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2020-03-24林东杰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子贡论语孔子

林东杰

摘 要:对于“性与天道”,孔子很少谈起。故子贡虽然才智卓绝,且与老师感情深厚,但也不能亲聆孔子对此问题的充分阐释。子贡学有所得后,引以为憾。本文围绕孔子与子贡师生关系这一中心,拟对孔子所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进行新的考察。

关键词:《论语》 性与天道 孔子 子贡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0)01-74-78

《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子贡这样一句话:“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此章的解释,从汉代至清代两千多年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尤其后一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更是争论的焦点。对此,已有学者做了系统梳理。1在古人注疏基础上,今人对此做出了多种解读,代表者有三:其一,杨伯峻先生认为此句应当解释为“老师关于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2其二,有说此句应当理解为孔子关于“性与天道”的见解是其个人的创见与心得,弟子们在其他人那里是听不到的;3其三,有认为“闻”是“知晓”“领会”之意,此句意思是孔子所谈的“性与天道”,弟子们不能得其真传而领会它。4上述这些解释大都侧重从文句释义入手,对这句话所处的具体历史情境考虑不足,尚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如果仔细梳理相关文献,对子贡抱一种“了解之同情”,5围绕孔子、子贡的师生关系进行考索,则可得出与此前诸家不同的解释。

一、夫子曾言“性”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此句中“言”字大多认为是动词,但亦有以“言”字为名词者,如南梁皇侃、唐代李翱。皇侃在《论语义疏》中道:“夫子之言即谓文章之所言也。性,孔子所禀以生者也。天道谓元亨日新之道也。言孔子六籍乃是人之所见,而六籍所言之旨,不可得而闻也。所以尔者,夫子之性与天地元亨之道合其徳致,此处深远,非凡人所知,故其言不可得闻也。”据此可知,在皇侃看来,“言”为名词,而非动词;“与”字同样为动词,意思为 “与……合”。故按皇侃的解释,“性”并非孔子所“言”之内容,而是孔子言说时之“性”,它与天道相合。依皇侃之疏,此句当标点为:“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类似的,李翱在《论语笔解》中说:“天命之谓性,是天人相与,一也。……人只知仲尼文章,而少克知仲尼之性与天道合也,非子贡之深蕴,其知天人之性乎?”由此可见,李翱也以“与”为“合”之意。1此二人的观点,古籍中有一些文句可做论据支持,如《后汉书·管辂别传》:“苟非性与天道,何由背爻象而任胸心”,《晋书·纪瞻传》:“陛下性与天道,犹复役机神于史籍。”

然而,古籍中亦有例句反对此观点。如《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道:“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汉书·张禹传》颜师古注:“《论语》云:‘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谓孔子未尝言性命之事及天道”;《后汉书·桓谭传》:“凡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这三句中,以“言”为动词是显而易见的,故若无其他可证明“言”非动词的充足证据,那么以“言”为动词则较为合适。

那么,夫子到底有无“言性与天道”?检阅《论语》,可找到一条夫子谈“性”的记载,即“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有学者认为天命即是天道,2《论语》中亦有言及“天道”者,兹举两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据此可知,孔子对于“性与天道”是有言及的。鉴于《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则可推断孔子对“性与天道”讲得不多。3而从“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两句,不难看出孔子对于“性与天道”当有“以行释义”,4即通过身教告诉弟子自己对此二者的体悟。

二、子贡当闻“道”

孔子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那么,是否子贡才智不足,故不得闻“性与天道”。从众多文献资料看,子贡乃不可多得的俊杰,且深得老师倚重,子贡当是闻孔子讲“道”的弟子。《史记》有记载: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同样的,《论语》中也记载子贡是孔子“言语”科的高徒: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在外人看来,子贡也是孔门弟子中最杰出的几人之一,楚国令尹子西建言楚王不要给孔子封地时,列举的孔门杰出弟子,首提子贡,即是明证,《史记》曰: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率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史記·孔子世家》)

以上材料显示了子贡的努力上进,而其他材料还表明子贡还时时以传承、弘扬孔子学说为念,以下数例即为明证:

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史记·货殖列传》)

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孔丛子·论书》)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論语·子张》)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

行文至此,可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一言,乃是子贡学问较为精深后,对孔子所“言”之“性与天道”渐有体悟而发的,贬抑自己而突显孔子,蕴含着对老师的崇慕之情。

四、结论

“性与天道”问题乃是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基本思想资源,1结合孔子与子贡师徒言说的历史情境,理清“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的文义,不但有助于对孔子学说乃至先秦儒学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评判子贡在儒学史上的地位。由以上论证可知,孔子曾言“性与天道”,子贡曾闻“性与天道”。子贡贬抑自己而突显孔子,故言“不可得而闻”。

To Discuss “Can not Heard of the Confuciuss View on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Lin Dongjie

Abstract: About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Confucius rarely discussed it.Therefore ZiGong can not heard of the Confuciuss view on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even though he was brilliant and very close to his teacher. With the progress of his learning, ZiGong regretted for it.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us and ZiGong,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new investigation into what Confucius said: " Can not heard of the Confuciuss view on human  nature and the way of heaven ".

Key words:Human Nature;the way of Heaven;Confucius;ZiGong

责任编辑:张 明

猜你喜欢

子贡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子贡文化心理释义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