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海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之路

2020-03-23高莉苹

祖国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青海省教学改革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感染力、吸引力、实效性不足,学生获得感若,抬头率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大的困境。新时代青海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只有在立足于省情、校情与生情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有益成果方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改革之策。

关键词:青海省   思政理论课   教学改革   创新

一、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两年多来,各地高校纷纷打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攻坚战。通过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引导大学生深度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攻坚战取得明显效果。主流媒体宣扬的颇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模式颇多,诸如,清华大学的“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推动思政理论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综合运用慕课、微课、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技术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使思政理论课活了起来。中央财经大学的“问题链教学法”: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教学,让教学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上海高校积极促进课内“第一课堂”、课外“第二课堂”、网上“第三课堂”融合,推进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有机衔接,逐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云南大学的慕课混合式教学,期末考试机考试点,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等一列组合拳,让思政理论课越来越贴近学生。中南大学的“学科考查方式紧跟时代发展,由原先的单一化、纸质化、师主化逐渐趋向于多样化、媒体化和师从化。”使思政理论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等等。虽然众多改革成果形式各异,但都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构建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使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点名课”变为“网红课”,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本,指明了我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方向。

二、青海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立足于自身的实际

青海省的省情,各高校的校情和生情既是我省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发展之路。

(一)青海省省情及本土文化资源

1.民族文化资源。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之一,包括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撤拉族等在内的5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47%,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多民族在青藏高原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尤以藏族文化、河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最为典型,当中优秀的民族文化以及多民族团结奋进的历史传统,为我们高校思政理论课民族观、宗教观、传统文化观等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诸如体现民族团结有诸多“民族团结示范点”,体现青海省民族文化特色的有尖扎縣昂拉千户纪念馆(该庄院是目前我省诸多旧宅中保存较为完整的藏式庄院之一,也是青海省爱国教育基地),以及藏文化馆、青藏博物馆、海西州博物馆等都能领略丰富多彩的青海省民族文化等,为我省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

2.生态文化资源。青海省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拥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地处世界“第三极”的青海不仅是“三江之源”,也孕育了河西走廊多条河流,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高原物种基因库和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园。然而青海因大部分区域干旱、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16年习近平来到青海考察,在3天的考察行程中,他最关注的就是青海的生态保护,并用“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四个“最”评价青海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近年,青海省大力发展走循环经济,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我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高,草原生态系统功能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明显增加,荒漠生态系统面积持续缩减,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做出了青海贡献”,也为我省高校思政理论课生态文明观践行提供了经典教学案例。

3.红色文化(民族精神)资源。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为青海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长征”为主题的红军沟纪念馆(班玛)、以“西路军”为主题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西宁)和西路红军纪念馆(循化)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以原子弹、氢弹研制为主题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原子城纪念馆)和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为特征的柴达木精神;青海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以及在建设新青海实践中创造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新青海精神”(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缔造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一代又一代的青海人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取得的非凡成绩。这些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于一体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的民族观、历史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都提供了良好的育人资源、环境和平台,让我们的教育不再虚无和苍白。

(二)立足于青海省各高校的校情、生情实际

从校情看,青海高校各具特色,有综合性院校,有师范类院校,有民族院校,有职业技术类院校,各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定位,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找到符合各自学校特点的教学改革方向。

从生情看,青海各高校的学生具有新时代大学生共通性的特点。当前,“95后”已经成为高校大学校园的主力军,并逐渐迎来“00”后大学生群体。“95后”、“00后”大学生正悄然成为各高校的校园主体,他们成长于文化日益多元、经济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发达的环境中,个性更加鲜明张扬,思维更加前卫活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生长于信息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他们低头族扎堆,“手机瘾”难以戒除,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现象较为普遍,给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当今国际国内形势面临深刻变化,大学生经受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特别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加剧实施意识形态渗透,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使得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思想政治问题,给我们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巨大威胁。同时,青海省各高校生源有近一半来自本省,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据相当比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为复杂、敏感和重要。青海各高校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既肩负着“三观”以及法律、心理健康教育,又肩负着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等教育任务。其重要性既关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又关系着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

三、借鉴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有益成果不断推陈出新

我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应借鉴当前国内高校的有益改革成果基础上,充分结合我省自身的实际,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构建“五位一体”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体系。

(一)转变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秉持“以师为本”,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课堂本木倒置、喧宾夺主的沦为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一言堂”,纯粹理论的单向传递灌输不符合新时代学生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要,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难以产生教学效果。因此,我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使教师角色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教学活动中心由“教师如何教”向“学生如何学”转变,学生角色由“教学对象”向“教学主体”转变,将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精心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素材选取及课堂发问做到贴近学生从而形成生师互动。唯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改变课堂抬头率不高的现状。

(二)更新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本,仅仅停留在“听”的层面,限制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空间,难以让深奥的理论真正“入耳、入脑、入心”。通过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教学模式”,将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如名校的慕课资源、对口援助高校提供的教学资源)与青海省丰富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之中;利积极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辅导、线上与线下考核结合”为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等先进教学模式,改革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和充实富有实效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制定和落实校内实践活动计划;有计划地开展本土教学基地的现场教学,既可以利用行课期间由思政理论课任课教学带领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也可利用寒暑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而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拍摄主题微视频,社会考察、调研、支教、普法等,通过深入社区、乡镇、田间地头,了解社会真实情况,并完成相應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只有真正调动学生“动耳、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动足”,从“听、看、说、写、思、行”等方面入手,才能有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改变教学方式。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单一、死板的现象,已经跟不上新时代“95后”、“00后”大学生的步伐。思政理论课教师应结合课程与学生特点,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本土的文化资源、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学生身边存在的现状问题等融入到教学中,改变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综合运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才能不断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吸引力、感染力。

(四)创新学习评价。传统的“一考定音”的考核方式,过分关注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过程。因此创新学习评价,要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比如学生最终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注重考查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践考核等环节分构成,增加课程过程参与度的考量,改变“背多分”的传统考核方式。

(五)优化教学内容。鉴于思政理论课课时少、内容多的实际,可采用模块化专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模式,根据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精心设立专题,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消除对思政理论课的疏远与叛逆心理,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总之,新时代青海省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努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密切联系实际,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改革之策。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EB/OL].2015-07-3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S].2015-09-10.

[3]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S].2018-04-13.

[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冯务中.以教导学 化教为学——清华大学“概论课”课程“导客为主”教学模式探索[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01):129-136.

[6]张利涛.关于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以青海省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06):153-156.

(资助项目:青海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课题号:QHJGWPYJH-201809);作者简介:高莉苹,讲师,硕士,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课青海省教学改革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