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2020-03-20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特诊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达峰肿块造影

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特诊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5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病理检查,根据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每组各25例。全部患者均行超声造影、BI-RADS分类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良性肿块的增强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显著高于恶性肿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乳腺肿瘤准确率较超声造影、超声BI-RADS分级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准确率较高。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乳腺肿块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且患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乳腺癌是临床中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研究显示,该疾病如不能及早治疗,患者五年生存率极低[1]。因此,早期诊断乳腺肿块疾病性质对提高乳腺肿块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美国放射学会2003年出版了乳腺影像学报告以及数据系统,对乳腺超声分级标准进行规范。超声造影是一种有效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检测手段,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基于此,本文分析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5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肿瘤性质进行分组。每组各25例。恶性组:患者年龄30~68岁,平均(49.25±3.16)岁,其中,乳腺内上肿块为8例,外上肿块为7例,内下肿块为6例,外下肿块为4例;良性组:患者年龄30~69岁,平均(50.24±3.3.69)岁,其中,乳腺内上肿块为7例,外上肿块为6例,内下肿块为8例,外下肿块为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相同超声仪器检查(生产厂家:意大利百胜公司,型号:My Lab Twice),探头频率设置为4~13MHz, 2019-05-13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的胸部暴露于检查医生视野中,涂抹耦合剂患者的胸部,对患者的胸部进行探查并根据BI-RADS评分对肿块进行分级,当分级评分≥4b,将其确诊为恶性肿块。

全部患者均使用相同的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为声诺维,将声诺维与氯化钠溶液进行混合,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声诺维使用剂量为59mg,摇匀后由肘静脉注入患者体内,随后对患者乳腺部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回声等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诊断结果。超声造影恶性肿瘤判断标准:①肿块边缘呈不规则状,并且边界较为模糊;②可发现肿块内不存在明显的粗大血管和扭曲血管;③病灶增强幅度显著高于周围组织;④肿块内可发现明显的缺损区域,肿块内常呈增强状态;⑤增强后肿块直径的大小在0.3~1.7cm。

1.4 统计学分析

50例乳腺肿块患者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超声造影检查参数用±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诊断准确率比用%的形式表示,行χ2检验。如组间比较结果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对比

良性肿块的增强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显著高于恶性肿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联合诊断乳腺肿瘤诊断准确率92.0%(46/50)显著高于超声造影的68.0%(34/50)、超声BI-RADS分级的64.0%(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临床中呈上升趋势,且年轻患者逐渐增多,通过多种影像学手段辅助诊断,可提高乳腺肿块的早期诊断准确率。由于乳腺肿块在发病初期临床表现症状通常无特异性,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通常已发展为中晚期,预后质量较差[2]。因此,通过科学的诊断方式可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对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表1.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对比(n=25±s)

表1.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对比(n=25±s)

组别 增强开始时间(s) 达峰时间(s) 峰值强度(dB)良性组 10.36±1.03 19.24±2.27 24.09±1.75images/BZ_83_1252_520_2267_677.png

超声BI-RADS是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极为常用的一种手段,可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种诊断方式为乳腺肿块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规范,同时为医师诊断患者疾病也提供了相关帮助。乳腺肿块病变在应用超声检查过程当中具有多样性,部分良、恶性病变在诊断程中存在重叠现象,并且个人体质不同在分级评估当中也会因个体差异而出现误差,单独使用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会存在一定误差[3]。

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疾病是近年来在临床中兴起的一种诊断方式,诊断技术日渐成熟,超声造影诊断方式可将超声造影剂与传统超声检查进行有机结合,并由此能够提高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该种诊断方式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卵巢等器官,肝肾,良恶性肿块的诊断[4]。但目前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尚无明确标准,主要通过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增强开始时间等数据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有效判断,但单独使用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块疾病诊断准确率仍存在一定误差。

本次研究,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将两种诊断方式进行有机结合,结果显示,良性肿块增强开始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显著高于恶性肿块,P<0.05;联合诊断乳腺肿瘤准确率较超声造影、超声BI-RADS分级相比显著较高,P<0.05。同时,研究发现体积较小病灶由于血液供应相对较少,采用BI-RADS分级诊断准确率较低,而联合超声造影诊断能够对微小病灶进行准确诊断。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联合BI-RADS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效果良好,可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达峰肿块造影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迎接人口“达峰”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大叶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