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03-20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大连1160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通气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给予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振动排痰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100例本院(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振动排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指标(呼吸功能、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临床指标(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临床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78.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振动排痰、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致病力较强细菌感染、耐药菌导致的感染、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等都会引起重症肺炎,在重症监护室中非常常见,患者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1]。临床上治疗此种疾病多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但近些年来,临床经验显示,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较长,会影响患者正常呼吸道功能,严重影响其肺通气,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本文作者为进一步探讨有效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方法,进行相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100例于2017年4月~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8~75岁,平均(51.50±4.34)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7~75岁,平均(51.00±4.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差异,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在纤维支气管镜上涂抹利多卡因胶浆,之后经鼻将利多卡因胶浆滴入3~5mL即可。对于具有烦躁症状的患者,可给予微量镇静剂进行注射,缓解烦躁症状,缓慢插入纤维支气管镜,之后经气管活检孔再注入20~25mL 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负压吸引回收液体,持续灌洗2~4次即可。每天进行肺灌洗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振动排痰联合治疗,将振动排痰机频率调整为15~30Hz,每隔15min进行1次,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时间进行相应减少,每天进行2次。为降低痰液排除难度,对患者进行振动排痰之前应进行雾化吸入,给予30mg盐酸氨溴索与4mL 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给予患者振动排痰20min左右,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灌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指标(呼吸功能、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临床指标(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总有效率。

1.4 判定标准

身体指标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呼吸功能、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进行记录,并记录两组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进行比较。

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①治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呼吸衰竭、嗜睡、精神萎靡)消失;②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呼吸衰竭、嗜睡、精神萎靡)得到显著改善。③有效:患者呼吸衰竭、嗜睡、精神萎靡等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④无效:患者呼吸衰竭、嗜睡、精神萎靡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根据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χ2对定性资料进行检验,t对定量资料进行检验,±s表示定量资料,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身体指标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观察组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1.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指标(n=50,±s)

表1.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指标(n=50,±s)

备注:两组患者相比,P<0.05。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对照组 1.2±0.4 80.4±9.89 42.1±7.8组别 呼吸功能(J/L)血氧分压(mmHg)images/BZ_113_1252_562_2268_614.png

表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n=50,±s,d)

表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n=50,±s,d)

备注:两组患者相比,P<0.05。

组别 重症监护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 13.9±3.4 11.3±1.9images/BZ_113_1252_850_2268_902.png

表3.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n=50,n)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78.00%,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3.讨论

肺炎的严重性与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相关,对于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的患者认定为重症肺炎[2]。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脉搏微弱、心率加快、肺部啰音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休克等,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临床上对于治疗此种疾病多对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对其气道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重症肺炎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分泌物量多、黏稠度高,仅给予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近些年来,临床不断推广新的治疗方式,振动排痰可有效清除患者存在于肺内部小气道中的痰痂及分泌物[3]。此外,重症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的肺泡氧合功能损害,其气道阻力与呼吸肌做功会有所增加,对患者应用排痰机进行排痰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将振动排痰与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进行联合治疗重症肺炎更加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吸痰,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得出相应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78.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振动排痰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通气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