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视域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0-03-25赵倩章玳吴韶华

成人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开放教育质量提升供给侧改革

赵倩 章玳 吴韶华

【摘 要】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对供给配置进行结构性优化,提升要素供给效率。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在供需两侧存在多种困境:学科专业供给与产业行业发展不匹配、课程资源供给与岗位能力需求不匹配、师资教学供给与人才知识渴求不匹配、实践条件供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匹配、管理机制与终身学习理念不匹配等。开放教育供给侧改革应遵循以下思路:更新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管理,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外部结构、推进“校企合作”以优化内部结构、强化各类要素配置质量和配置力度、构建全过程闭合式管控机制等,提升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20)03-0019-06

【作者简介】赵倩(1978—),女,江苏常熟人,硕士,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及远程教育;章玳(1963—),女,南京人,硕士,国开分部教学管理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吴韶华(1963—),女,南京人,硕士,人事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

一、引言

人才培养质量是开放教育办学的核心内涵,直接影响开放大学办学水平和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放教育受歷史原因和办学特点影响,在长期探索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外延式发展,而忽视了办学内涵建设对教育本身的长远影响,导致在教育产品形成的过程中,在教育供给侧领域积累、遗留了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对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背离。

[1]明晰开放教育发展中的供需矛盾,通过实施有效的供给侧改革以促进开放大学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当下开放教育办学的关键任务。

开放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对开放教育供求关系的结构及要素进行改革,是对教育资源配置、供给方式、要素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调整。[2]要重新从开放教育产品形成的供求关系角度,对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要素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掌握、深入剖析人才培养供给侧现实困境情况,在捋清供给侧改革发展思路的前提下,从人才培养供给侧出发,对人才培养供给的结构、要素等进行深入系统调整、优化,[3]通过提高供给质量来补足短板,推动人才供给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进而促进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人才的精准供给和有效供给。[4—5]

二、供给侧视域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供给侧视域分析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构成,供给侧主要有开放大学为开放教育办学所提供各类教育要素,[6]主要包括: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资源建设、师资条件配备、实践教学软硬件的购置,以及相应管理运行机制等。

开放学生依托学校提供的以上各类供给侧要素,按照供给侧提供的人才培养要求,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与实践,达到应用型人才需求预期,与之对应的是人才培养需求侧要素,主要包括:产业发展需求方向、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专业知识需求、实践应用技能需求,以及终身持续性学习的需求等。[7]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需侧的构成现状如图1所示,现实的诸多原因导致供给侧要素与需求侧要素的对应关系不能很好匹配,造成人才培养出现供给侧结构性问题。[8]

1学科专业供给与产业行业发展不相匹配

在开放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院校学科定位和专业设置是开放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的纽带部分,是开放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开放大学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顶层设计范畴。学科专业与产业行业发展对接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直接关系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精准性。

开放大学2012年7月挂牌成立,新设立的专业需要与原有体系的专业错位发展,这极大地限制和束缚了开放大学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匹配,造成了学科专业供给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错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9]另外,在传统外延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院校往往受到需求侧方向的引导,注重追求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等办学效益的提升,专业设置往往存在盲目以及大而全的现象。同时,开放教育针对成人职业性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常常与普通高等院校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能凸显其成人远程教育的特色,这会逐渐失去自身的竞争优势。

上述原因都使开放教育的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产生较大偏离,其人才培养从供给侧角度就已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了,教育产品质量也很难达到新时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2课程资源供给与岗位能力需求不相匹配

课程设置及资源供给是学科专业顶层设计的具体体现和落实,开放教育开展的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远程异地教学活动,人才培养主要依靠网络教学平台,而基于平台开发的各种课程资源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

课程设置和资源建设的前提是对行业标准、职业岗位要求等进行充分调研,进而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知识能力供给,但现有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沿袭传统订制式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工作岗位能力范围相对狭窄、培养目标单一,而开放教育学员往往来自于不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标准差别较大,课程资源供给与学员岗位能力需求常常不匹配。[10]

另外,由于很多行业技术创新及变革都迅猛发展,行业规范、规程、标准更新迅速,课程资源中相关的文本教材、视频资源等不能有效更新,课程资源供给往往落后于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同时,课程资源供给直接受到网络教学平台有效性的影响,课程资源冗长乏味、平台操作不够便捷流畅,会使学员感觉枯燥厌烦,不愿意长时间驻留平台学习,没有与网络学习平台对应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APP应用学习平台,不能顺应新时代学员业余学习需求。

以上均说明,供给侧不能满足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

3师资教学供给与人才知识渴求不相匹配

师资水平在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中占据重要主导位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直接外在体现,是培养目标得以實现的最重要支撑,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开放教育师资有别于其他师资,开放教育师资需要承担课程资源建设者、课程教师团队负责人、学员学习过程辅导教师等三种角色的责任,由于开放学员往往数量庞大,这使得开放教师的三种角色很难集于一身,单纯的课程资源建设者都是由课程团队多人共同形成的。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与开放学员直接面对的是辅导教师,辅导教师的职责仅仅是对学员的形成性考核的作业进行批改,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而对辅导教师的课程知识掌握情况、转换传授能力则要求较少较低,更谈不上对其专业职业能力高要求。而开放学员多数都是在岗成人,具备一定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有的可能是某些具体专业岗位的骨干,因此,部分学员对知识和能力的渴求是更高层面的,而非最基本的理论和操作。

从供给侧角度来看,现有开放教育师资供给模式难以与多层次人才知识能力需求相匹配。

4实践条件供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匹配

开放教育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承办在职成人学历补偿式教育,学员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远程异地学习,[11]由于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需要真实情境、技能操作、现场实践等,[12]且内容涵盖知识面广、形式多样,因此,针对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分散在不同地域的成人学生而言,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环节、高标准完成实践教学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开放教育难以突破的瓶颈。[13—14]

首先,“以教师为中心”所设置的各类实验实训,无法满足学情复杂、差异较大的学员应用型能力提升的需求。

其次,开放学习平台能够以多媒体作为载体展现丰富的理论学习资源,但很多实操类项目却难以在平台上展现,即使开放大学借助办学系统建立分布式线下实验实训中心,使学生可以就近完成实践学习,也无法满足学员全覆盖、多专业、需求动态化等学习需求。实践环节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线下实体实训是线上教学的补充,需要设立实验室,也需要考虑性价比。[15]

另外,随着虚拟现实技术(VR)快速普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正逐渐取代真实场景操作,这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但学科、专业、行业的差异使不同虚拟仿真平台往往是相对孤立的系统,很难嵌入到开放网络学习平台中,此外,其操作过程无法进行实时展示、开放共享,因而,指导教师无法现场实施指导,其他学员无法现场点评学习。

从开放教育供给侧要素角度看,现有开放教育实践条件与成人在职应用人才培养要求难以匹配。

5管理机制与人才终身学习理念不相匹配

开放教育模式是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员在平台上进行远程异地非实时的学习。所有学习过程的管理机制都是基于这种教学模式而制定并形成的。学员在平台设计的虚拟学习空间中进行每门课程的选课、学习、提交作业、师生交流等,在规定的“弹性时间”内完成规定课程就达到了所修专业的毕业要求。学习过程中,学员每选一门课进行学习,平台都会对选课的学员进行重新组班,课程完成后班级自动解散,无法形成长期永久的专属个人学习空间,更无法记录网上学习历史和轨迹。最终拿到的只有毕业证和成绩单,无法再次进入开放式平台,无法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或者旁听,就算毕业前也很难选择其他非本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无法使学习过程学分纳入到现有的学分银行。这与新时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不相符合,供给有待提升和改进。

三、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理念

1更新理念,调整发展思路

推进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开放教育发展。坚持创新引领,更新供给侧改革理念,创新管理举措,释放供给侧改革活力;坚持协调发展,提升供给效率,达到最佳的供需平衡;坚持绿色发展,深化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给内涵,由传统注重外延规模效应向注重内涵质量转变,促进开放教育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放理念,探索供给模式的多样化、尝试供给要素的多方参与、实现开放教育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坚持共享理念,鼓励社会全员参与,引导学习者共享知识,扩大供给面,为社会全员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知识要素。[16]

2做好顶层设计,优化供给结构

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是该供给系统内的各种供给要素得以存在的前提,是各供给要素有序关联、充分发挥其重要功能作用的关键,科学的供给结构才能使供给要素更为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优化供给结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供给侧能提供更顺畅、更高效、更优质的供给要素,使之最大限度地与需求侧的要求相适应。结构性不平衡是当前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需求侧对多样的供给模式、优质的供给要素、便捷的供给方式的渴求逐渐增加,而这些要素的优化调整都必须在开放教育要素顶层设计中做好规划。

3强化管理,提高供给要素质量

提高供给要素质量是供给侧改革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人才培养供给要素质量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更是衡量和判断供给侧改革效果的评价标准,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供给要素质量由各类办学质量要素构成:开放大学投入的办学必需的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等要素是提高质量的前提;依据办学特点制定的各类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管理机制是提高质量的保证。提升办学质量要素的质量才能有效提升供给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强化质量标准的执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开放教育内涵建设。

四、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措施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就是对原有供给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供给配置的各类要素的质量进行提升,以弥补系统运行中的短板,进而提高效率。[17]

如图2所示:学科专业外部产业结构、行业需求等方面影响,决定了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外部结构。外部结构属于人才培养的宏观规划范畴,需要决策者进行系统、精准的顶层设计,其余的供给要素均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的课程资源供给是在人才培养供给侧外部结构确定的基础上,在深入分析研究企业岗位能力前提下,确定与之相吻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属于人才培养供给侧内部结构范畴。课程资源供给、师资教学供给、实践条件供给、管理机制供给等供给侧要素均属于供给侧内部结构范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创新举措优化供给侧结构、提升供给侧结构运行效能、强化供给要素质量,最终整体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1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供给侧外部结构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供给侧外部结构直接面对社会行业需求的大环境,属于开放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范畴,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社会行业的宏观契合度,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有效优化供给侧外部结构(图2)。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18]用10年左右时间,使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总体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基本解决。[19]

产教融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开放教育作为典型的成人应用型职业教育,所设置的学科和专业要把人才培养与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这就需要办学方深入研究与国家和地方各类经济及产业相关的政策性、规划类文件,牢牢精准把握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调整优化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与产业行业精准对接,做到人才培养的供需双方真正实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为人才培养供给侧内部结构调整和要素配置提供科学可靠、精确可行的行业支撑。[20]

2推进“校企合作”,优化供给侧内部结构,适应岗位需求

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侧内部结构的目的是提升教育产品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其具备高质量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这就需要在供给侧外部结构中开展“产教融合”前提下,在相应的产业行业中选取典型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使之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供给侧内部结构的建设过程中,[21]通过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供给侧内部结构以适应岗位需求。

校企深度合作使培养目标直接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相契合。校企合作共同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能更好地在课程资源中融入行业职业标准、企业工作要求等,课程资源建设与企业项目对接实现实体项目教学的工学结合、实现师资教学能力与岗位能力的相互融通,企业工程师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辅导,实施线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校企双方在校内或企业内联合建立实训基地、虚拟VR仿真实训室,联合开发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线上实践直播平台等,学生可以根据实践学习需要定期到线下实训基地、线上虚拟仿真平台、线上实践直播平台进行线下线上的学习与交流,使开放教育真正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与线下线上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包括各项管理机制的制定,同样也能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2]

3强化教育要素质量,提升供给侧资源配置

供给侧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有效性直接影响供给侧内部结构调整。供给侧资源配置由多种开放教育要素构成,主要包括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践条件、管理机制等,强化开放教育要素质量、强化教育要素供给力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开展的物质和机制保障。

课程资源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抓手,学习内容设置标准应参考校企合作设定的岗位能力标准确定,资源呈现要清晰、简洁、凝练,便于学员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形式要符合信息时代学生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学习的特点,平台设计操作要更便捷、高效、流畅、亲和以吸引学员能够驻留。

强化多渠道师资供给模式,包括行业、企业、高校等专业技能型人才均可纳入到开放人才培养队伍中来,加大校内“双师型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大力吸纳企业技能型工程师作为开放人才培养师资补充。

增强开放教育远程异地创新提供实践条件的力度,与企业、高校、机构共同搭建分布式线下实训基地,挖掘、推广优质的VR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线上实训,开拓尝试应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自媒体方式进行远程异地现场试验实训直播共享。尝试更多的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强化实践条件供给质量。

科学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优化和配置要素有效性提升的制度保障。增大人才培养流程的监管力度,增大选择性学习内容和范围的开放力度,强化网络平台学习空间的质量,增强学分银行的便捷性、灵活性、有效性,使优化调整后的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和要素配置真正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持。

4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系统保障

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产品质量受到教育要素供需双方的诸多确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措施,应该遵循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原理,严格把控质量管理的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執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针对人才培养质量需求侧要求,制定科学、精准、有效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各项质量保证机制。

建立多方联动的开放教育人才供需动态调节机制。[23]人才培养供给侧外部结构应能够灵活适应社会经济大环境发展变化,以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首先,需要地方政府及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校方结合主管部门提供的行业分析数据,做好人才需求侧的动态科学预测。

其次,典型企业要按照岗位能力需求,提供更为具体详尽的人才需求侧数据,并提供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对人才影响的分析报告,为校方学科发展、专业设置提供最直接、最前瞻的依据。

搭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供给侧要素配置机制,优化调节人才培养供给侧内部结构,确保供给侧教育要素与产业升级、行业标准、企业岗位规范等高度契合。[24]

首先,依据企业所遵循的各项行业标准、岗位能力,搭建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的预测机制,为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企业岗位要求的依据。

其次,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前提下的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践条件等供给侧要素的联合开发机制。人才能力提升,直接受益于包括校企共建课程资源、产业工程师技术指导、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等在内的教育要素的质量,要确保供给侧要素与应用型人才岗位能力相契合。

构建开放人才培养质量跟踪与反馈机制。教育产品交付社会使用,还需要对其岗位适应度、学生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进行深入跟踪调查,根据用户反馈信息逆向追溯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现有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及要素配置进行优化调整,实现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闭合,充分达到优化供给侧结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的效果。[25]

五、结束语

开放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开放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是国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深化“产教融合”和强化“校企合作”,优化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强化各类供给侧要素配置的质量和力度,创新完成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高效提升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新经济形势下,这正是对提高教育整体质量、深化创新、扩大就业、推进经济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吴南中,王觅.供给侧改革: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逻辑与实现策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5):36—43.

[2]吴倍贝.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及路向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7(3):18—23.

[3]刘宇文,周文杰.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教学供给侧改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5):92—96.

[4]张金福.提升地方本科高校的区域适切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7(1):60—63.

[5]刘超洋,傅渊,皮建华.供给侧改革下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17(3):1—3.

[6]刘智刚.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开放大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7(7):54—59.

[7]李爱民,夏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9):30—32.

[8]柏龙彪.远程开放教育“内涵型—集约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22—25.

[9]黄梅.上海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网上教学质量保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6):51—53.

[10]吕航,陈蕾,谈镇,马建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7(22):62—66.

[11]朱祖林,毕磊,汤诗华,郭允建.我国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度进展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2015(6):3—15.

[12]阮晓明,袁旭.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云南电大学报, 2001(3):11—14.

[13]方志刚.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58—65+95.

[14]张少刚,朱叶,牛慧.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综述之四[J].中国远程教育,2004(15):57—61.

[15]刘莉.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教学一线的探索与反思——第三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4):5—14+17.

[16]郜锐,赵春华,安琳.供给侧改革驱动开放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23—26.

[17]孟维莹.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7.

[1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05)[2019-06-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 564.htm.

[19][23]高海妮.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20]杨印生,王瑞,张强.构建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供给侧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8(8):35—37.

[21]高凌云.开放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80—84.

[22]高鑫.远程开放教育環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成人教育,2006(8):81—82.

[24]杜纯梓.保障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2(2):63—66.

[25]张中洲.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评价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8(16):46—49.

【Abstract】The essence of supply-side reform i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supply allo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element supply efficiency. There are many dilemmas in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on both sides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open education: the mismatch between disciplines suppl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upply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 demand for post ability,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upply of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demand for knowledge,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upply of practice conditions and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etc.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open education should follow the following ideas: updating the concept, completing the top-level design,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optimizing the external structure by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dvancing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optimiz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he allocation quality and the allocation strength of various elements, and building a clos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chanism in the whole process, so as to improve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quality of open education.

【Key words】supply-side reform; open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編辑/樊霄鹏)

猜你喜欢

开放教育质量提升供给侧改革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的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实践教学解析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浅谈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策略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