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校班队会第一课主题设计要点

2020-03-27杨翠英

中小学德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班队第一课新学期

杨翠英

摘    要:返校第一节班队会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性和导向意义。其主题设计要彰显“抗疫”时代特点,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点主题,基于兒童视角,循着其生活线索而展开;尊重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生活差异,激活不同层面的“抗疫”生活体验,实现每一个的活动参与;并实现与学校教育大主题和校园生活的整合与延续,实现全程育人。

关 键 词:“抗疫”;返校班队会;主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0)03-00-04

2020年春季学期“加长版”特殊假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抗疫”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因此,返校第一节班队会课除了具有连接“居家”与“返校”的形式典礼意义外,还被赋予了举国上下庆祝“战疫”胜利的历史性意义,也将成为学生人生经历中难忘的从“灾难”走向“幸福”的重要里程碑。恩格斯曾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与常规班队会相比,此次返校第一节班队会显然更具教育价值性和导向意义。如何找准返校班队会第一课的主题,更好地彰显这种意义?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找准“爱国”重点,彰显时代特色

“战疫”“抗疫”是2020年的关键词。新冠肺炎爆发后,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抗疫”,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返校开学后,学校的首要工作同样要围绕后续“抗疫”展开,班队会要突出这一时代特点,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点主题。

学校要充分利用“疫情”发生期间的鲜活案例、人物事件、切身体验,站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高度进行班队会设计。在这个漫长的假期中,每个学生都是“战疫”的一员,都有“宅家”的郁闷、烦躁、不便、期待等丰富的自我体验。班队会第一课重点要引导学生在关注自我个人体验的基础上,从关注“自我”走向关注“他人”,从关注“小家”走向关注“大家”、国家,引导学生的思维、视野从小家走向国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站在更高的起点去引领、指导学生学会从更多、更高层面关注我们的国家在经历着什么,拥有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视野。

从同心“战疫”的体验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国家、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要有“共在共生”的全局意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的一员,也是责任共同体的一员,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做与时代脉搏共跳动的时代新人。我们要充分挖掘“战疫”鲜活案例的德育资源,重点让学生感受到面对“疫情”,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在“抗疫”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从而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重点。

二、把握“生活”主线,凸显儿童视角

在这个特别假期,学生的最大期望是能早日开学,期望见到久违的老师和同学们,期望能在学校里正常学习和活动;他们最想把假期里自己的经历讲给同学们听,也非常想知道其他小伙伴、老师在假期经历了哪些事情。因此,在开学后,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分享这些体验,能倾诉这些情感。返校开学后,学校也有许多防疫工作和教学工作亟待开展,比如需要向学生进行卫生常识、规则意识、感恩教育、爱国主义、生命教育等。

师生之间的这些交流需求都具有非凡的教育价值和必要性。但是,在一次班队会,尤其是返校班会第一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班队会就会变成“拼盘大杂烩”。因此,返校班队会第一课的设计要避免“大而空”“多而杂”的现象,在主题的选择上要有所侧重,必须基于儿童视角聚焦主题,借助明确的教育主线将师生对话、不同的教育素材串起来。

以三年级“爱与希望”主题班队会为例,“爱”自然是非常温暖且富有切实“体验感”的关键词,学生在假期中、收假后都一直在感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爱”:医护人员对感染者的爱,各行各业对工作的爱、对国家的爱,国家、父母、社区、老师对自己的“爱”。爱在中华大地上开花,我们要充分唤起这种爱的“体验”。同时,无论在假期中还是开学了,每一个学生都对新学期、新生活充满不同的希望,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对于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学们也充满了期待。新学期,我们都是满载着爱,一起驶向新的希望的彼岸。

因此,聚焦“爱与希望”这一主题,班队会期待达到如下目标:一是让学生对爱有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用感恩的心学会更好地爱自己、爱他人、爱大自然、爱我们的国家;二是唤起师生对新生活、新学期、新起点的希望,以感恩心、美好愿、爱国情、勤学行、报国志走进新生活。

班会课前须做相应准备,包括班主任提前组织召开班委扩大会,在会上明确告知与会同学本次班队会的主题和具体要探讨的内容,让学生收集假期中关于“爱”的故事、自己的绘画、手抄报等,并提前做好课件。学生分小组采访收集学校领导、家长在新学期对学生的期望的表达视频等;并提前让学生写下新学期对自己、学校、祖国的愿望及新学期规划。在此基础上,可组织如下三个活动环节:环节一“爱在温暖你我他”,聚焦国家的爱、医护工作者的爱、社会(社区)的爱、家人的爱、学校、老师的爱,分享“抗疫”故事。环节二“希望筑起未来梦”,分享“我的希望”、父母、老师的希望、国家的希望。环节三“爱与希望在起航”,制定表达新学期的行动方案。

如此,以“爱”与“希望”,链接“家”与“学校”的时空转换,让“小爱”走向“大爱”,搭建起师生从“过去”通向“未来”的心灵之桥。在温暖而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厘清体验“层次”,注重全体参与

班队会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教学素材的重要来源。但是,如果我们过度依赖网站的图片和视频,可能会远离学生生活,尤其是充斥着“抗疫”视频的班队会难免千篇一律,出现同质化现象。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学校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身处不同地区的学生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返校班会第一课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疫区如湖北、武漢的学生返校第一课,与西藏、云南等地的学生相比,其主题选择的侧重点自然不同,山区寄宿制学校与大城市走读学校在班队会主题及形式上自当也有所区别,同一所学校不同年级之间也有“大主题”下“小主题”的区别。

在这次的“疫情”中,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维度经历着不同的生活,学生们的父母,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也有社区工作者,或是警察、志愿者,还有的甚至是此次病毒的感染者,有的学生有被隔离的感受,更多的同学在不同的地方“居家抗疫”。学生们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生活即教育,学生的生活、经历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我们的班队活动要趁热打铁,将本班儿童的现实生活、真实体验作为德育教学资源充分挖掘使用。同时,要避免只采用极个别学生的素材而忽视了大多数同学生活的现象,以免将班队会变成个别同学的“专访”,或者部分学生“特长”的展示专场。

“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广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得到发展。”[1]在这个假期中,每一位同学都有不同层面的体验,班队活动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要提前做准备,结合实际发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仍以“爱与希望”主题为例,其“爱在温暖你我她”环节,要注意充分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交流自己感受到的国家的爱、医生的爱、社会(社区)的爱、家人的爱、学校、老师的爱,从而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感受与表达爱,厚积爱的情感。

四、力求“整体”设计,关注全程育人

“德育课程对生活的关注,应采取一个整体关注的方式,将原来综合在一起的生活,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同时实现多种教育的目的。”[2]开学后,各地教育部门会有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校层面也会开展诸多校级活动。班队会活动应与这些活动有机整合与融合,并可做适当拓展,以“全息育人”“整体育人”的理念与学校整体教育主题形成一致性,保证不同年级的学生适应性,实现班队活动与学校系列活动有衔接,与学科教学有整合,与学校活动相融合,从而使德育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一是与学校工作形成整体。学校的开学典礼与班队会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班队活动是在学校主题下开展的活动,各个班级的班队会主题要在学校活动的大主题下,选择一个切入点。要避免班级队会是学校活动的“翻版”,也要避免脱离学校主题的“各吹各打”。如此,才能让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实效性。

例如,学校的教育主题一般包括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爱与感恩等,各个班级可以开展系列主题班队会,如“我心中抗议英雄”“我的抗疫行动”“我爱您 我的国”“做自己的健康小卫士”“珍爱生命”“手拉手 心连心———与武汉同学齐成长”“向着太阳行”等各种小主题活动。假期中许多学生已经通过绘画、写作、手抄报、作文方式,开展了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以及讴歌模范事迹等活动,开学后,学校可能还会开展类似的系列活动。这些素材及活动成为班队最好的教学前期准备和资源,可以一并纳入班队活动的整体设计,可以将学校活动作为班队会的一个环节,达到“事半功倍”整体育人的效果。

二是与班级后续活动形成整体。返校开学第一节班队会可以是一个学期班队会的开篇与总领,结合今年实情,本学期相当一部分德育活动还会继续围绕“战疫”进行。返校班队会第一课就需要从整体规划的角度进行设计,让整个学期的班队会及相应活动形成一个系列,从而让班会与课程学习、活动形成整体,实现“五育并举”,全程育人。

以“科技梦,我的梦”主题班会为例,2020年3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爱自己、爱家、爱国就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要做明天战胜病魔的“战士”,就要做好今天的“好学生”。战士,从这里起步,只有今天刻苦努力读书学习,才能实现明天的愿望,才能保护生命,更好地爱家、爱国。

在这一主题下,我们可设计如下班会目标:从“抗疫”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事迹中,让学生找到“从小爱学习,长大有本领”的榜样;从“抗疫”案例中体验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从小有科技梦、强国梦;懂得“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的道理,激发新学期要努力学习,发愤图强的志向和行为。

班会活动前须做相应准备:请学生收集“抗疫”科学家、医生的故事,找到自己心中的“榜样”;了解我们在“抗疫”中科技及治疗方面取得的成就;收集学生在疫情期间及开学后对学习科技、贡献力量的美好期望和理想。之后,可开展如下三个环节的活动:“我的榜样——科学家”“我的梦想——科技梦”“我的行动——好学生”。

这一主题班队会旨在对学生进榜样教育、爱国教育、理想教育,而这些教育有必要与班级日常课堂学习活动、科技社团活动、学校班级学习评价活动等相结合,让会前、会后形成一个系统,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让开学第一课的“轰轰烈烈”与后续教育活动的“抓铁有痕”形成整体育人效果。

为了让系列主题班队会更具整体性、综合性、灵动性,还可与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整合,丰富班队活动的内涵及外延,如与美术学科整合开展“画希望,话梦想”爱国主题班队会活动,与语文学科整合开展“从抗疫中的诗词说文化”主题班队会,与数学学科整合开展“从疫情中的数学说起”,与音乐学科整合“高歌唱出爱国情”,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整合进行“身边的你我他 ”等主题队会。总之,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特点充分发挥学科特色,提炼各类素材的德育价值,尤其要做好价值引导,让返校第一次班队会成为学生新的成长点,让学生在“抗疫”中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武雄.学校在窗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

[2]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41.

猜你喜欢

班队第一课新学期
“新学期”等十二则
宠物“新学期”
上好“开学第一课”
为有源头活水来
毕业第一课:钱钱钱钱钱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科学第一课
小狮子的游泳第一课
捉迷藏等
让学生成为班队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