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e Yourself,快乐最重要

2020-03-17苏有朋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念书读书同学

如果以我现在的自觉程度去反省,可能要不断自问,为什么要考联考?联考代表什么?念书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想下去,我的联考成绩就不会这么好。还好没有想太多,只是傻傻地听大家的话,读书就专心读下去。

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如果有太多疑问,还得先花时间去解决那些心理障碍,可能到最后我得到的结论是为自己活,不要为其他人活,为什么我必须承受那么大的压力?结果就和今天的发展完全不一样。很难说什么样的决定是最好的,毕竟时间只会往前流动,所有的事情都不能从头再来一次,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自己在高三的毕业纪念册上写的:“Be Yourself,快乐最重要!”难道不是吗?过日子就是这个样子。这句话其实也是一个自己在勉励另一个自己豁达乐观一点。

我在高一和高二的成绩都很差,在班上都是排名倒数。由于初中时数学和英文是我最强的科目,我并不以为高中数学和初中有什么差别,觉得要考得好是轻而易举的事,自己随便读读就可以了。但是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并没有按照课本上课,一开始就教逻辑,若P则Q一类的东西。我很大意,前面的课疏忽了,后面的课就一直跟不上,遭受到很大的挫折,心里很紧张。

每到考试都要去求同学帮忙,借笔记、问重点、问解题方法。但是同学通常都不太理我,在建中一切以功课挂帅,大家都认为功课好才是真的好,并不认同我的特殊身份。在班上,我没有什么要好的同学,也没有积极地去开拓友谊。

我常常因为外务而没有上课,很多人觉得不读书考不好是活该。那是一种可怕的孤独,没有人会同情你,只会视你为异类,或者瞪大眼睛等着看你的下场如何。

有一次月考,我在张凤英老师的鼓励下考到全班第二十一名,发成绩单时虽然得到了老师公开的称赞,却在无意间听到坐在后排的一个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连苏有朋都考输的话,就真的丢脸死了,回去怎么向父母交代?”这句话在我心底深深地划下一道痕,我觉悟了。在同学们的想法里,“苏有朋”三个字其实就等同于“只爱玩不爱读书的无用的人”。“乖乖虎”的盛名,像几万个千斤锤一样绑在我的腰间,除非考好联考,否则一辈子也没办法解开。那时,我的脑袋里经常浮现一种画面:当我走在路上,一个妈妈指着我对她的孩子说:“你千万不要像他,什么‘乖乖虎,不过是一个只会玩不会读书、外表好看的明星罢了,什么都做不好,不会有什么前途的!”这个可怕的阴影一直鬼魅般缠绕着我。

我下定决心好好用功读书,只为了努力摆脱这个噩梦的阴影。什么宣传、名气,我可以说放下就放下,一点也不犹豫。当时公司正要“小虎队”出《星星的故事》专辑,同时又要拍唱片的封面、录音、上节目,我心里很排斥这些活动。那时我想,这些活动我都可以不要,只单纯地读书,像同学们一样地拼功课就好了。

班上有位同学,现在他也在台大机械系,后来我才知道他的个性很“冲”。高中时代,我觉得他处处瞧不起我,看我不顺眼。但是他越是不理我,我有时反而越会去讨好他。我甚至不自觉地学他走路的样子,有些驼背、吊儿郎当的样子,有时觉得他写的字很好看,也会学他写字的样子或笔迹,把他当成榜样。

一方面很想跟他接近,想跟他做朋友,不管是放学的时候还是打球的时候,都找机会跟他讲讲话。另一方面却又把他当成假想敌,激发了我的好胜心。我不服输,心里暗暗把他当成标杆,觉得有一天一定要强过他。

三年级那年寒假,我从农历大年初二就开始读书,心情已经稳定下来。三年级下学期一开学就是第一次模拟考,每次大型模拟考结束后,学校教务处旁边都会贴出学生的排名榜,大家争着去看,比较彼此的成绩。这一次我也去看,虽然我的读书进度没有完全赶上模拟考的进度,但成绩发下来,我在班上前十名。正看着的时候,听到挤在前面的别班的同学叽叽咕咕地在找我的名字和成绩。嘿嘿,他们真不幸,我考得很好,没有热闹可看。一时,心里生出一股骄傲——我不是证明给他们看了吗?这下子跌破了所有同学的眼镜,我在班上的地位也因此完全改观。

虽然一次模拟考不是一切,但是考试的结果给了我相当大的自信。我想,联考没有想象中的难,同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逃避压力是没有用的,只会让压力更嚣张。勇敢地去面对压力,我就是豁出去了,尽力读,明知道读不完考试进度也不管。

常常和我一起逛唱片行的同学林恒裕总是说“一二年级,你在唱歌,我们在混,其实你根本没有输给我们。”三上时听到这些话,觉得那只是他想办法安慰我不稳定的情绪。到了下学期,有自信之后,才觉得好像真的是这样,大家都在冲刺的起跑点,没有谁特别可怕,或特别惊人。

有些同学一整天坐下来就是念书,在教室里像是生了根,下课十分钟念,吃饭前后也念,念书念得很有纪律。这种情形让看在眼里的人心理上产生落后的错觉,跟着恐惧就来了。同学之间都会私底下比较谁花在念书上的时间比较多;再不然,有些同学回家明明念了很多书,在学校一定对大家说回家都没念书,状况不好,书念不完、念不下之类的。另一些同学,你问他问题,他绝对假装不会,不但如此,还叫别人不要用功了,“多读那么一点时间没什么用的啦!”接着,顺口煽动同学去打球。

老师风闻班上出现这样的情形,不下数次地对我们说,大家要把其他班的同学当对手,不要自己起内讧,让自己班的模拟考成绩比别班强,要考上大学大家一起考上,才是真正的胜利。说得明白一点,我的努力目标很单纯,就是要证明给大家看——我也可以考到好学校。除了贯彻这个想法之外,我根本没有想到其他问题,类似念书有没有意义、以后要往哪一条路发展、最感兴趣的科目是什么等等,在进入大学的大前提之下,那些根本不是问题。

高一升高二的时候面临分组的选择,我像多数同学一样,认为选择医农、理工科的人通常显得比较聪明。选择类组的表发下之后一个礼拜要交,我到了第七天才发现表格还塞在抽屉里。收表格的同学紧催,不交不行了,就随便问问几个平日比较要好的同学,大家都选了医农组,也就是第三类组,比第一、第二类组要多念一科。因为初中时候成绩很好,觉得自己很聪明,多念一科有什么关系,充满了雄心壮志,所以也填了和大家同样的。现在想想,选组其实和后来填志愿一样草率。

从联考完到成绩单寄来,还要等个十几二十天,那是精神上呈现完全空白的日子。虽然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但总还是恍恍惚惚的,茫茫地看不到往前走的路。等成绩单来了,有了基本分数后,我立刻去找了计算机分析中心,仔细预估会中到什么地方。我发现同样的分数可以落入台大、清大和交大不同的系,这并不表示我很认真地想着未来要朝哪个方向发展、该依自己的性子选择什么科系,只是单纯地面对志愿表,机械地考虑完成目标最完美的填表方式。

即使只能进入较低分的科系,虽然较不热门,只要能进入台大,有个台大学生的美称,听起来就能够让所有的人觉得我考得很好,这就是我在乎的,可以完全不去考虑其他大学。但事实上,清大、交大的电机系也都很不错,排名在臺大其他科系之前。当时的我,人生已经没有第二个目标,联考就是一个终极目标。

(选自《青春的场所》,现代出版社)

★【语文与人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容易失去自我的追求和自我信仰,而这一切,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不自信。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人生是自己的,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将会扰乱自己的判断与选择,就像苏有朋说的:“Be Yourself,快乐最重要!”每个人都有权利掌控自己的人生,虽然我们无法预知人生旅途的终点,却可以选择人生的方向,以及怀有怎样的心情欣赏旅途的风景。因此,我们需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面对身边的人或事。

★【星档】苏有朋,1973年9月11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歌手、演员、制片人、导演。1988年,作为小虎队最小成员“乖乖虎”出道,并迅速走红。1998年,因饰演《还珠格格》中的五阿哥而走上演艺之路。2002年至2005年,连获四届新加坡《联合早报》举办的“亚洲人气偶像50强”前三名。2008年,转战影坛,凭借《风声》夺得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因《康定情歌》夺得第二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斩获影帝。2014年8月,首次担任导演,执导电影《左耳》,提名台湾金马奖。2018年3月,入选《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人物卷》。2019年4月6日,担任综艺节目《创造营2019》导师。

猜你喜欢

念书读书同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理想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不要理他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我们的路
叛徒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