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03-27刘婷李长旭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语文

刘婷 李长旭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也成为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的方面,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久稳定发展的源泉所在,而小学生做为即将在未来肩负起国家兴旺发达的任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教育过程中要着重培养的,为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为此,语文课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应当做出一系列的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现在的社会发展得很快,学生需要从小开始学会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方法。特别是现在的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和一些基础的概念了,我们要学会的是在学会了这些知识的时候还能利用这些知识创造出一些独一无二的新的知识。新课标也明确要求了教师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为了满足新课程理念的需求。其次,即使是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语文这门课程,这时候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提上去了。

2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这个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这关系到学生以后说话写字的逻辑顺序和结构框架。小学的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的定位也一直在做调整,已经有了一些发展和提高。但是在课堂的定位还有语文教学整体的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主要的问题有:因为我国的小学教育属于应试教育的范围内所以大家都普遍认为应该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完全地一成不变地教授给学生,教学安排和教学评价和教学内容等都应该完全按照计划安排,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不出来,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降低,还有一些本来学习语文的潜力很大,成绩正在提升的学生没有机会继续提高成绩创新力也得不到长时间稳定的发展,这样学生又会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教师知道新课标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却不按新课标的要求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而是一味地像从前一样固守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来上课,这样也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体现出来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时候语文教学的质量也会下降。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3.1深度钻研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职能,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求知欲,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例如,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让学生领略到阅读的魅力,从而不再将阅读视为任务或负担。通过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教材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领略到语文学科的艺术魅力,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的意识。

3.2科学规划实践活动

为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必须合理运用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分析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可知其存在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锻炼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上有所缺陷。考虑到以上问题,素质教育得以大力推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作为教学重点,立足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点等要素,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并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锻炼。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开展阅览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目,此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或组织学生围绕着阅读内容,开展阅读交流大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所得。为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必须科学运用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增强。

3.3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评价作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运用激励性评价,减少对学生的负面评价,即使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幼稚或不切实际,也可选择具有闪光点的部分对学生表示肯定,而不是籠统批评和指责学生,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学生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动下,能够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考虑到意识因素,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须基于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具有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创新之处及奇思妙想予以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维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免受负面影响,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注重增强专业素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改变自身行为及观念,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塑造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往往相对崇高,而教师也要明确自身为人师表的职责。处于信息时代下,知识、技术更新迅速,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教师要注重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一方面要具备扎实过硬的学科知识,一方面要积极学习现代化技术,提升自设专业修养,明确小学教育的特点及要求,注重学习有关小学教育的心理教育知识,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塑造,细致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端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并致力于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专注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以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深入、钻研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体验予以高度关注。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能够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将创新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贯彻落实,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单红娟.小学语文思维训练的原则[J].新课程(小学版),2009(02).

[2]李维楷.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

[3]张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1(05).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语文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