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绿色发展举措 加快美丽临渭建设

2020-03-21

国土绿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全区核桃绿化

渭南市临渭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古称“下邽”“莲勺”“南新丰”“灵源”,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渭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物流中心以及全市决策交流和管理的汇集点,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全区总面积1221 平方公里,早在盛唐之际,渭南就有“省垣首辅”“形胜甲于三秦”的美誉。

用一句形容临渭,那就是:宽阔的平原舒展北部,高峻的秦岭屹立南端,悠悠渭水中流东去,滔滔尤河北泻成川,河谷辉映,山川锦绣。

近年以来,临渭区林业局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统一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和“美丽临渭建设”工作中心,加大实施退耕、天保、重点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开展国省道重点区域绿化,积极巩固和发展核桃、花椒等特色林业产业和现代苗木花卉产业,加大秦岭北麓综合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进全区造林绿化工作,全面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快速发展。

实施绿化工程 改善生态环境

关中环线绿化工程全长36.1 公里,横贯临渭区南北,南起黄土台塬北至渭河平原,在关中环线道路两侧建成60 米宽的绿色生态长廊。工程采取花草+主体树+背景树的组合形式,结合起伏有致的原始地貌,在道路两侧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立体化多层次的植物景观,达到一季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工程实施后,大大提升了沿线村庄卫生面貌,改善了生态环境,也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同时,临渭区提升改造108 国道、渭蒲高速重点国省道绿化工程。108 国道交斜至官道全段29.8公里,目前,道路两侧建成了各50 米宽的道路绿化林带,栽植栾树、樱花、柳树6万余株,区内东西国省道主干线实现绿化全贯通。建成了渭蒲高速26.5 公里50 宽幅道路绿化林带,栽植速生杨6.7万余株,区内南北国省主干线基本实现绿色全覆盖。

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

城市辅道绿化

苗木花卉基地

花卉产业健康发展

临渭区建成了省级苗木花卉示范园渭南植物园。该基地位于临渭区秦岭北麓的阳郭镇, 距城区13.3 公里,采取“苗木花卉+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以“规模示范、集中连片”建成了1300 余亩大型苗木花卉生产区,繁育白皮松、红叶李、雪松等园林绿化苗木60 余万株;建成1700 余亩苗木花卉科普展示+乡村体验旅游,培育法桐、大经级国槐乡土树种种植,温室培育特色鲜肉绿色植物。重点建设花海观赏区、生态康养体验区、亚热带植物科普展示区、珍贵花木培育生产销售区和湿地景观区五大区域,形成花团锦族、相互辉映、人水村落相依和谐,一二三产相互融合的综合景区,引领带动全区苗木花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道路绿化提升 建设美丽城区

完成西潼高速、渭河北堤孝义段防浪林和108国道林带补植工作。一是对西潼高速城区段两侧垃圾场、坟地、荒地等进行全面遮绿,共绿化墓地集中区5 处,绿化荒山1 处,完成遮绿1800 米,栽植2.5米高蜀桧、女贞、侧柏等苗木1.5万多株,摆放遮绿木箱196个;二是组织专业工队对西潼高速两侧缺株断档林带进行全面补植补栽,完成林带补植5.8 公里,架设防护网4.3 公里;三是通过组织专业绿化公司对15.4 公里的108 国道和6.24 公里的渭河北堤农防段进行了高标准绿化。

渭河防护林

造林

实施中心城市生态绿廊建设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绿廊建设工作安排,临渭区对照项目规划设计,衔接项目街镇,安排人员力量,临渭区段第二、三、四、五、六、七标段施工单位顺利实施工程造林,截至目前共挖坑栽植山桃、山杏、五角枫等苗木7.8万株,工程建设进展较为顺利。

完成重点区域道路绿化。该项目北起阳郭镇古道村南至阳郭镇石鼓山村,涉及古道、肖底、石鼓山等6个行政村,工程采取“点线结合、乔灌搭配、适地适树”的方式,“线”采取林带绿化,规划在关中环线现有行道树两侧各栽植3 行绿化苗木, “点”采取以村庄、大面积地块为节点绿化,因地制宜打造2 ~3 节点,以红叶石楠、大花月季为主。全长11.5 公里,绿化面积约70 亩,共栽植彩叶杨、樱花等大规格苗木3300 余株。

设施花卉

108国道绿化

抓好七项工作 构建城乡一体绿化新格局

实施重点防护林工程。实施重点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1.3万亩,全面绿化G5、G108、S107 等国省道、集镇、村庄,扎实做好企业园区、产业园区及移民搬迁社区绿化,逐步实现了荒山荒地全绿化,工矿企业园区绿化全覆盖,巩固与完善渭河、沋河景观防护林带,综合提升了全区防护林网防护功效。

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临渭区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有1.4万亩,将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巩固国有和集体林地管护面积49.66万亩;完成国有中幼龄林抚育3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9万亩;实施集体所有公益林生态补偿46.9924万亩,落实13 元/亩,政策补助,发放补助资金610 余万元。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0.6万亩,开展沋河两岸荒山造林1.2万亩。做好1999—2005年度3.6万亩退耕还林和2017—2018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兑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兑付发放退耕还林钱粮补助734万元。

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努力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按照湿地保护项目要求做好年度建设任务,不断提高对湿地保护的管理、科研和监测水平,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控制天然湿地破坏性开发,遏制天然湿地下降趋势,通过抓点示范治理,使全区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实施生态乡村绿化工程。全区以全面建成“宜居宜游.富美临渭”为目标,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美丽渭南改善人居环境意见精神,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实施了5个绿化文明示范镇和85个绿色生态示范村,折合完成绿化面积1.2万亩。扎实开展庭院绿化、街道绿化、路渠绿化和片林建设,改善全区城乡生生态和人居环境。

临渭桃花源

大田育苗

提升核桃产业化水平。创建省级核桃示范基地1个,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3个,区级核桃标准示范园12个,改造核桃低产林1万亩,提升临渭区核桃基地建设水平。积极推广核桃、花椒特色产业标准化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每年开展科技培训40 余场次,培训林农3000 人次以上,指导群众核桃、花椒园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申报 “临渭核桃”地理商标,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核桃产业无公害果品基地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

开展秦岭北麓生态保护与森林资源管理。扎实开展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开展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和森林督查“绿卫2019”,森林植物病虫害普查和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等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征占用林地、滥伐林木各类案件;加强征占用林地定额限采制度,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依法打击非法采伐,严惩查处违法贩卖野生动物典型案件,强化森林防火林长制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防火机制,做到专人巡查、专人负责、专人监管,全区森林防火工作实现“零火灾”和“零伤亡”,确保全区森林资源安全稳定。

嫁接育苗

渭南城区南塬

核桃基地

猜你喜欢

全区核桃绿化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