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融入微写作,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2020-03-17潘少慧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表达力微写作小学语文

潘少慧

摘  要:微写作不同于长篇大论,更加强调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以顺应学生认知、思维特点,来融入写作训练活动,促进学生书面语言表达力的发展。在课堂上,要把握微写作内容的圈点,把握微写作的恰当时机,关注微写作技巧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写作;表达力

在课堂上融入微写作,要突出微写作“微”的特色。作为新型写作方式,首先要贴近学生,克服写作畏惧心理,从小练笔中促进学生模仿、迁移,发展语言表达力。

一、选择微写作内容,让学生有话可写

微写作虽然强调“微”,但也要明确写作主题,圈定具体的写作内容。微写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记叙,可以描写,可以抒情,还可以发表学生的议论与感悟。在课堂上开展微写作练笔,要把握语言表达方法的运用。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该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描写,更是不可多得的仿写典范。结合文本阅读,我们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每一段,提炼中心词,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小兴安岭景色的感知。学生从文章中抓住四季不同的美丽景色,春天,嫩绿的树叶;夏天,蔚蓝的天空;秋天,苍翠的松柏;冬天,白雪皑皑的世界。最后,小兴安岭是一座宝库,也是一座大花園。在学生进行言语表达中,既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思想,又习得了文章“总分总”写作结构的运用。课文是教材的主要内容,在学习语文课本知识中,融入微写作练习,可以结合文章展开仿写。在学习《师生情》时,对于细节描写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多次反复阅读“她们把一篮子鸡蛋轻轻放在地上……等着,心里默默地祝愿着”一段话,从中去体会师生之间的深情,并从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中,去把握写作方法。然后,以课堂随笔方式,让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情感。如此一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微写作练习实效,让学生有话可说。

二、梳理阅读重点,把握微写作应用契机

课堂上,阅读课文是重要内容。在文本阅读中,教师要做到阅读重点的梳理,围绕文本阅读,融入微写作练习。在文本阅读中,结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有哪些感想,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如在学习《不懂就要问》时,结合学生初读课文,我们设置问题:可以写一段话,谈一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某学生写道: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习惯于听老师讲课。即便是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问,怕别人笑话。但在读了这篇课文后,我被孙中山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大胆发问的精神感动了。我要向孙中山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发问。事实上,本文的阅读主旨,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发问”的精神。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而加深对文本主旨的领悟。同样,在课堂上,对于教材文本中的“留白”,也是融入微写作练习的好时机。教师要抓住“留白”,激发学生的阅读想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与文本对话,发展语言表达力。在学习“去年的树”时,该文的结尾“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读到这里,文章结束了。但教到这里,却并未停止。我们提问学生,在读到最后时,内心有哪些感受?很多学生表示,每读到这里,都能感受到“鸟儿对树依依不舍的情意”。由此,我们提出追问:请同学们用一段文字,来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结合文本“留白”进行补写或续写的微写作练习,有学生这样写道:火还在燃烧,鸟儿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他想起了曾经与大树相处的美好时光,他希望自己能够为大树做点什么。他重新扇动起翅膀,向大树飞去。心里想着“我来了,我将兑现承诺。”在对“留白”处的续写中,学生能够将这份“深情”抒发出来,还能在言语表达中,拓展学生想象力。另外,利用微写作,来拓展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从不同视角来进行创意解读文本。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文中展现了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这些不同的声音,给学生带来“非同凡响”的阅读体验。但对于课文本身,既然是大自然的声音,应该不仅限于此,还应该包括更多的自然事物。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自然界还有哪些声音?请写出来。有学生写道:植物也是音乐家,“啪”的一声,豆荚开了“花”,它的孩子们纷纷离开了家,走向自然的怀抱。

三、提炼写作方法,把握微写作技巧的运用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本身的写作方法,为学生微写作练习提供了借鉴和指导。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对写作技巧的提炼,引领学生掌握微写作方法。如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如何来选择写作手法,让言语表达更加契合文本主旨。在学习《海滨小城》时,对于该文的写作重点,围绕海滨城市的特点展开描写。如海滩、公园、庭院、街道等,来描写海滨城市的整洁。通过对该文的阅读,我们引领学生梳理该文的写作顺序。先找出中心句,再围绕中心思想,分析作者是如何展开写作的。由此,我们设置“美丽家乡”微写作主题,请学生提炼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并参照课文写作顺序,来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同样,不同的文本,其写作手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提炼文本的写作手法,为学生提供微写作参考。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时,对于第三段中“学习与活动”情境的描写,我们可以引入微写作,“描写校园活动”主题。有学生这样写赛跑情境:“啪”的一声,比赛开始了。我飞快地起身,向终点跑去。这时,一名队员紧贴我的身后,而我的前面,是胜利的终点。耳边传来“加油,加油”鼓劲儿的声音。如此的表达,将赛场描写得更加生动,让读者感到置身其中的兴奋。

总之,课堂上,微写作的运用,要明确写作内容,要选择恰当时机,教给学生微写作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写作表达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猜你喜欢

表达力微写作小学语文
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
也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