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X射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

2020-03-20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放射科天津30017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拍片诊断率X射线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放射科 (天津 300171)

内容提要: 目的:解读数字化X射线(DR)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遵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分别给予传统X射线片与DR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查,观察两组的拍片质量,比较与分析临床诊断率。结果:观察组甲级片占有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率依次为86.21%、97.06%,经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拍片质量优良,能为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质量较高的影像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设施被应用于医疗行业,为满足临床影像学检查对图像质量提出的要求,双能量成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与传统X射线技术相比较,DR双能量成像技术能明显提升影像学图像的对比度与分辨率,进而为疾病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1]。为进一步明确DR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对影像学检查工作作出更好指导,本文采集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9~74岁,平均(43.87±2.84)岁;四肢、腹部、胸部平片依次为17张、10张、8张。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17~75岁,平均(43.75±2.60)岁;四肢、腹部、胸部平片依次为15张、11张、9张。两组病例以上基本资料经对比分析,差异均不显著(P>0.05),有进一步对比的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X射线平片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DR双能量技术检查,仪器选择美国GE DR机Definium6000,结合患者缓步与体型等指标,设定具体的摄像参数。若患者体型一般,胸部摄像对应的具体参数为15~25mAs、75~85kV;若患者体型偏消瘦,则具体参数对应为10~15mAs、65~75kV;若患者体型偏胖,则对应的参数为25~32mAs、85~95kV。检查过程中,应协助患者处于标准的后前位体位,并嘱患者在吸气后憋气曝光,就可以形成对应的检查图像。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拍片质量: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能准确、有效地捕获到极微弱的信号,具备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则被定义为甲级;具备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与灵敏度,其能清晰地呈现出影像层析,则被定义为乙级;若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清晰地呈现出影像层析,则被视为废片。②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具体是把X射线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病例检查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临床诊断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数据;率(%)表示计数资料,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提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图像质量对比

观察组符合甲级片评价标准的有33例,对照组有25例。观察组成片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诊断率

对病理检查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中有34例患者拍片存在问题,对照组中有29例患者拍片存在问题;经X射线拍片检查发现,观察组中拍片部位存在问题者共计33例,对照组有25例拍片部位存在问题。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率为86.21%(25/29),观察组为97.06%(33/34),经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数字化X射线(DR)为最近几年中发展起来的一类全新数字化成像技术,该技术系统的构成以数字胸片架、控制台、系统柜、采集工作站等为主。和传统X射线装置相比较,该影像学技术最明显的特征是系统内安置了数字探测器,进而减少或消除影像链上多种因素对影像检查过程形成的影响,同步提升了影像的对比度与分辨率,影像的动态范畴也相应被拓展[2]。

有研究表明,DR双能量成像技术的探测效率处于较高的层面上,其能在短短的10ms时间内完成所有检查、数据信息收集工作,成像完成时间<5ms,同时将其能顺利地传导至处理工作站内[3]。DR双能量成像技术分辨率处于极高的层面上,而其噪音的成像技术空间低至“极点”,故而能顺利将数字信号转型为电信号,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影像诊断结果精确度形成的不良影响,协助临床医生能够获得具备较高清晰度的影像图像。另外,和传统X射线技术相比较,DR双能量成像技术的辐射剂量较低,故而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对人体脏器器官功能形成损伤,且适用于多部位创伤、危重病症患者的影像检查诊断领域中。

表1.两组患者图像质量比较(n=35,n/%)

为满足获得高质量影像图像的需求,DR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多被用于胸部、骨关节、腹部疾病检查领域中[4]。①胸部成像:和人体其他部位相比较,胸部组织密度的差异性相对较大,而DR双能量成像技术中X射线覆盖范畴相对较大,故而在密度差异性较大的病灶区域中也能体现出较高适用性,进而提升影像学诊断与病历诊断之间的相符性。②骨关节成像检:DR双能量成像技术能利用多样化的窗位、窗宽,全面而具体的观察、检查关节解剖部位,继而能更清晰、准确地呈现出骨质、关节囊、肌腱及周边软组织等的病变状况。③腹部成像:DR双能量成像技术以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为支撑,明显提升对腹部软组织的分辨率,更清晰地呈现出腹部病变状况。

彭志宏[5]在研究中将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70例,以上两组采用的检查技术同本文的对照组、观察组。结果表明,观察组甲级片、乙级片分占有率依次为94.29%、5.71%,对照组分别为80.00%、12.86%,观察组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率为89.06%,低于观察组的98.49%,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彭志宏认为DR双能量成像技术对疾病临床诊断具有正向作用,且其操作过程简单。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甲级片占有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率依次为86.21%、97.06%,经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DR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拍片质量优良,能为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质量较高的影像资料。

猜你喜欢

拍片诊断率X射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不吐不快:“翻”陈出 新有多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口腔医院护理管理规范(六)
——拍片室的护理管理及运行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腰痛出现八种情况要拍片
基于虚拟观测值的X射线单脉冲星星光组合导航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上市公司“拍片”热
准单色X射线机替代241Am放射源的测厚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