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骨关节疾病中对比多层螺旋CT二维重建及三维重建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20-03-20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CT室天津3018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骨关节三维重建螺旋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CT室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二维重建和三维重建应用在骨关节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骨关节病变患者50例纳为参研样本,所选患者均行常规X射线平片诊断(将其纳为对照组)及螺旋CT重建扫描检查(作为观察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的优劣。结果:观察组诊断价值高于对照组,漏诊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应用在骨关节病变诊断中可使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螺旋CT重建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经螺旋CT扫描能够使骨关节病变的范围与部位清晰观察出。有学者指出,单纯采用螺旋CT扫描,无法全面获知病变情况,而给予二维和三维重建技术,则可更为直观且全面地了解病变情况,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1]。现探析2014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骨关节病变患者采取两种诊断方式的可行性,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50例样本全部通过临床或者手术病理明确诊断,入选时间范围在2014年8月~2018年6月,其中女性19例,男性31例;平均年龄(48.75±5.61)岁;其中10例肿瘤样病变,13例退行性病变,12例感染性病变以及15例骨折。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畸形、肿胀和局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将其他恶性肿瘤,严重肾、肝与心等重要脏器障碍者排除。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先行X射线片检查,其后再实施螺旋CT检查,内容如下:选用GE公司提供的64排螺旋CT机实施扫描,嘱咐患者取仰卧位,行轴位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层厚5.0mm coll 6×1.0mm,自动毫安秒,重建层厚为0.6×25mm,重建函数为B80 sverysharp,重建间隔为0.625mm,骨窗osteo,然后将所扫描的数据行图像重建处理,传到后台工作站,其后由两位临床医师采取MPR(二维多平面重建)、VR(容积再现技术)、SSD(三维表面遮盖法)、MIP(最大密度投影)、VE(仿真内窥镜)。最终由三位资深医师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对两组诊断的结果进行观察记录。主要包括关节病变、半月板撕伤、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单病灶和多病灶检出情况;同时对两组漏诊和误诊情况以及诊断的特异性、敏感度进行计算。

表1.两组病变检出率对比 (n=50,n/%)

1.4 统计学分析

汇总实验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数据包中处理,数据对比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χ2检验,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变诊断情况分析

两组病变诊断准确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见表1。

2.2 两组误诊和漏诊情况分析

观察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病灶检出情况分析

对照组单病灶和多病灶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两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析

两组诊断特异性以及敏感度比较差异较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见表4。

3.讨论

骨关节因其需承担身体各项运动及负重,极易遭受损伤,在出现骨关节病变后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正常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以往临床在诊断骨关节病变时,常采取X射线平片检查,通过此种检查方式能了解患者骨关节周围骨折和脱位等情况,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2]。但此种诊断方式大多无法确保检查的精准性,仅能将较大的骨折断端反映出,尤其颌面部、骨盆、脊柱等部位解剖关系复杂,结构重叠较多;此外,四肢骨关节病变后患者由于疼痛,不能很好配合,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无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的参考[3]。

表2.两组诊断误诊和漏诊率比较(n=50,n/%)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表面阴影显示(SSD)技术等[4]。多层螺旋CT可将大面积图像反映出,亦能够获得诸多体积数据,同时,此种诊断手段还可对采样扫描的方式予以优化,于多个层面重建,提高图像质量的同时更为清晰地了解影像。此外,多层螺旋CT还具有扫描速度快、能减少运动伪影、影像后期处理以及立体呈现病变情况与解剖结构等优点,能够为临床医师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二维重建指的是在几个连续性的横断面图像相互叠加的前提下应用曲面和多平面重建,行对应处理后,重建选定的图像[5]。三维重建是工作站,能通过特定的软件,重建容量数据,通过切割、旋转,进而获得立体、全面且直观的图像。多层螺旋CT二维与三维重建联合检查能够将骨关节脱位以及患者骨折固定情况良好反映出,可随时了解疾病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整体诊断价值高于对照组,其中病变检出率、病灶检出率、误诊率诊率以及诊断特异性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实施的诊断方式更具有推广价值,对疾病诊断的有效性更高。

总之,骨关节病变诊断时采取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可使诊断准确率得到提高,提供给临床医师有效全面的诊断信息,促进治疗方案尽快制定。

表3.两组病灶检出率对比(n=50,n/%)

表4.两组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性比较(n=50,n/%)

猜你喜欢

骨关节三维重建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骨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