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0-03-20天津市职工医院康复科天津30005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偏瘫组间康复

天津市职工医院康复科 (天津 300050)

内容提要: 目的:为了分析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7例)和观察组(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平衡仪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rg评分、holden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分别为(38.39±4.69)和(3.90±0.64)分,对照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分别为(30.18±4.13)和(3.13±0.5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76.35±6.18)和(62.85±5.94)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平衡仪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虽然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及时的抢救处理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能够幸存,但是在抢救成功之后患者往往存在一些后遗症,偏瘫便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后遗症[1]。患者在发生偏瘫之后其行为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会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明显降低[2]。目前临床对于偏瘫尚未形成彻底有效的治疗方式,需要患者通过长期康复治疗来逐渐恢复。近些年相关研究表明,平衡仪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3]。基于此,本文以本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平行研究,对平衡仪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中关于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且患者经过医学影像检查确诊。对于合并言语障碍、认知障碍以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不在研究对象选取范围之内。应用SPSS19.0软件随机分组程序将这1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4例和女性患者3例,年龄为45~65岁(56.85±7.61)岁。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4例和女性患者4例,年龄为47~68岁(57.26±9.87)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情况(±s)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情况(±s)

Holden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 20.85±3.64 30.18±4.13 2.64±0.44 3.13±0.58观察组 8 20.52±4.01 38.39±4.69 2.57±0.51 3.90±0.64组别 n Berg评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下肢关节控制训练、MOTO-MED训练;矫正镜前进行重心的转移平衡训练,告知患者加以视觉控制[4]。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平衡仪训练,采用美国AMTI公司生产的ASC-PLUS-BCBT平衡功能训练仪,基于对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选择相应的训练模式,患者通过显示屏上的光标指示来调整重心,显示屏上的光标和目标球每接触1次便意味着患者的重点完成1次转换[5]。基于患者的训练成果,可以通过调整时间以及速度等参数来调整训练的难度。患者每次训练20min,每天训练1次,共训练5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Berg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平衡功能越好,holden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步行能力越好;②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分别为(38.39±4.69)分和(3.90±0.64)分,对照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Holden评分分别为(30.18±4.13)分和(3.13±0.5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51.96±5.43)分和(52.17±5.72)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76.35±6.18)分和(62.85±5.94)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患者在脑卒中之后,其中枢系统在功能以及组织结构上均会具备重组的能力,这为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来逐渐恢复其运动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6]。特别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可以更好发挥康复护理在患者脑组织受伤后细胞的代偿作用,促进患者脑组织功能逐渐恢复正常[7]。平衡仪是专门为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而研发的一款医疗仪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8]。本文平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Berg评分、holden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平衡仪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偏瘫组间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