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花茎腐病预防性药效试验

2020-03-24吕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枯草兰花芽孢

吕萍

(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300)

浙江是我国传统国兰品种最多、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地区,兰花是浙江省的省花,杭州市临安区是兰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和悠久的兰文化历史,曾有“怪和尚采兰天目山,盛阿关邂逅获佳品”等民间故事记载。兰花茎腐病[1]是江浙一带危害国兰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兰花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生产的发展,兰花茎腐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尤其是进入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的夏季,茎腐病一旦发生则难以控制,给生产经营造成巨大损失。兰花茎腐病可全年发生,6—9月是发病高峰期。茎腐病病原菌由半知菌亚门尖孢镰刀菌引起,最初由根或根状茎入侵,受害植株根部初期出现带状或环状紫色病变,病菌通过维管束向上发展[1]。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益生菌,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植物抗性诱导及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作用[2],不仅压制病菌生长,减轻病害,还起到了促进生长的作用[3]。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兰苗叶片从基部开始发黄,然后自下而上、自里而外迅速发展[4],直至叶片枯黄萎蔫,假鳞茎由内向外腐烂,最终导致整株死亡。为了降低发病率,减少用药和经济损失,本试验设置了不施药对照区和预防性施药区进行比较,获得显著防效。本试验贯彻了以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试验防治时期可作为防治适期在生产上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设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城恺园艺场大棚内,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 614 mm,年无霜期237 d,年均气温16 ℃,属兰花宜栽地区。

大棚内设有80 cm高度的兰花栽培架,盆栽兰花统一放置在上面。棚顶及四周在春夏季节统一覆盖50%和75%遮光率的遮阳网,栽培基质采用松鳞+东北泥碳+腐熟有机质(比例为6∶3∶1),栽培容器为12 cm×12 cm黑色塑料营养钵。试验地的施肥、浇水、除草等生产管理统一进行。

供试兰花品种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春兰×蕙兰的杂交组合,代号为2015-A。供试药剂为11%精甲·咯·嘧菌+3%甲霜·噁霜灵,75%代森锰锌+50%多菌灵,50%扑克拉锰,200×108g-1枯草芽孢杆菌。

1.2 方法

4月下旬选择无病虫害的2015-A兰花450盆,每盆5株苗。试验设3个处理。T1采用11%精甲·咯·嘧菌+3%甲霜·噁霉灵600倍液喷灌根系2次,50%扑克拉锰5 000倍喷灌根系1次,200×108g-1枯草芽孢杆菌667 m2喷灌根系500 g 1次;T2采用11%精甲·咯·嘧菌+3%甲霜·噁霉灵600倍喷灌根系2次,75%代森锰锌+50%多菌灵1 000倍喷灌根系1次,50%扑克拉锰5 000倍喷灌根系1次;以清水喷灌作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3.5 m2,摆放50盆。每处理667 m2喷灌兑水量均为100 kg。4月25日第1次施药,5月10日第2次施药,5月25日第3次施药,6月15日第4次施药。并于5月15日、6月15日和7月15日进行病情调查,记录茎腐病发生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7月15日进行植株生长情况调查,每处理调查30盆植株(每个重复随机调查10盆),观察记录株高、植株鲜重,获得施药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1.3 数据统计

应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兰花茎腐病分级评价指标

在兰花茎腐病发生阶段,通过田间观察和调查兰花植株发病情况,然后参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应用手册》[5]中的相关内容,依据发病症状提出分级评价指标:0级,整盆植株无病,根系正常,有白色水晶头;1级,基部叶片叶鞘发病,根系正常,有韧性;2级,单株基部1~2张叶片发病,叶片从底部向上变黄枯萎,根系有褐斑;3级,盆中有35%以上单株染病,或有3片以上叶片变黄枯萎,病株根系黑褐、僵硬;4级,叶片基部发软,假球茎变褐色腐烂,盆中有单株死亡;5级,全盆发病枯死,用刀切开根系,已变为黑褐色、水渍状软腐。

2.2 兰花茎腐病防效

由表1可知,2个药剂处理的植株发病少而轻;第2、3次调查结果显示,T1和T2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T1防效最好,T2防效稍差,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从5月15日、6月15日、7月15日的调查中发现,对照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一路上升,而T1和T2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说明从4—5月兰花茎腐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开始施药,可有效控制和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

表1 预防性施药与对照发病情况调查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间在0.01和0.05水平差异显著。表2同。

2.2 兰花生长情况

从表2可知,T1处理的植株生长最好,T2次之,两处理的株高和植株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T1植株在施药过程中,最后一次采用了枯草芽孢杆菌,由于该菌具备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还可促使有机质分解成腐殖质,具有一定的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进了兰花植株生长,从而提高了兰花植株的抗性[6]

表2 预防性施药对兰花生长情况的调查

3 小结

本试验选择的喷药期对兰花茎腐病的发生起到显著预防作用,贯彻了以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可作为防治适期在生产上应用。选用的药剂组合即安全,又能综合提高防病效果。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喷灌根系不仅压制病菌生长,减轻病害,还起到了促进生长的作用。本试验对兰花茎腐病的病情分级评价指标作出了首次规范,可以科学、合理、精确地表述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枯草兰花芽孢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兰花开
岁末
我爱你兰花
寂寞的兰花
兰花螳螂
北方树的性格(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