言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对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受到中职学生普遍年龄小、学习能力不足、基础知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加强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一)缺乏学习动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中职学生在入学时,大多数采用面试的方式,且存在部分学生初中未毕业,学生的思想和基本生活技能等方面不健全。学生缺乏建立学习目标的意识,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开展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

(二)处于青春期,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15岁~17岁的未成年人,正是少年迈进青年的过渡阶段,独立意识有所提升,有展示自我的冲动。但由于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限,思想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少刻苦学习的精神,并在解决各种问题时的手段比较简单粗暴,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響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自制力不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加之中职学生远离父母庇护,面对外界纷纷扰扰的各种诱惑,缺乏辨别的能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中职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学生管理未发挥意义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建立良好的人生目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导致学生上课频频出现迟到或者旷课的现象。中职学生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困难或者厌学等情况。厌学的心理会导致学生更加不认真听讲、课上说话、玩手机等现象,进一步发展,学生会将注意力转移至学习之外的方面,如吸烟、喝酒、打架等。这些违纪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增加了学校开展学生自我管理的难度。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无法有效的管理学生。学生管理中出现问题,大多数原因是由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有些学校虽然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存在执行力度不足的情况;还有些学校的管理制度缺乏连贯性和科学性,从而使得学生管理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1]。另外,有些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并未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只是站在学校管理角度进行管理,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使得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负面影响效果。

(三)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面对中职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多学校开始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管理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优化学生的管理,可以更好的促使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探索和创新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中职学生管理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策

(一)培养中职学生积极的人格

学生积极的人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身心、智力和人际等培养,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为中职学校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积极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培养学生乐观、自尊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管理中更好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中职学生应要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学习和参与活动的时间。中职学校的校园生活与普通高中的校园生活有所不同,中职学校不仅开展有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还拥有大量的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文艺活动、公益活动等,校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同时也是中职学校进行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活动方式。校园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利于中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中职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人生目标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产生自觉性的内在动力,但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没有认真的规划,缺乏目标。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迷茫,学习不主动。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学生很难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化为自主学习和自主生活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学生管理中需要合理应用积极心理学和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为之奋斗。

(四)建立符合中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建立符合中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中职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学生今后成为怎样的人,也决定着学生奋斗的目标,可以使得学生对学习充满斗志[2]。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积极心理学知识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建立符合中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树立良好的未来认识观念

教师应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未来良好的认知,从而可以使得学生拥有对未来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认知是积极、乐观的,则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表现也是相对活跃;反之,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态度是消极、不安的,此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缺乏自信心和存在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应要帮助学生明确生活的方向,从而可以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支持,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合理应用积极心理学,并从多个渠道、多个方面,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对原有的积极心理学进行优化和完善,全面激发中职学生强大的心理潜能,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上上.积极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6(24):96-97+100.

[2]彭艳.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7):186-187.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学生管理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