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0-03-27高云霞连一凡蒙黄念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台账证书计量

文/高云霞 连一凡 蒙黄念

一、前言

二维码作为物流信息的载体,以一种低成本且易于标准化的方式来保证物流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物流管理系统的集成和扩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建设,对解决物流信息化的关键共性技术,建立物流信息化应用示范平台具有很大作用。GPS技术、红外线技术、蓝牙技术及视频识别技术等需要使用辅助节点进行定位,加大了实验仪器定位的成本,并使工艺变得更加复杂。RFID定位技术因需要安装额外RFID阅读器,成本高,部署麻烦。相比之下,采用二维码进行定位更节约,也能够实现快速定位、提高效率。通过对物资表面进行拍照,并使用 OCR识别照片上的喷码信息,将信息传输至管理系统。相对于人工手动输入方式,这种方法不但降低了人工成本,保障了人员安全,也极大地提高了货物喷码信息的采集速度和准确率;相对信息转换条码或RFID方式,此方法减少了转换环节,降低了系统成本。

PHP是一种高效的动态脚本编程语言,具有跨平台、强大数据库支持等优点;MySQL是一个免费、强大、快速的,支持多线程、多用户的数据库服务器,并且PHP内置了对MySQL很好的支持,同时PHP与MySQL都是免费的,是动态网站开发的最佳组合。

在进行量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时,不能照搬别人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要着眼于自己公司量具的实际管理情况,从成本的角度出发,设计最符合公司当下运营情况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制造企业中,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运用免费的PHP与MySQL进行动态网站开发,采用OCR技术实现纸质证书到电子证书的转换,二维码技术实现自动存储量具信息,进行量具状态变更及记录量具的存储货架,解决了人工记账的繁复工作,又实现了量具信息化管理的经济可行性。

二、量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公司已采用SAP 记录在仓库内的量具库存,但因量具存在可重复使用,需频繁出入库、送检和计量确认,为此,需在SA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专有的信息化平台,既能对SAP管理系统欠缺功能进行补充,又能解决当下量具管理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经统计,公司量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量具基础信息录入复杂

量具的名称、型号、编号、检定时间、检定结论、修正值等文本信息,若均采用手工台账方式录入,不仅工作量大,易出错,后期领用量具时,也不便于查询。

2.计量验证过程复杂,工作量大

在计量确认的验证过程中,需要判断量具的计量特性是否满足计量要求。量具的计量特征需要在检定/校准证书上翻阅,然后再核对是否满足计量要求。若此量具不满足计量要求,则需继续翻阅相关量具的检定/校准证书,直到找到满足计量要求的量具。大量的检定/校准证书翻阅操作,工作量大,造成人工成本及时间成本浪费。

3.SAP管理系统不适用于量具的频繁借出

SAP管理系统虽可实现物资出入库的管理,但物资入库必须有相应采购订单,一个量具只有一个采购订单,凭采购订单只可进行一次出入库操作,不适用于生产现场频繁的物资借用、归还、送检及计量确认的管理。

本文通过对量具管理信息平台进行设计,实现量具管理信息平台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在库管理、借用管理及送检管理等4 个功能模块,解决企业量具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4.量具流转程序均记人工台账,操作繁琐。

量具有送检、接收、借用和归还等动态,采用送检、接收、借用、归还等状态各建立一个台账,当量具从送检移入到接收状态,需把量具在送检台账中勾画掉,写入量具接收台账,依靠人工台账完成对量具的流转程序的记录,操作繁琐,且不利于查询量具的实际状态。

5.量具储存无精准定位

在公司储存有上千种类量具,仅凭记忆进行库位管理,在量具借用归还时需要花费时间成本找寻量具存放处,且量具管理员无法被替代,若面临请假或是其他突发情况,量具领用作业将存在极大的困难,难以开展。

三、信息化管理的设计

1.信息化管理的设计目标

设计时,主要基于解决量具基础数据的录入问题;解决SAP管理系统无法实现频繁借用、量具实物与量具台账信息的动态同步问题;解决计量确认过程中计量特征与计量要求的信息匹配问题;解决量具精准定位问题。

2.量具基础信息录入信息化

应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对检定/校准证书扫描后生成的图像,经版面分析、倾斜校正、文字识别等过程,取得量具的名称、型号、编号、检定时间、检定结论、修正值等文本信息,并导入数据库中保存,同时扫描文件作为电子文档也同步保存到服务器,实现了纸质证书到电子证书的转换,据此可实现报告检索、证书查阅等功能,也为后续的计量验证提供计量特性的数据支撑。

3.计量验证的信息化处理

在计量确认的验证过程中,需要判断量具的计量特性是否满足计量要求。计量特征可以在检定/校准证书上获取。计量要求在“测量要求导出系统”中导出,由技术人员将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导入系统,逐一识别各项测量要求,再据此导出计量要求,并生成不同产品及工序过程的“量具配置要求清单”。在计量验证时,系统自动将量具证书与计量要求配对,供计量确认员判断是否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合格】、【限用】和【不合格】等状态按钮完成计量确认。对确认合格的,系统自动根据计量间隔,将有效日期调整到下个周期,并生成计量确认记录。确认不合格的,生成不合格量具台账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不合格流程处理。

4.量具数据台账的动态管理

量具的流转环节有:购入、送检、接收、计量确认、领用、归还等,对应的管理状态依次为:新购、送检、待确认、已确认、在用、库房等。每次的状态变更,都是先扫描条形码,调出量具操作界面,完成状态变更操作,并自动完成相关操作记录,实现了量具的动态管理。在送检流程办理过程时,可自动生成送检单,不再需要手工填写送检单据;在领用或归还时,可通过扫码领用人或归还人工作牌上的人员信息条码来完成人员识别,不再需要在纸质单据上填写和签字。

5.量具的定位信息化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多种量具会发生频繁借用,仅靠人工记忆搜寻量具摆放位置,浪费时间。对每一个货架进行编码,同时规范量具在货架的摆放顺序,通过二维码存储货架信息,实现量具的精准定位。

四、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为解决量具管理存在的各项问题,通过B/S模式运用网络实现在任何一台客服端的操作软件系统,实现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且易于扩展。利用PHP执行引擎,对文件中的PHP程序代码进行分析解释,然后再将程序运行的结果转换为相应的HTML代码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显示,MySQL数据库服务器用以储存量具信息。扫描仪扫描二维码和员工信息卡,实现量具状态的变更,并记录领用人是谁,实现量具的追踪管理。

为实现量具的信息化管理,量具信息化平台主要有4个功能模块,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在库管理、借用管理及送检管理等,具体见图1。

图1 计量信息化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1.基础信息管理

新购入库:通过OCR技术将新购入的量具信息加入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并自动生成唯一的自编号。

工艺填报:对专业性较强的量具,由工艺技术人员填报其计量要求,作为计量确认的输入之一。

人员及操作权限管理: 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工艺技术员、使用者各自设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2.在库管理

台账查询:可根据名称、编号、使用者等多种信息实现量具的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查询内容包括台账信息、最近一次的检定校准证书、使用人领用记录等。

库房盘点:通过定期扫描货架上的量具条码,清查量具放置在哪个货架上,方便在需要时,库管员能迅速找到目标量具。

测量过程管理:显示测量过程台账,对重要测量过程,自动绘制控制图。

不合格列表:列出计量确认不合格的量具及关联到不合格追溯网上办理流程。

3.借用管理

发放办理:通过扫描条形码,将管理状态由“已确认”变为“在用”,完成发放办理。自动打印合格证标签,必要时打印修正量标签。

归还办理:通过扫描条形码,将管理状态由“在用”变为“库房”,完成归还办理。

4.送检管理

系统自动绘制近期送检量具的动态进度图,以进度条方式显示出各量具的送检、接收、计量确认的完成状态。

送检办理:通过扫描条形码,将管理状态由“在用”变为“送检”,完成送检办理,并能打印送检单。

接收办理:通过扫描条形码,将管理状态由“送检”变为“待确认”,完成接收办理。

计量确认:对每张新返回的检校证书,同时呈现检定证书电子档(计量特性)和相应的计量要求,供计量确认员完成计量验证。其后管理状态由“待确认”变为“已确认”,并自动根据确认间隔变更送检有效期。

超期预警:显示15~30天内即将到期的量具及其使用单位和使用人,方便各单位制定送检计划。超期提醒:列出已经超期的量具及其使用者的电话,并能以短信或微信的方式通知使用者立即送检。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量具管理信息平台进行设计,实现量具管理信息平台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在库管理、借用管理及送检管理等4个功能模块,解决我公司量具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达成量具基础数据的录入信息化、量具实物与量具台账信息的动态同步、计量确认过程中计量特征与计量要求信息自动匹配及量具精准定位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切实助力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猜你喜欢

台账证书计量
WJCI 收录证书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收录证书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