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

2020-03-24张倩倩许甫金杨永明陈轶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咪鲜胺桐乡桐乡市

张倩倩,许甫金,杨永明,陈轶

(1.桐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0; 2.桐乡市梧桐街道农经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0;3.桐乡市洲泉镇农经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0)

小麦赤霉病(Fusariumheadblight)是由半知菌亚门中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abe)为优势种的多种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小麦主要病害[1-3]。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常造成苗枯、穗腐、基腐和茎腐[4],其中以穗腐危害最重,受害的麦粒皱缩干瘪[5],不但直接影响产量,而且感病麦粒中含有镰刀菌代谢产生的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为主的多种真菌毒素,能直接污染粮食及其加工产品,造成人畜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6-7]。小麦赤霉病为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程度与田间菌源数量、小麦生育期及气象条件密切相关[5,8]。桐乡水田耕作制度以水稻—小麦两熟为主,随着直播水稻面积不断增加,稻草全量还田、深耕灭茬不彻底等原因导致田间菌源数量大,再加上小麦播种期多有推迟,小麦抽穗扬花期常遭遇连续高温阴雨天气,赤霉病已成为小麦的首要病害。由于菌源复杂,目前尚无赤霉病高抗品种,化学用药依然是目前最好的防治措施,但是随着常规药剂多菌灵的连年使用,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增加,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目前常用药剂有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福美双等,但在重发年份,防治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可靠的赤霉病防治药剂,氟唑菌酰羟胺是先正达公司新开发的琥珀酸脱氧酶抑制剂,于2019年用该药剂开展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试验,以期为生产上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高效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桐乡市西浜病虫观测场进行,土壤为水稻土类黏质壤土,pH 6.6,耕层有机质含量9.5 g·kg-1。常年为麦、稻两熟耕作制。小麦品种为杨麦16,2018年11月10日播种。

试验药剂有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由先正达公司生产提供(试验样品);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安道麦公司生产,市售。喷施器械为PB-16型手动喷雾器,喷片孔径1.2 mm。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750 mL·hm-2;处理2,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1 050 mL·hm-2;处理3,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875 mL·hm-2;处理4,清水为对照(CK)。小区面积50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2019年4月15日(小麦扬花初期)用药。使用药液量450 kg·hm-2,均匀细喷雾,药后天气正常,无连阴雨天气。

1.3 调查与统计

药后20 d(5月5日),病情稳定期调查赤霉病发病情况。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用0.33 m×0.33 m(0.11 m2)取样框取样,分别记载发病穗数和发病级数(分0~5级)。总穗数由全田多点取样后平均得到,计算病情严重度和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田块小麦赤霉病达到大发生程度,清水对照区穗发病率为51.8%,病情严重度48。表1表明,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理想,明显优于目前常规使用的戊唑·咪鲜胺。其中氟唑菌酰羟胺1 050 mL·hm-2处理(处理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最好,防效在80%以上,极显著优于氟唑菌酰羟胺750 mL·hm-2处理和常规药剂戊唑·咪鲜胺处理。氟唑菌酰羟胺可以在桐乡市小麦生产上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推广应用,推荐剂量为制剂1 050 mL·hm-2为宜。

表1 3个药剂处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氟唑菌酰羟胺是一种新型吡啶酰胺杀菌剂,已有研究表明其对禾谷镰孢菌呈现出较高的室内活性且田间防效优越,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9-10]。本试验验证了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良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可考虑与其他类型杀菌剂交替使用,以延缓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防治赤霉病要取得理想效果,适期用药非常关键。本试验清水对照的病穗率达51.8%,为大发生,抓住小麦扬花初期,用药1次,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如实际生产中种植高感品种、防治适期遭遇高温阴雨天气,可在小麦扬花初期后间隔7 d,选择雨前或雨停间隙,雨水干后,抢时喷施第2次药剂,重点喷洒小麦穗部,以确保防控效果,用药过早或过迟,防效均明显下降[11]。

猜你喜欢

咪鲜胺桐乡桐乡市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遇见喵星人
滚草地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如果我是……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长寿花
杭州桐乡:菊农抢收
申嗪霉素和咪鲜胺复配对水稻立枯病菌的增效作用
一张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