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效果

2020-03-20辽宁省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内瘤上皮宫颈

辽宁省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选择冷刀宫颈电椎切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0例),选择LEEP宫颈电椎切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在手术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LEEP刀治疗,在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促进术后切口愈合等方面上效果确切。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是与宫颈浸润癌有着密切相关性的一组癌前期病变统称,据研究报道,近些年女性患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率日益提升,且趋于年轻化,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病情可能会恶变为子宫颈癌[1,2]。以往冷刀宫颈电椎切术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经典疗法,但该治疗方式需进行全麻,且治疗费用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LEEP刀宫颈电椎切术因具有手术操作便捷、无需全麻等优点开始应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治疗中[3]。基于此,本院在收治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中分别应用以上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现分析疗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4年1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选择冷刀宫颈电椎切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0例),选择LEEP宫颈电椎切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50岁,平均(30.57±1.54)岁;病程6~26个月,平均(16.58±2.27)个月;其中,CINI 23例,CINⅡ2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50岁,平均(30.63±1.21)岁;病程6~26个月,平均(16.60±2.57)个月;其中,CINI25例,CINⅡ 25例。纳入标准:①经妇科检查、宫颈组织活检、阴道镜检查等明确病情为CINI、CINⅡ患者;②患者知情此次研究,并浏览相关资料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以上资料比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于月经结束后3~7d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在术前完善白带常规、血常规与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并叮嘱患者排空膀胱。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冷刀宫颈电椎切术治疗,方法:患者平卧于床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与宫颈,并留置导尿管,牵拉宫颈外唇充分暴露于视野中,并且宫颈部位涂抹卢戈氏液后明确患者病变范围,呈环形切除病变部位,但需注意在外缘1cm部位进行切割,且切割深度为2.0cm。同时,呈圆锥形将深层宫颈肌层切除后进行电凝止血与缝合,观察宫颈管是否处于通畅状态,在创面部位使用明胶海绵进行覆盖,填塞碘伏棉条于患者阴道中在2d后取出。

观察组接受LEEP宫颈电椎切术治疗,方法:患者平卧于床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与宫颈后扩大宫颈,并在宫颈部位涂抹卢戈尔液明确病变范围,设置电切功率为40~50W,针对未着色的区域呈环形电切,在切除过程中顺时针旋转,确保一次性切除患者病变组织,并降低电刀接触宫颈组织的时间,尽可能保证切除标本的完整性。切除后进行电凝止血,涂抹云南白药于患者宫颈创伤面,填塞纱布于阴道中在1d后取出。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出血、感染与宫颈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分析表1,在手术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对比2组手术情况(n=50,±s)

表1.对比2组手术情况(n=50,±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愈合时间(d)对照组 25.57±5.23 39.74±6.31 30.24±1.62观察组 10.24±4.19 10.49±3.45 20.59±1.38 t 6.59 7.28 5.51 P 0.01 0.01 0.01

表2.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n=50,n/%)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分析表2,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虽然冷刀宫颈电椎切术治疗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中可取得一定疗效,但该手术手术时间长易增添手术风险,因此临床近些年开始将LEEP刀作为一种新型疗法,以此改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病情[5]。LEEP刀在操作过程中是将高频放电作为基质,在与患者病变组织接触后,通过病变组织的阻抗作用转化电能为热能,于此同时产生的高热可使患者病灶组织中的细胞水分蒸发,以实现切割组织的过程。由于LEEP刀具有切割速度快与操作简单等优点,可避免对患者病变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在保证切割组织完整性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患者术后切口尽快愈合,减少出血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进而达到预期的疗效,为患者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结合本研究数据:在手术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不仅术中出血量少与手术时间短,而且可预防出感染与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内瘤上皮宫颈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祛湿解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柱状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研究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