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有勇/汪炎平

2020-03-25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汉川市院士农民

05

朱有勇

2019年12月2日,“农民院士”朱有勇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院士将10亿专利无偿送给农民”的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了广泛热议。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靠着长达20多年的研究,他成了国际知名的植物病理学家。60岁那年,朱有勇决定离开他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加入“扶贫大军”。在云南边疆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他换上迷彩服、扛起了锄头,跟老百姓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朱有勇一年中有100多天住在村里,又几乎天天“长”在土地里,这一干就是整整四年。他说:“归根结底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所以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在朱有勇众多的科研成果中,有一项“林下种植三七”技術。这项技术可以不用一颗农药,就解决三七容易生病、无法连续种植多年的难题。曾有企业开出10亿人民币的高价要买这项技术,却被朱有勇严词拒绝了。他同时还决定把这项耗费十年心血的科研成果,免费让给当地百姓。面对团队里的不赞同的声音,朱有勇说:“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俸禄,我们搞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所有老百姓受益吗?”从那天起,朱有勇便定下了一个规矩,谁都不许利用他的技术成果谋取个人利益。

锐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激情燃烧的时代,是拼搏奋斗的时代。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无论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召唤,还是个人梦想价值的实现,都需要以朱有勇为榜样,把这位“时代楷模”作为我们的精神坐标,像他那样孜孜矻矻、勤勉勤奋,像他那样情系三农、心有大爱。

06

汪炎平

2019年12月10日,48岁的“献血大王”汪炎平在湖北省汉川市一家福利院离世,并捐献出了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

汪炎平1971年出生在汉川市分水镇鸡公洲村,他第一次献血源于一次偶然。2005年7月,他到汉川城关走亲戚,看到一家酒店门口有辆流动献血车,他想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便走了进去。工作人员告诉他,献血有利于身体新陈代谢,还可救死扶伤。献血后,汪炎平发现自己的身体并未发生异常,这让他坚定了志愿献血的信念。此后,他每半年献一次全血,中间还穿插献成分血。11年间,他无偿献血合计73600毫升,相当于15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他也因此连续六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并曾获评央视“2014年度三农人物”。

周围村民对献血存在很深的误解,汪炎平便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带动身边的人去参与到无偿献血中。他花钱在摩托车上焊制了一块铁牌,上面写着“我献血,我快乐,我健康”,还在铁牌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电话。他将从血站拿来的宣传单,放在摩托车的后备箱里,见人就发。在他的宣传和感召下,鸡公洲村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无偿献血第一村”。2016年10月底,汪炎平意外摔伤颈椎造成高位截瘫,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虽然有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经过三年治疗的汪炎平还是离开了人世。

锐评:献了十多年血后,汪炎平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捐献,不得不让人心生感佩。汪炎平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把一件事情尽心尽力、持之以恒地做到极致,那么他必将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如果这件事还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充溢着大爱之事,那么他必将成就伟大。

写作点拨

朱有勇和汪炎平都深爱着脚下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都尽自己所能地向社会播撒爱心、传递正能量。俯仰天地间,他们都活成了大写的“人”。他们的事迹可以用于写作大爱、奉献等话题的作文。

猜你喜欢

汉川市院士农民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化解心结的贴心人
院士速递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楹联学会关于在湖北省汉川市举办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的通知
辽宁尚志乡、福建湖头镇、湖北汉川市向读者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