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鼠灌肠方法的总结与优化*

2020-03-24

实验动物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硅胶管注射器导尿管

李 球 丁 健

(1.福建医科大学,福州 350005)(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福州 350005)

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不仅与胃肠道的蠕动能力有关,还与所处的肠道内的pH值有关。只有处在合适的部位和适宜的pH才能达到最佳的药效。有些药物不能经口服,一方面对胃刺激性大,另一方面易被胃酸破坏。例如:5-氨基水杨酸(5-ASA),是诱导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维持缓解治疗的第一线药物[1]。Cohen等[2]对病变部位主要在左半结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5-ASA的灌肠液、栓剂或者泡沫制剂进行灌肠给药,发现与口服给药相比,灌肠疗效更佳。

在研究中,有时需通过灌肠法来验证某种药物对肠道疾病的疗效或制备小鼠肠道疾病模型,但目前市场上并无小鼠专用的灌肠设备,加上小鼠的肠道较狭窄并较脆弱,稍有不慎易导致小鼠肠道损伤和梗阻。因为课题需要构建炎症性肠病模型,通过查阅并参考大量文献中介绍的灌肠方法,在实验验证其灌肠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有些具有可操作性,但效果不明显,且致死率高。

1 传统灌肠方法及缺点

1.1 传统灌肠方法

①将小鼠禁食、不禁水24 h,用5%水合氯醛使小鼠轻度麻醉;

②灌肠器 戴萌[3]利用3.5F导管;广布加甫等[4]先将采血针(头皮针)用消毒过的剪刀从两端端头剪断,其断端再与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连接套住;徐德魁[5]采用套接了涂有石蜡油的小号导尿管(直径1.5 mm硅胶管)的1 mL注射器;蒲荣等[6]自制灌肠器20 mm管身,尖端钝化,外径2 mm,内径1 mm,距顶端1 mm处斜行开口,管身连梯度环状柄8 mm,末端外径达4 mm,末端呈喇叭状,便于与最小刻度为0.01的菌液筒相连;

③将所需灌肠液抽入灌肠器内,排完注射器内的空气,用石蜡油润滑将另一断端表面插入小鼠肛门3~4 cm处;

④接着将药液缓慢注入,停20 s后抽出灌肠导管,再将小鼠倒悬约60 s,放入盒中,王振磊和黎曙霞[7]还采用了夹闭小鼠肛门的方法防止药液流出。

1.2 缺点

①虽然小鼠禁食24 h,但小鼠体内仍然会有大量的粪便未排出,导致灌肠过程中药物大部分被带出,或者灌肠过程中灌肠导管将粪便推向肠管前端淤积在肠道,导致肠梗阻;②3.5F导管前端和头皮针(两端端头剪断)的前端均不是圆滑的,小鼠的肠壁很薄,易导致穿孔;③自制灌肠器制作要求比较高,实验人员制作困难;④将小鼠倒置,小鼠肠管内灌肠液还是会立即排泄出来,特别是刺激性药物,药物未发挥药效就被排出;⑤有的灌肠药物所需作用时间较长[8],用手堵住,费时费力,效率慢;⑥夹闭肛门,由于小鼠肛门肌肉非常脆弱,极易造成肛门部位的机械性损伤,加之小鼠的结肠炎模型会出现肛门周围不同程度的大便结痂,两者的共同作用极易导致肠梗阻,进而导致小鼠的死亡。

2 灌肠方法的优化及优点

经实验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已制作出适用于小鼠灌肠的灌肠器和肛塞,该装置用于小鼠灌肠,具有制作简单、造价经济、效果明显、致死率低等优点,下面介绍优化的灌肠操作步骤:

2.1 材料

1 mL一次性注射器1个、8号儿童硅胶导尿管1个、剪刀1把、甘露醇1瓶、细线、灌肠液、5%水合氯醛、橡皮擦1块、小刀1把。

2.2 制作及操作步骤

①制备灌肠器:取一根8号硅胶导尿管,在距离导尿管头约10 cm处剪断,将断端处套在1 mL注射器(剪掉针的)针头处,检查连接处是否有漏水,如图1;

②制备肛塞:由于市场上尚无小鼠肛塞产品,可用小刀将橡皮擦修饰成类似人类肛塞的小鼠肛塞,橡皮擦尽可能选用硬度小的,如图1;

③促进排便:将小鼠禁食不禁水24 h后,在准备灌肠前1 h,用灌肠器吸取1 mL甘露醇对小鼠进行灌肠,促进小鼠排便;

④灌肠操作:1 h后,将小鼠用5%水合氯醛麻醉,用该灌肠器吸取灌肠液,然后用甘油润滑前端的硅胶管,将硅胶管缓缓推入小鼠肛门3~5 cm处,将药物缓慢推入肠道,停留1 min,然后慢慢拔出硅胶管,如图2;

⑤肛塞操作:用肛塞堵住小鼠肛门,用线将其固定在小鼠身上,30 min后拔出肛塞,如图2。

图1 灌肠器及肛塞的制备过程Fig.1 The preparation of enema and anal plug

图2 小鼠灌肠操作及肛塞操作过程Fig.2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of enema and anal plug

2.3 优点

①促进排便,避免小鼠因肠刺激排便,将药物带出,同时避免因粪便淤积导致肠梗阻;②用8号导尿管做灌肠器插管,因其前端是圆滑的,不易损伤小鼠肠道黏膜导致肠穿孔;③加上了肛塞,既可以防止灌肠液的漏出,又可以节约人力和时间。最重要是保证了灌肠液在肠管内停留的时间,提高了药效;④导尿管断端刚好可以与1 mL注射器端头连接,特别为小剂量灌肠的实验减少药物的浪费,并且可以很方便地监测灌注的药量。

3 讨论

传统灌肠方法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灌肠过程中稍有不慎便易导致两种情况:药液溢出导致造模不成功或灌肠器头部不够圆滑导致小鼠死亡率过高。改进的方法均采用的是一次性材料,价格便宜,从清空肠道到灌肠器光滑的硅胶前端,再到防止灌肠液漏出三方面,保证了减少灌肠器对肠壁的损伤和药物在肠管内发挥作用的时间,但肛塞制作方面略显粗糙,有待进一步改进。

猜你喜欢

硅胶管注射器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利用双层模型量化组织工程血管培养的应力与应变△
硅胶管在鼻中隔成形术后鼻腔填塞的临床应用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