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3-20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葫芦岛12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产钳助产低位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辽宁 葫芦岛 125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3月于本院中生产的孕妇88例,依据其分娩时间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前者采用低位产钳助产术,后者应用剖宫产术,对比两组分娩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及产妇住院时间同抗生素应用状况。结果: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P<0.0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新生儿的面部擦伤率低于观察组新生儿(P<0.05),而观察组的皮下血肿、新生儿窒息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的住院产妇的住院时间(4.65±0.11)d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9.74±1.63)d,且观察组产后使用抗生素产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人数,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小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一种高效的生产方式。

近些年,产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在高危妊娠与难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但剖宫产手术术后恢复时间长,创伤面较大,还会导致盆腔粘连等问题出现。为此,在产科工作中需减小剖宫产率。在产科分娩中运用低位产钳助产术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不但能够降低并发症,还能确保母婴安全,现对2018年7月~2019年3月于本院中生产的88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3月于本院中生产的孕妇88例,所有产妇皆为初产妇,依据其分娩时间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前者采用低位产钳助产术,后者应用剖宫产术。观察组,孕周37~42周,平均(38.7±1.7)周,年龄23~32岁,平均(25.3±2.2)岁。对照组,孕周38~41周,平均(39.7±1.4)周,年龄22~33岁,平均(25.8±2.4)岁。研究对象的年纪等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子宫下部做切口娩出胎儿。观察组应用低位产钳助产术通过阴道娩出,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外阴消毒且铺巾。首先检查产妇阴道,确定胎儿头位,在进行麻醉,侧切会阴以后在产钳上涂抹些许润滑剂,缓慢地把产钳放到阴道后壁,保证产钳两柄间保持一定距离。等到产钳完全扣合之后,慢慢牵引,在宫缩屏气用力时牵引,而宫缩间歇放松,等到胎儿头被完全牵引出之后在松开锁扣,将其取出。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并发症及住院时间;②对比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③对比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同抗生素应用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和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对比

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P<0.0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新生儿的面部擦伤率低于观察组新生儿(P<0.05),而观察组的皮下血肿、新生儿窒息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产妇住院时间同抗生素应用状况

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的住院产妇的住院时间(4.65±0.11)d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9.74±1.63)d,且观察组产后使用抗生素产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人数,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些年,产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在高危妊娠与难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大提升,得到了广大医患广泛关注。而长期实践发现,剖宫产术会延长胎儿娩出时间,从而延长胎儿缺氧的时间,加大新生儿窒息风险,且手术术后恢复时间长,创伤面较大,还会导致盆腔粘连等问题出现,另外,还易出现并发症,导致产妇恢复受影响。为此其并非最佳的分娩方法,存在一定安全问题[3]。低位产钳助产术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不但可以确保母婴安全,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但在低位产钳助产过程中需掌握好时机与助产指征,不然可能会伤害到母婴[4]。低位产钳助产术是目前难产处理的常用方法,除了剖宫产术解决难产的有效手段。通过实践发现,此种方式不但能够降低产妇并发症,还能让胎儿尽快娩出,缩短胎儿缺氧时间,降低窒息概率[5,6]。

表1.两组产妇分娩并发症对比(n=44,n/%)

表2.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44,n/%)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P<0.0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新生儿的面部擦伤率低于观察组新生儿(P>0.05),而观察组的皮下血肿、新生儿窒息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可知,对照组的住院产妇的住院时间(4.65±0.11)d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9.74±1.63)d,且观察组产后使用抗生素产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人数,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小产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一种高效的生产方式。

猜你喜欢

产钳助产低位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硬膜外镇痛对产钳助产分娩结局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漫话产钳发展史
低位产钳助产术助产指征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