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氏硬度的表示及其试验方法标准

2020-03-18黄晓艳

模具制造 2020年1期
关键词:压头氏硬度压痕

黄晓艳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船艇动力系(江苏镇江 212003)

1 引言

硬度是模具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硬度试验尤其是洛氏硬度试验,是力学性能试验中最简单易行的一种试验方法,其设备简单,操作迅速简便,又可直接在零件或工具上进行试验而不破坏工件,并且还可根据测得的硬度值估算出材料的近似抗拉强度和耐磨性。洛氏硬度试验是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硬度试验,洛氏硬度可通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来测定,其表达方法国家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然而,目前还有很多的教材、发表的论文、影像资料等仍沿用很早以前的旧标准,洛氏硬度的表示也不规范,如HRC50、60HRB等。为此,本文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对洛氏硬度的的规范表达和GB/T 230.1-2018《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的修订情况进行介绍,并与旧标准进行分析比较,以便相关人员能更好地宣传和贯彻新标准。

2 洛氏硬度的表示

洛氏硬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洛氏硬度的表示方法,其最新版本是2018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GB/T 230.1-2018《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30于1983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1、2004、2009和2018年进行了四次修订。表1为洛氏硬度表示方法新旧标准的对照。由表可见,从2004版标准起,增加了6个表面洛氏硬度标尺:15N、30N、45N、15T、30T、45T。2004年前标准的压头类型有两种:金刚石圆锥或钢球。2004版国标规定,压头除了这两种以外,还可以使用硬质合金球压头。2009版国标中规定,一般只允许使用金刚石圆锥或硬质合金球两种压头,且在“范围”中明确说明:硬质合金球形压头为标准型洛氏硬度压头,如果在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有规定时,允许使用钢球压头。但在2018版国标中规定,球形压头的材质为碳化钨合金,除薄产品HR30TSm和HR15TSm(大写S和小写m表示使用钢球压头和金刚石试样支撑台)外,球型压头就碳化钨合金球一种。

为了区别洛氏硬度试验所使用的压头类型,从2004版标准起对于使用球形压头标尺,在硬度符号后面要追加符号“S”或“W”,如表1中所示的表示方法及其示例。如“50HRB”的表达方法,在2004年前是规范表示,但2004版以后就是不规范的表示,必须说明球压头代号;再如“60HRBS”,在2018年12月1日(GB/T 230.1-2018实施日)前是规范表示,但这之后就不是规范表示了。

表1 洛氏硬度表示方法新旧标准对照

3 GB/T 230.1-2018《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修订情况

GB/T 230.1-2018《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8年5月14日发布,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6508-1:2016《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与旧标准GB/T 230.1-2009《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相比,新标准的名称发生了变化,新标准将标准名称中所规定的洛氏硬度标尺移至“范围”一章。与旧标准相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3.1 范围方面的修改

(1)修改了球形压头的材质。旧标准球形压头的材料是硬质合金,新标准将其修改为碳化钨合金,这一修改球压头的材质更确切、更具体。

(2)修改了钢球压头的使用范围,由“如果在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有规定时,允许使用钢球压头”修改为“仅在满足附录A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即钢球压头仅适用于特定条件,只有在薄产品HR30TSm和HR15TSm试验时才能使用。

3.2 修改了洛氏硬度HRA、HRB和HRC的适用范围

(1)旧标准规定HRA的适用范围为:20HRA~88HRA,试验允许范围可延伸至94HRA;新标准将其修改为:20HRA~95HRA。

(2)旧标准规定HRB的适用范围为:20HRB~100HRB,如果在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有规定时,试验允许范围可延伸至10HRBW;新标准将其修改为:10HRBW~100HRBW。

(3)修改了洛氏硬度HRC适用范围延伸至10HRC的规定。旧标准规定:如果压痕具有合适的尺寸,试验允许范围可延伸至10HRC;新标准将其修改为:当金刚石表面和顶端球面是经过抛光的,且抛光至沿金刚石圆锥轴向距离尖端至少0.4mm,试验适用范围可延伸至10HRC。

3.3 修改了试验力加载和保持时间

(1)删除了电子控制硬度计的初试验力施加总时间的要求,增加了初试验力F0加载时间“不超过2s”的要求。

(2)修改了初试验力F0的保持时间,由“不超过3s”修改为“s”,3s是理想的保持时间,可接受的保持时间范围是1~4s。

(3)删除了硬度约为60HRC及78HR30N两种试样的主试验力F1的加载时间,增加了对所有HRN和HRTW表面洛氏硬度主试验力F1加载时间“不超过4s”的规定。

(4)修改了主试验力F1的保持时间,由“4±2s”修改为“s”,5s是理想的保持时间,可接受的保持时间范围是2~6s。

(5)明确了卸除主试验力F1,保持初试验力F0至最终读数时间为s。

3.4 修改了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

旧标准规定: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至少为压痕直径的4倍,并且不应小于2mm。新标准规定: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至少为压痕直径的3倍,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的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2.5倍。

新标准将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由原来的“4倍”修改为“3倍”,且删除了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mm”的要求,增加了“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的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2.5倍”的规定。

3.5删除了洛氏硬度值修约和试样粗糙度的要求

(1)删除了试验结果中“洛氏硬度值应至少精确至0.5HR”的要求。

(2)删除了“建议试样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6μm”的要求。原则上试样应具有足够厚度,试验面应平坦光滑且与底部平行即可。

3.6 附录方面的修改

(1)附录A方面。修改了薄产品HR30TSm和HR15TSm使用的压头。标尺中Sm表示在试验中使用钢球压头和金刚石试样支座,试验之前,需要在已知硬度值的薄样品上进行硬度测试,以确保试样支座表面不会影响测量结果。HR30TSm最高硬度值由“80HR30T”修改为“82HR30TSm”,HR15TSm最高硬度值由“90HR15T”修改为“93HR15TSm”。

(2)附录C(旧标准的附录E)由资料性附录改为规范性附录,同时修改了附录C日常检查程序的内容,增加了“偏差”和“重复性范围”。

(3)附录D(旧标准的附录F)由资料性附录改为规范性附录。

(4)修改了附录G硬度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4 结束语

洛氏硬度的表示方法是以GB/T 230.1-2018《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为依据的,GB/T 230.1-2018是规定金属材料硬度试验非常重要的国家标准。为了更好地贯彻和执行新标准,笔者将新版标准中变化较大的内容整理出来,并与旧标准进行分析比较,以便使用者对其不同之处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宣传和贯彻新标准。

猜你喜欢

压头氏硬度压痕
牙科氧化锆陶瓷压痕尺寸效应模型评价*
牙科氧化锆陶瓷压痕尺寸效应及其真实硬度确定方法*
邮轮燃油舱结构试验压头选取方法及应用
洛氏方法及维氏方法测量金属硬度的对比试验
时效处理对17-7PH 不锈钢微观组织和维氏硬度的影响
PHB-1 锤击布氏硬度计检测验证
核电站高压安注流量调节试验技巧研究
现场布氏硬度检测技术
洛氏硬度计使用中相关问题探讨
便携式里氏硬度计相邻压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