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叙事模式与特征探析

2020-03-27刘畅

艺术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叙事模式楚文化特征

摘 要:《楚国八百年》作为一部人文纪录片,不是对历史文化的机械阐述,而是以对楚国800年来历史更迭、文明兴衰的深切感受为基础,以充满人文情怀的叙事模式第一次完整、系统地回顾这段恢宏伟大的历史进程。本文以内容分析法为基础,介绍《楚国八百年》的叙事模式类型,包括情景再现与写意风格两种叙事模式。探析其叙事模式和特征,总结出叙事顺序、叙事语序与叙事语态3个层面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以期为其他人文纪录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文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叙事模式;特征;楚文化

《楚国八百年》共8集,由张晓敏执导,历时近两年策划、摄制,中央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人文纪录片向来是借助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现历史人文真实历程的艺术形式。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引人瞩目的大国之一,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使《楚国八百年》上映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1 《楚国八百年》的叙事模式

1.1 情景再现

1.1.1 真人扮演情境下的真情实感凸显

近年来,纪录片尤其是人文纪录片中常会使用情景再现的叙事模式。最常见的为真人扮演,即演员着古装表演以模拟真实历史事件,类似于电视剧,但大多只作为叙事背景。史书的记载往往是寥寥几笔,一般受众也不易理解。通过真人扮演,受众以上帝视角直接观察历史,共情感得以加深。

《楚国八百年》共8集,每集中都采用了真人扮演的叙事模式。如第一集《初生》中从楚人的筚路蓝缕逐步发展成为中原王朝暂时认可的子爵,每一段历史都采用了真人扮演的叙事模式。《楚国八百年》的特殊之处是对真人扮演部分拍摄镜头的处理。这一叙事模式大多采用慢镜头。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慢化处理,将比较关键的、能突出人物性格和历史命运的动作放慢。如第二集《觉醒》中对楚君蚡冒的弟弟熊通秘密策划的宫廷谋杀的叙事,对熊通脸部的特写、举剑刺杀、象征着楚君被杀的冠冕落地、血液迸溅等镜头进行慢化处理,向观众娓娓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1.2 动画技术应用下的叙事新意展现

除了真人扮演外,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的创作者还大量使用动画技术来还原历史事件。动画技术在近年的纪录片中较为常见,但《楚国八百年》这样高频度使用的还是少见。所谓动画,即将所要叙述的事件、人物、环境用虚拟影像呈现出来。如《楚国八百年》中,有很多历史桥段的细节在史书中记载得并不翔实,仅使用出土文物作为背景来进行简单描述又有些单调。动画技术的应用,既可以弥补真人扮演无法还原细节、成本高昂、拍摄难度大等问题,还可让整个画面信息丰富,降低受众的观赏难度。此外,《楚国八百年》中使用的动画皆与楚文化相结合,如史书记载的楚人崇尚的红、黑二色在动画中大量运用,凸显楚文化韵味。

1.2 写意风格

1.2.1 解说词注重抒发情感

《楚国八百年》的叙事模式与楚文化一致,注重抒情。正如张晓敏、杨光照、崔伊等创作者所说,在写实和写意上,很多时候都选择后者,着重于强化楚国的浪漫主义色彩。这契合楚国浪漫主义浓厚的文化氛围。[1]

1.2.2 镜头变化营造诗意氛围

正如《楚国八百年》的导演张晓敏在其创作札记中所说:“楚国是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古老国度,其留下的文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凝聚了楚国创造力的灵魂,在拍摄出土文物和考古遗迹时,我们就想着如何能够拍得新颖,除了推拉摇移等稳扎稳打的拍摄方法,怎么样把静止的物品拍出动感?”[1]

基于此,对于文物的拍摄,创作者将其置于可转动的托盘上,用升格摄影机拍摄,静动之间,文物、画面随之生动。如对楚青铜剑的拍摄,将其置于托盘上转动拍摄,再由摄影师挥剑模拟其运动轨迹,就可以将冷冽肃杀的青铜剑拍出动感。

此外,真人扮演拍摄时也采用多角度机位镜头来营造楚文化特有的诗意氛围。如第8集《涅槃》中屈原在竹林中舞剑的场景,中景、近景和局部的特写镜头变换使用,同时对镜头进行慢处理,配合解说词的叙述,体现出屈原文韬武略、心怀家国的人物性格。

1.2.3 背景音乐注重渲染基调

《楚国八百年》中使用了较多有渲染力的背景音乐,用来渲染其悲壮与苍凉的情感基调。如第3集《受挫》中7分30秒处,为表现楚成王熊恽对权力的渴望,演员骑着烈马,以俯瞰视角眺望远方。降烈马,拓疆域,是这位一鸣惊人的春秋霸主心之所向。而此时的背景音乐中糅合了笛、萧等古老乐器古朴、苍凉的乐声,搭配楚成王的剪影以及写意风格的解说词,使野心勃勃的一代霸主、春秋时期好战而疆土最大的国家形象跃然纸上。同时,这种苍凉的基调中又有些许悲壮,好似在预示楚国最终被秦吞并的命运。

2 《楚国八百年》的叙事特征

2.1 严格按照逻辑线的叙述顺序

经研究,《楚国八百年》的解说词大部分采用事情发展的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转移顺序和类型顺序中的顺叙,有时也会运用到类型顺序中的插叙和补叙。

首先,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基本一致,事情发展顺序一般来说也是时间发展顺序。这种叙事顺序的好处是清晰明了,能将事情讲述得完整顺畅。于传者,能简单地传达其所表述的事件;于受者,逻辑清晰、时间转换明了的叙事模式更易理解。空间转移顺序是指按照所要叙述的事件中的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行逻辑上的叙事,空间位置多是地标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对整个事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空间转移顺序能够突出事件的重點,集中表达传者想要突出的事件,以坐标为连接点,就能很好地将事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但要注意的是,传者在使用空间转移顺序进行叙事时,要把握好重点,分清主次,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空间作为坐标,将核心意义传达至受众。若空间转移过多、过于频繁,则传者所要传达的核心意义会变得模糊。

《楚国八百年》严格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叙事,共8集,依次为《初生》《觉醒》《受挫》《歧途》《劫难》《变革》《涅槃》。以楚国每代君主的更迭为主线,以楚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变化为辅线,从楚国起源讲起,到楚国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后终于成了拥有800年辉煌历史、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大国。

其次,《楚国八百年》还采用了类型顺序中的插叙和补叙这两种叙事顺序。插叙即在阐述一件完整的事件时,除了主线之外,在其中插入另一个事件,作为辅线。其目的是使事件层次更分明、立体。例如,《楚国八百年》中每集的主线按照当时在位君主与周王朝的相处关系,以显示楚国800年的兴盛与衰弱变化,之间插入楚国君主之间的易换更迭为辅。这条辅线表现出楚国的强弱与楚国君主易换更迭的方式紧密相关,也使楚国发展轮廓愈加清晰。可见,插叙不仅将时间叙述得更完整,还能通过辅线使故事生动明了,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补叙与插叙接近,又有些许不同,即插叙是辅助,补叙是补充。插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随主线的进展插入,顺序性很强;补叙是事情已经叙述完整,对相关的时间进行适当补充。有了补叙,复杂的事情才能表达清晰、叙述清楚。插叙和补叙也可以混合使用。《楚国八百年》中使用补叙的地方不少,如对楚国甫一出世的说明、楚人的来源和先祖是谁这些问题,虽在第一集《初生》中有详细说明,在《劫难》《受挫》中也对此进行了补充,以完善楚人先祖的生活轨迹、楚人的来源一事。

2.2 大量采用直陈式的叙事语式

学者热拉尔·热奈特(1990)认为时间顺序叙事作为一个语法范畴更适用于叙事话语的格调,与语式范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叙事的功能不是下达命令、表述愿望、陈述条件等,而只是讲述故事,即转述(真实或虚构的)事情。它唯一的或至少具有代表性的语式严格来说只能是直陈式。[2]

直陈式的叙事语序在《楚国八百年》中很常见,片中的历史史实,基本采用直陈式叙事语序。“公元前515年,一位名叫专诸的刺客,改变了吴国的历史。他用一把藏在鱼腹中的匕首,刺杀了吴王僚。策划这场刺杀的,正是从楚国逃来的伍子胥。七年前,受奸臣的谗言蒙蔽,楚平王下令诛杀伍奢。在楚国兴盛绵延了数百年的伍氏家族遭遇灭顶之灾。唯有伍奢的儿子伍子胥幸免。从楚平王屠刀下侥幸逃脱的伍子胥,义无反顾地奔向吴国。”这是《楚国八百年》第6集《劫难》中的解说词,讲述楚国大夫伍子胥遭受劫难后奔赴吴国,利用吴国的力量,重创楚国的史实。这段解说词采用平铺直叙的叙事语序,娓娓道来。这样的直陈式叙事语序在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中有很多。

2.3 适当应用联想式的叙事语态

叙事语态很大程度要依赖叙事情境,即叙事语态要以当时叙事情境所表达的意思为起点。如在叙述一件比较大的复杂事件时,简单的叙述很难把事情表述完整,受众也很难接受。因此,叙事语态必须采用比较可靠的办法,如适当的联想。不仅叙述当前的事件,而且通过联想其他通俗易懂的事物,营造受众可理解和接受的叙述情境。

第8集《涅槃》中的解说词:“屈原的改革,势必影响到权贵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贵族们毫不迟疑的抵抗。他们开始施展娴熟的手段,污蔑诋毁屈原。在官场根基不牢的屈原,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改革事业就此中断。一心报国的屈原迷茫不已,他怨愤楚怀王对自己忠贞的怀疑,满怀悲凉地写下这样的诗歌:‘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屈原悲愤地仰天长啸,如果我的进言不出于忠诚,可以让苍天来为我佐证。”①此处屈原在面对楚怀王的猜疑时,并非立即就写下文中所提到的诗歌。这就是典型的将主要人物叙事行为的时空限定分裂,再进行逻辑化整合,这样的联想式叙事可增添感染力。屈原的委屈和悲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也能更明晰。此外,受众在面对这种叙事语态时,也能够展开自我联想,将屈原的排挤不忿之情与其投汨罗江自尽的人物命运联系起来。传者所阐释的楚国大势已去,君主不明,贤臣不得善终之情亦可以得到完整表达。

叙述情境是复杂的整体,要想使叙事生动,必要的联想是非常有效的。也就是说,要将叙述行为、主要人物等时空限定进行分离或组合,从而产生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叙事模式。

3 结语

本文首先对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的叙事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两种叙事模式,即情景再现式与写意风格的叙事模式;其次对《楚国八百年》的叙事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叙事顺序、叙事语式、叙事语态3个层面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归纳,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此外,本文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在分析《楚国八百年》叙事模式时不够全面细致,由于时间和字数限制,加之学术能力有限,很多方面未能深入。

历史人文纪录片大多时候不易受到广泛追捧,主要原因在于叙事模式与特征与当下的流行方向不符。《楚国八百年》作为其中的佼佼者,首先在叙事模式上发力创新,结合时下的新技术、新潮流,在吸引年轻受众眼球、增强原有受众黏性上表现优异。其次,在创新的同时,《楚国八百年》仍然保有传统的有高度的制作水准,重视叙事的内在逻輯,值得相关纪录片制作者借鉴。

注释:①摘自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第8集《涅槃》中的解说词。

参考文献:

[1] 张晓敏,杨光照,崔伊,陈爽.《楚国八百年》导演创作札记[J].中国电视(纪录),2014(07):76-81.

[2] 热拉尔·热奈特(法).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07.

作者简介:刘畅(1995—),女,江苏兴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科学传播。

猜你喜欢

叙事模式楚文化特征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