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猝死年轻化,我们该如何预防自救

2020-03-19邱书辉

家庭百事通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年人心源性胸闷

邱书辉

2019年11月底,一条“高以翔怎么了”的标题被推上微博热搜榜首,有网友爆料称,正在现场录制节目的演员高以翔说了一句“我不行了”后摔倒在地,随之失去意识。在场的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后,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急救。第二天,新闻通稿确认高以翔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年仅35岁。一时间,“猝死”成为热点话题,这种几乎防不胜防的急性死亡让人闻之色变,人人自危。

什么是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为身体健康或者貌似身体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内因疾病而突然死亡。猝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与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率占80%以上。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问题导致的突然性死亡。患者可能没有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在1小时以内。绝大多数的心源性猝死原因都是心搏骤停,由于发作时间突然,患者很难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

非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非心脏疾病。这类猝死从发病到死亡有时间隔可达24小时,因此很多发生非心源性猝死症状的患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被送到医院得到专业救治而转危为安。

猝死之前的信号

猝死都是突然发生的,患者自己可能没有任何心理预期,但是猝死来临之前还是有一些健康信号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胸闷 如果近期在运动后出现胸闷症状,休息一段时间后则得到缓解,这时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因为胸闷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症状,且近期症状有所加重,更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急性心梗的可能性。

胸痛 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可能诱发心搏骤停的一些疾病都可能会造成胸痛,如果出现胸痛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胸痛原因。

心慌 心率加快会引起心慌。不定期出现心率加快的原因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绝大多数的心率失常不会引发猝死,但是频繁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可能会发展成室颤,引发猝死。

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与起搏细胞有关,当起搏细胞功能变差时会导致心跳过缓,血压变低,严重时可引发长时间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腹痛一些心肌梗死的患者初始症状就是腹痛,另外腹腔的一些脏器和血管疾病很容易诱发心搏骤停,导致猝死。

晕厥 绝大多数的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缓甚至停止而引起的脑供血不足,是猝死前的重要信号。有些晕厥在几秒钟之后可以自行恢复,但是有些晕厥不会得到缓解,甚至会更加严重,进而引发猝死。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一定要有所警惕,及时就医。

疲惫 不明原因的长时间疲惫、乏力,并伴随有胸闷、水肿的症状,很可能是由心肌炎或心肌病引起的。心肌炎引起的疲惫多发生在感冒后的1~2周,极易引起急性心衰。出现不明原因的疲惫时,要及时休息静养,禁做任何运动,并及时就医。

眼前发黑,肢体麻木 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眼前发黑、肢体麻木的症状,很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需要及时就医。

中年人是高发人群

最新的临床调查显示,近几年猝死的人群“年轻”了10岁,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之间。

曾经,猝死的人群以中老年为主,老年人猝死多为慢性病引起。这些年,慢性病在经过专业医生的治疗后一般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老年人的猝死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相反,中年人的猝死多是由突然疾病引起,这与中年人应酬过多、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经常熬夜都有关系。另外,近两年兴起了马拉松、暴走团、骑行等运动,越来越多的中年人本着“多运动、多养生”的观念参与进来,认为大量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恢复年轻活力,殊不知超负荷的运动极易导致心肌缺血,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

相关研究发现,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都易引发猝死。另外,男性猝死者的数量大约是女性猝死者的4~5倍,这与男性工作压力较大、应酬过多有着直接的关系。建议压力较大的中年人每年做一个完善的心脑血管检查。

防猝死有招数

猝死发生得都很突然,因而难以在严格意义上预防猝死。但是,大家可以通过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猝死的高危人群,来减少诱发猝死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作息生活规律 起居要有規律,避免熬夜,每天应该保证不低于7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

心态乐观 要保持乐观平和的良好心态,有心事要及时向亲友诉说,释放压力,避免各种不良精神的刺激,特别是要防止暴怒及过重的心理压力。

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应该每年对心脑血管进行专项体检,日常监测血压、血糖,及时发现心脑血管问题并进行治疗,严格控制病情发展。

携带药品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此外,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用药,并在药瓶上标注每次的用量,方便病发时路人可以按照标注帮助服药。

预防便秘 有便秘史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日常应当多食用一些有润便作用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切忌在排便时过于屏气用力,这容易引发急性心梗导致猝死。

注意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少油、少盐、少糖、低脂,不宜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严禁暴饮暴食,最好每餐只吃七八成饱,日常要多食用绿叶蔬菜、水果,主食可多食用粗粮。

戒烟戒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导致人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每天饮酒100毫升以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将增加15%以上。

自救的黄金10秒

大多数人在发生猝死时,会有大约10秒的短暂清醒期。这10秒的时间可以大力咳嗽,咳嗽可以迅速呼吸氧气,让脑供氧量上升,延长清醒时间。另外咳嗽可以挤压心脏,增加心脏排血量,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在症状缓解后如果身上有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要及时舌下含服,并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在这期间可以有规律地咳嗽,每咳嗽5下休息几秒,再继续咳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

如果是身边人发生猝死,要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合格的心肺复苏要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每次下压深度超过5厘米。因情况紧急,心肺复苏可能造成患者胸骨骨折,这种骨折并不致命,在发生骨折后应该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挽救患者生命。如果周边有为患者备用的自动体外除颤器,要及时按照仪器上的操作手册立即予以除颤。如果身边没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几人轮换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等待120专业急救人士的到来。

编辑 杨奕

猜你喜欢

中年人心源性胸闷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勘 误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中年人保健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