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德语文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0-03-23孟小果

戏剧之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格林童话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孟小果

【摘 要】为促进德语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充分发掘和运用德语文学课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笔者进行了一次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德语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这次以《格林童话》为例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自主阅读、童话表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始思考和发现知识背后暗含的思政元素。通过把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得以完善,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关键词】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德语文学;《格林童话》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7-0135-02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需要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各门课程之中。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自2014年起,教育部以上海市为试点,展开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即全员、全课程大思政教育体系探索与构建的工作。

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上海理工大学的德语虽然以面向职业的应用型德语为特色,总体比较偏重于科技和经贸方向,但依然重视基本文学素养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开设有德语文学方面的相关课程,注重文学艺术对于大学生人格养成的独特影响力,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相辅相成。作为上海理工大学德语系的一名讲师,笔者的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利用短学期的时间进行了一次把思政元素导入到德语文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此次短学期的教学对象为本科二年级学生(短学期结束后马上成为大三学生),学生总人数为51人,总课时64学时(其中教师授课学时为32,其余32学时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们的自主学习)。98%的学生已经通过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但还未上过德语文学方面的相关课程,需要在德语文学方面提高自身修养。笔者此次所使用的教材为Brüder Grimm: Kinder- und Hausm?rchen, Band I,II,III(即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一方面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相对而言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无论是对德语学习还是德语文学,另一方面童话在育人方面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导入思政元素,首先要做到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恰当合适地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体验德语文学课中的思政“大餐”。笔者作为《格林童话》的爱好者,近两年也在持续研究《格林童话》,正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经典童话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于是尝试挖掘这些童话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契合点和闪光点。

鉴于格林童话中的童话篇章数量众多,笔者在短学期开学前提前选取了一些童话,并把它们分为几大模块,每一个知识单元模块都有相对应的知识传授要点和课程思政教学要点。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具体渗透步骤如下:首先笔者会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每篇童话后先用德语作一个内容概述,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熟悉童话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思考童话背后暗含的思想要义;另一方面通过表演的形式学生可以在无形中使用到童话中特有的一些德语表达,既能提高自己的语法和词汇,又能在表演的同时体会到童话中蕴含的道德智慧。然后笔者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童话里面主人公们的做法如何,这篇童话对他们有何启发等,这时会给出一些时间先让学生们自己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总结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学生们的相互讨论和师生之间的对话中思政元素已经无形中渗透到了每位学生的大脑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受到了思想境界、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方面的熏陶。

例如格林童话第78篇《老爷爷和小孙子》(儿子和儿媳因为老人年纪大把碗摔碎的事只准老人用木碗吃饭。他们的小儿子看到后要做一个木碗,等父母老了也让他们用木碗吃饭。这让夫妻二人非常惭愧,后来他们改过自新。)和第145篇《不孝的儿子》(夫妻二人看到老父亲过来马上把桌上的烤鸡藏了起来,等老人走后他们又拿出来准备吃的时候发现烤鸡变成了一只癞蛤蟆。它蹲在儿子的脸上不肯离去,儿子怕脸被吃掉只能喂蛤蟆东西,最后不得不四处流浪。)可以归入到道德要素模块。这两篇童话让学生想到了“孝顺”一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将孝顺父母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美德,在这一点上中外文化是相通的。虽然童话里不孝顺的儿子和儿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或者因为自身的不孝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孝顺的案例依然存在。这些童话启示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顺父母长辈,有助于培养学生承担责任和孝顺父母的意识。

第58篇《狗和麻雀》(一个车夫不听麻雀的警告,执意驾着马车从路中间一条睡着的狗的身上碾压过去。作为狗的朋友,麻雀为了给死去的狗兄报仇,最终使得车夫一家家破人亡。)、第105篇《蛤蟆的童話》(小孩给蛤蟆每天喂牛奶喝,蛤蟆也送给小孩各种珍宝。有一天小孩的妈妈无意中发现了蛤蟆,便用柴火把善良的蛤蟆打死了。从此小孩不吃不喝,没过多久也死去了。)、第21篇《灰姑娘》(在灰姑娘孤苦无依的生活中,长在她母亲坟头的榛子树是她唯一的寄托。灰姑娘每天都要去树下三次,在那儿哭泣和祷告。榛子树不仅是灰姑娘的避难所,而且每次都会为灰姑娘准备好各种珍贵华丽的衣服)、第128篇《懒惰的纺纱女》(纺纱女的丈夫每次抓起斧头准备砍树的时候,总会听到树下传来“谁砍绞盘木料,谁准会死掉”的声音,后来丈夫吓得不敢了,因为他害怕受到砍掉树木后的惩罚。)可归入到生态要素模块。前两篇童话启发学生应该爱护动物,对动物的残忍也是对大自然和人类自己的伤害。保护动物不仅会让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和谐,而且有利于各种生物在地球上的和谐共存。后两篇童话则让学生意识到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树木和森林对维护整个生态平衡的作用不言而喻,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习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第110篇《荆棘丛中的犹太人》(一名长工强迫一个犹太人伴着自己的琴声在荆棘丛中跳舞,直到他的袍子被荆棘撕成碎片。后来犹太人去找法官,法官决定判处长工绞刑。行刑前,长工再次以拉琴为由逼迫犹太人谎称自己的钱是偷来的,最终犹太人被判处偷窃罪和绞刑。)和第115篇《明亮的太阳将揭露这件事》(一个裁缝为了得到犹太人身上的钱把他活活打死了,犹太人死之前说了一句话:“明亮的太阳将揭露这件事。”后来事件终于在裁缝妻子的讲述下被揭发,明亮的太阳终究还是揭露了此事。)可归入到种族主义模块。学生在阅读完这两篇童话后对里面的“犹太人”的印象尤其深刻——被捉弄和被殺害的犹太人。反犹主义被视为种族主义的一部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们需要尽一切努力与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作斗争。这对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有着重要意义。

第27篇《布莱梅市的乐师》(驴、狗、猫、公鸡四只动物因为年纪大被主人嫌弃,不想等死的它们决定离家出走,最终凭借各自的一技之长成为了不莱梅市的音乐家。)这篇童话可归入到个人价值模块。学生在阅读和表演完这篇童话后更加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不可盲目自大或妄自菲薄——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独特价值,发挥自身潜质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

第83篇《汉斯交好运》(汉斯在回家路上用自己挣得的一块金子相继换了一匹马、一头母牛、一只猪、一只白鹅,最后用白鹅换得了一块磨刀石和石头。后来当汉斯趴在井边喝水时把石头也掉到了井里。虽然最后汉斯身上一无所有,但还是开开心心地回家了,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人。)属于简单生活观模块。汉斯身上体现的简单生活观启发学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应尽可能地简化自己的物质生活,注重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金钱和物质,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

笔者发现,通过自主阅读、童话表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始思考和发现知识背后暗含的思政元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德语文学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得以完善,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进而实现德语文学知识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季绍斌.探析高校专业课堂导入思政教学元素要旨——以《英美文学欣赏》课为例[J].中国报业,2018(4):93-95.

[3]杨昱华.“课程思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9(5):98-100.

[4]赵晖.“课程思政”推行中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128-130.

[5]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全集[M].杨武能 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2012.

[6]R?lleke, H. Brüder Grimm: Kinder- und Hausm?rchen. Ausgabe letzter Hand mit den Originalanmerkungen der Brüder Grimm. Band I, II, III[M].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1980.

猜你喜欢

格林童话课程思政课堂教学
译介铸经典,瑰宝恒流传——《世界各地的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国际接受的动态流变》述评
青蛙王子
“过期”的《格林童话》
“过期”的《格林童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