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汉语叠词的英译

2020-03-17崔倩张朋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叠词翻译方法分析

崔倩 张朋

摘  要:古往今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叠词更是其中一大特色。叠词在汉语中使用较为广泛,从而能更好地体现我国语言的魅力以及文化的创新性,后辈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寻找规律,将我们的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随着我国文学的迅速发展,叠词的英译变得愈发的重要,为了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文化,译者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叠词翻译的队伍当中来。本文针对叠词及其英译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叠词;翻译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2

引言:

叠词,又称“叠字”,是一种重复相同的词、形或音的写作方法(何善秀,李宗,2008)。其使用可追溯至《诗经》,从此历代诗词中便普遍使用叠词来烘托气氛或补充结构以增强美感。叠词在汉语的表达中有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形美、意境美和音韵美。但是由于中英文化的特点不同,叠词英译时很难做到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词汇来精准传达中文的意义,而同时保留汉语的特色,通常是在准确度和意境美二者选其一,因此汉语叠词是英译的一大难点。

1. 叠词的形式

叠词种类丰富,主要的几种基本形式:(1)“AA”式。由两个单音节构成的,例如表示状态的(慢慢、渐渐),声音(刷刷、哗哗)。(2)“AAB”式。形容词(圆圆的、胖胖的),名词(娃娃亲、毛毛雨)。(3)“ABB”式。形容词(绿油油、喜洋洋),数量词(一行行、一天天)。(4)“ABAB”式。由双音节词AB重复构成,多以动词为主(研究研究、讨论讨论、整理整理)。

2. 叠词的特点

2.1感受叠词的音韵美。

叠词是极具美感的,而不是简单的重复,通常叠词的运用能使得整个语句得到升华,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阅读能体会到其抑扬顿挫或是其特有的节奏。诗歌中所含叠词起到了押韵的作用,例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译文为:远处的高楼上,官家贵族们还在尽情地轻歌曼舞,架设着秋千的院子已是一片寂静。英译为 :Songs and flutes upstairs- threads of sounds,In the garden, a swing where night is deep and still. 为了保持原文的准确性以及音韵的美感,译者慎重地选取了能最大化体现原文特点的英文词汇,并且还采用了重复元音 /i:/ 来最大程度的复原原文的叠词的意义。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中“迢”和“凋”押尾韵iao。译文:青山隐约的浮现,江水千里迢迢。虽已过了深秋,江南的草木还没有凋零。译者通过意译“迢迢”,使得英文版本“Green mountains loom afar and streams off flow,Falls gone but grasses in South still well grow.”中 flow 和 grow 符合汉语中押韵的特色,使译文最大程度的还原原文的形式,体现叠词的魅力。

2.2感受叠词的画面美。

恰当地运用叠词,会使得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充分地体会到作者表达的画面和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共鸣的效果,这样才是作者高境界的创作。原文: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雍裕之《江边柳》) 译文:在古堤的两旁,有一排排垂柳,在阳光照耀下,碧绿苍翠袅袅婷婷,远远望去,恰似一缕烟霞在飘舞。许渊冲英译:Your long long branches wave by river side,Your green green leaves like wreaths of smoke a float. 这个译文首先有句式对仗工整的特点,其次原文中的“袅袅”和“青青”均在译文中得到了体现,而“long long”和“green green”也均采用了叠词的特点,古人借用杨柳惜别,这使得读者脑海中呈现一副江边杨柳的图画,柳树纸条很长,颜色碧绿,勾勒出其婀娜多姿的神态。这既保留了原诗的形式,在意义上也很贴切原文。这样和原诗在形式和意义上均与原文高度一致(周笃宝,1999)。

2.3感受叠词的确切性。

通过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的确切,像我们日常的写作一样,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特点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容词或者是句子,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比如“她穿着这件黄色的碎花小裙特别可爱”和“身穿黄色碎花裙,她简直太迷人啦”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用同义词语来替换,可是其中明确出的信息务必要正确,不能有所更改或者删减,否则就是不尊重原文,例如:“黄色 ”、“碎花裙”“她”。在汉语的英译中也是如此,尽管一些译文可以通过适当的意译来表达,但具体的一些信息还是要保持原文的准确性不得随意更改。原文:一群群的蝗虫席卷了大片的稻田。译文:Hordes of locusts destroyed the crops in tracts rice field.“Hordes”體现了蝗虫的特点是一群群,而不是一只只,表现出其规模之大,影响之远,破坏力之强。“locusts”则表明主体,而不是使用害虫等具有歧义的模糊性字眼,使读者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此类实用型文本的翻译,并没有太多花哨的翻译技巧,而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简单的提取主要信息,以翻译流畅和准确为主要目标,能够使读者及时捕捉到有效信息。

3.叠词的英译策略

3.1单词重复

英语的译文为了最大程度的接近原文,不仅做到意义明确而且在格式上也会采用相同的用法,即会采用重复或者平行的用法。英语中原本也有类似的表达方法。中文采用 AABB 式的叠词,为了保持一致,译文也是运用此结构。比如,“整整齐齐”就译为“neat and tidy”,而不是仅仅使用 neat 或 tidy(张莉,2018 )。原文: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译文:远望着山林中的竹林寺,报时的钟响声从远处传来。许渊冲英译 :Green, green the templemid bamboo, Late, late bells ring out the evening. 这首诗的背景是诗人在送友人离去后独归的情景,表达了其黯然神伤不忍离别的思想感情。译文中“green, green ”对应原文的“苍苍”,指的是竹林寺的颜色为深青色。同样译文中“ late, late”对应“杳杳”体现了竹林寺的深远幽僻的特点,译文保留了叠字的特点更是情感充沛。

3.2韵式借用

中英文的押韵方式有所不同,中文讲究平仄之分,抑扬顿挫,而英文中的押韵则是两个相同音的重复,比如压头韵、尾韵、元音韵。许渊冲认为:“传达音美时可以借用英美诗人喜闻乐见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或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许渊冲,1979)。”

头韵是指诗行中单词开头辅音或元音的重复。

例1: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译文:Green grows the grass upon the bank,The willow-shoots are long and lank. (Herbert A.Giles譯)

例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译文:So dim,so dark,so dense,so dull,so damp,so dank,so dead(林语堂译)。

例1中压头韵g和l, 单词选取贴切达意,句式工整,表达了草翠绿的颜色以及园中垂柳的细长的特点,特点鲜明。在例2中,李清照的《声声慢》堪称我国诗歌叠词运用的典范,整句均用叠词的形式来抒发国破家亡的忧郁情绪,英文译本中也采取了头韵的方法仿效原文,均选取表达作者心情凝重,哀婉凄苦的词汇。

尾韵也是英语诗歌的常见韵式,其韵式落在单词或诗行末尾。

例3:荷塘四面长者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李明译)

译文:Around the pound grows a huge profusion of trees,exuberant and luxuriant.(李明译)

“蓊蓊郁郁”的基本形式是AABB,此处叠词的使用形容树木繁密,郁郁葱葱。李译借重复尾韵来突出原文的音韵美,英译成 exuberant and luxuriant。 大体相似的重音位置、辅音和读音相似,构成了尾韵ant,在语义上“茂盛的”意思,保留了源语的含义,同时也侧面衬托了作者内心情感。

3.3平行结构

英语中平行结构的使用较为普遍,指运用相同的语法结构来表达以保持句式的平衡和协调。

例4: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几而杨柳最多。

译文1:Around the pond, far and near, high and low, are trees...

译文2 :Around the lotus pond could be seen trees here and there, anywhere and everywhere...

译文1中多采用日常词汇,例如荷塘用“pond”一词来表达,其基本含义是“池塘”或“鱼塘”。结构简单,“远远近近”和“高高低低”的译文均采用词汇的原形来表达,避免句式的繁琐,简单易懂。而相比较而言例2中的词汇更贴近原文,“lotus”就有“荷花”的含义,所以用“ lotus pond”则更为准确。“here and there, anywhere and everywhere”也较直观的表达出柳树的数量之多。两种不同风格的译文,共同点是均采用了平行结构,虽然叠词在英文中并不突出,平行结构在英语中却较为广泛,产生一种结构整齐的美感,因而是汉语叠词英译的优选(陈波慧,2018)。

4.结语

汉语语句中多重形合结构,惯用工整句式,排比和对仗等更是常用的修辞手段。而英语中多重意合,避免单词的重复使用或句式的单一,因而英语中叠词的使用不如汉语中应用广泛,随着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和我国文学的迅速发展,要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在翻译我国优秀文化作品时,译者务必要要尽量贴切我国的语言文字特点和行文习惯,深刻理解并结合叠词的意义,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以再现原文特色。

参考文献:

[1]陈波慧,汉英叠词对比及其英译——以《荷塘月色》两个英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2018:124-126.

[2]何善秀,李宗. 许渊冲教授诗歌翻译中叠词英译赏析[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6):120-122.

[3]许渊冲.如何译毛主席诗词[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79,(2) : 5.

[4]张莉,张培基英译汉语 AABB 式叠词策略总结—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J]. 安徽文学,2018,(4):68-70.

[5]周笃宝. 汉语叠词与翻译[J]. 中国翻译,1999,(3):27-29.

猜你喜欢

叠词翻译方法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的”字叠词招聘会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