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制造”会否走下神坛?

2020-03-23张锐

中关村 2020年3期
关键词:制造业德国

张锐

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德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跌至43.7,同月德国制造业订单大跌2.1%,收出年度最大跌幅。理论上说,PMI的下降代表企业生产扩张活动的收敛与停顿,而商业订单的减少显示出客户的流失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趋弱,两项关键指标的恶化代表着德国制造业的疲软以及衰退的持续,但同时是否意味着“德国制造”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呢?

从时间上观察,德国制造业的疲弱已经不是一个短期现象。在2018年连续11个月下降并至年底跌至51.5这一十分靠近50荣枯线之后,德国制造业PMI到2019年1月4年来首次撕开荣枯线下沉至49.9,之后的连续12个月再也没能站到50以上。2019年全年制造业PMI终值为44.43,德国成为欧元区过去一年制造业PMI表现最差的国家。与此对应,在前一年已经萎缩的基础上,德国制造商2019年的订单数继续减少8.7%。

但是,放在全球制造业的庞大阵容中,德国制造业的持续疲软似乎并不孤单。动态数据显示,全球Markit制造业PMI自2017年10月见顶55.1后一直处于下滑通道中,其中2018年底回落至52.3,至2019年12月份继续跌至48.6,其中去年全年勉强定格在了50.1%,但还是运行在收缩区间。分区域来看,2019年欧洲制造业PMI为48.7,同比下降5.6;美洲制造业PMI51.2,同比回落6.5;亚洲制造业PMI50,同比回落1.6;非洲制造業PMI51.9,同比回落0.1。在全球制造业、尤其是欧洲制造业PMI普遍收缩的状态下,德国制造业PMI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当然,只是与美国、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以及欧洲许多国家的制造业PMI依然还处在荣枯线的上方有所不同,德国制造业PMI却在荣枯线之下苦苦挣扎。

德国制造业之所以明显弱于其他经济体,根本的原因就是德国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甚至可以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阵营中,德国经济对出口贸易依赖性最强。出口对德国GDP的贡献超过40%,而在出口产品构成中,制造业的出口又扮演着打头阵的角色。别的不说,机械制造、汽车和化工等三大行业是德国制造出口的顶梁柱,其中以蒂森克虏伯、海德堡印刷为代表的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是世界最大的机械设备出口商,以巴斯夫、德固萨为主力的德国化工制造业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商,以宝马、奔驰为代表的德国汽车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商。但也正是这些德国的出口劲旅,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外部环境挑战,按照德国国内经济专家的说法就是,国际贸易局势、英国脱欧、汽车业深度转型对德国制造商来说是一个“有毒的组合”。

出口贸易方面,美国是德国最大的进口市场,同时中国是德国的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德美近年屡遇龃龉,特朗普更是对德国出口汽车施以加征关税的威胁。与此同时,德国57%出口商品面向欧盟国家,其中英国是德国在欧洲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但英国“脱欧”不仅直接削弱了德国制造商的出口信心,也极大地反压了制造企业扩大生产的预期与动能。此外,德国汽车出口占德国总出口额的1/5,但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革命的蔓延对以传统燃油动能为主的德国汽车业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德国汽车产量在2019年下滑12%,出口下滑14%,而且德国化工产业的1/5以及机械制造业的1/3营收都直接来源于汽车产业,因此受到的风险波及自然不小。

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德国制造业的衰退主要由外部因素所引致。而且德国制造业PMI与“德国制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作为经济指标反映的是行业生产活动状况,后者则是一个承载着许多内容的产品概念,包括产品的质地、耐用性以及安全度等,同时也延伸到产品的精益管理过程。因此,德国制造业的疲软并不等于“德国制造”竞争力的衰弱,而且一旦外部商业环境得到改善和需求增加,“德国制造”会率先拔地而起,再现王者之风。

首先,德国对制造业的笃信与坚守不会改变。遍观全球,很少有国家能够像德国那样保持着对工业制造业的敬畏与忠诚。无论是备战,还是战后重建,抑或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德国始终将制造业视作国家振兴的压舱石。即便在许多国家通过货币放水让本国金融地产莺歌燕舞并不断创造出资本腾飞的神话,德国也依然坚守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对工业制造业的崇拜可以说融入到了德国人的血液中。也正是这样的钟爱与坚守,才诞生了标着独特符号的德国“工匠精神”,并创造出区区8000万人口托起2300多个全球知名品牌的奇迹,进而有了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的壮观。如今的制造业占到了德国经济1/5的权重,其后续走向直接关系到了国运民生,相信德国人凝聚给制造业的偏爱与热情有增无减。

其次,德国制造业的基础细胞没有动摇。数据显示,在德国350万家企业中,90%由家族经营,这些家族企业是清一色的“小而美”行业隐形冠军,大都为持续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和“慢公司”,很多寿命周期已历经几十年之久,生产工艺与品牌塑造得到了很好的代际传承,并且员工忠诚度高,流动率低,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也非常卓著。平均而言,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拥有的专利是大型企业的5倍。根据公开的数据,全球范围内隐形冠军最多的分别是日本、美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其中日本有220家,美国有366家,而德国有1307家,居世界第一,俨然构成了本国制造业的丰厚基石。

第三,德国对生产过程与设备系统的精准化管理正在不断升级。墨菲定理认为,是人就会犯错,是事就会出错,而这一观念早已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而且德国人偏执地认为,当生产环节的工人出现错误,经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会逐级放大,最终必然会影响产品品质。因此,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产环节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切割分解成机器(或者人像机器一样动作)能简单执行的。借此,德国每年发布上千条行业标准,其中绝大多数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德国由此也成为世界工业标准化的发源地。

在制造业领域,标准决定着市场竞争力,左右着商业话语权,“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并始终领先全球,背后的重要依靠就是标准化屏障。如今,德国又在全球率先推出工业4.0概念,由此引爆了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日本的“日本价值链计划”、法国的“新工业法国”等国家竞争性战略的集结,“德国制造”的标准化引领能力可见一斑。

最后,德国的制造业学习能力与日俱增。在历史上英法两国的工业革命完成时,德国的工业化才开始起步,德国不得不去学习英法两国的技术,从模仿到引进再到创新,“德国制造”硬是摘掉了山寨产品的标签,进而利用艰难蛰伏锻造出的独门绝技在全球大放异彩。如今,全球工业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风起云涌,“德国制造”开始跟不上节拍,比如对制造业的数字化管理以及产业化方面德国显著落后于美国,在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建设方面德国又明显掉在了中国之后,但德国有着天然的忧患与警醒意识,于是前不久制定出台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其中的画龙点睛之处是要大力推进制造业与虚拟数字的对接,同时建立跨市场联合体与打造旗舰企业——德国取美国与中国制造业之长的学习痕迹跃然纸上。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猜你喜欢

制造业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德国调解制度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