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2020-03-20天津市黄河医院医学影像科天津3001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本院造影剂准确性

天津市黄河医院医学影像科 (天津 300110)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以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择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CT检查,并行以MRI补充检查,对单独CT检查与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单独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51.92%,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1.15%,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CT检查(P<0.05)。结论:针对中心型肺癌患者,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中心型肺癌属于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早期治疗,延续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于此则应针对疑似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1]。基于此,本文择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探析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以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男32例,女20例,年龄45~74岁,平均(53.2±3.1)岁,均知晓且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行以CT检查,在诊断之前,按照相关规范以及标准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准确设置,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设置为230mA,矩阵为512×512,控制扫描视野在35cm之内。根据患者体质量情况确定造影剂使用剂量,通常选择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剂,并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控制造影剂流速,通常3.0mL/kg,造影剂注入1min之后,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扫描。并行以MRI补充检查,通过最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诊断,诊断时层厚设置7mm,层间距设置为2mm,对患者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进行分别扫描。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根据CT检查影像和MRI检查影像分析病灶部位,对疾病是否为中心型肺癌进行判断,并与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做对比,对单独CT检查与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单独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51.92%,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1.15%,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CT检查(P<0.05),见表1。

3.讨论

中心型肺癌属于恶性肿瘤,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在发病期间,患者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威胁,为使临床诊断效果提高,则需要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即尽早对病情进行控制,避免其进一步发展[2-4]。

在中心型肺癌发病初期,诊断其临床症状非常重要,可以为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使患者的临床指标得到有效改善。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心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死亡概率,因此受到广泛关注[5]。当前,在该疾病早期诊断过程中,影像学诊断是主要采用的诊断方式,经过早期诊断可以为后期治疗提供帮助。CT为常用诊断方式,此种方式可以使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对应治疗计划,但据相关调查研究也指出,尽管此种诊断方式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也存在准确率低的问题[6]。诊断期间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现象。对于此,为使该疾病诊断准确率提高,通常需要MRI补充诊断,使CT诊断不足得到弥补,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表1.单独CT检查与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对比(n)

针对中心型肺癌患者,CT、MRI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本院造影剂准确性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