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景迁,说中国历史的美国人

2020-03-17海川

莫愁·时代人物 2020年3期
关键词:安平历史研究

海川

史景迁本名乔纳森·斯宾塞,是美国当代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在西方汉学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拜中国学者为师

1956年,乔纳森·斯宾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剑桥大学,3年后获得了去耶鲁大学交换深造的机会。在耶鲁大学,他的导师芮玛丽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献研究的权威专家,其著作《同治中兴》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对中国宗教、政治、历史有很深的认识。

在芮玛丽的引导下,他一步步进入了中国史研究领域。读研究生三年级时,一本《清代名人传略》让他感触颇深,于是决定将今后的研究方向定在中国清朝的历史上。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芮玛丽时,芮玛丽很开心,因为在这一领域的两位专家:房兆楹和杜联喆夫妇正是她的好朋友。在芮玛丽的推荐下,正在澳大利亚做讲座的房兆楹教授欣然收下了这个弟子。

斯宾塞前往澳大利亚,开始了难忘的学习旅程。房兆楹和蔼可亲,提出很多参考文献方面的问题和建议,还给他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史景迁。“景迁”寓意将史学家司马迁作为楷模,可见房兆楹对弟子的期望。

房兆楹夫妇对史景迁宽严有度,将学问倾囊相授。汉语中“老先生”很难找到恰如其分的英文译法,其意义介于“令人尊敬的师长”和“尊敬的朋友”之间,这就是史景迁对于恩师房兆楹的感受。他在房兆楹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了有关曹寅的论文,开始了研究中国历史的生涯,并且试图进一步完成有关中国的著作。史景迁对房兆楹夫妇的情感,有敬畏,有喜爱,更多的是一种感恩。

娶中国姑娘为妻

1985年,房兆楹因病去世,史景迁得知消息后如遭雷击。依照中国传统,他跪在老先生灵前痛哭失声。他哭声引起了一位中国姑娘的注意,她是房兆楹的学生金安平。

金安平出生于中国台湾,12岁随家人移居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时,师从房兆楹。那时候,金安平就听房兆楹说过痴迷于中国明清历史研究的史景迁。

看到痛哭流涕的史景迁,金安平走上前去,给他递上了自己的手帕。或许正是师出同门的缘分,他们相识、相恋,婚后过上了琴瑟和谐的生活。金安平在家庭里是贤内助,在事业上是史景迁的好帮手,史景迁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顺风顺水地展开。

因为同在大学里教历史,夫妻二人常常探讨历史问题。如果史景迁在资料中发现了某些之前从未发现的知识,他就会非常兴奋,睁大眼睛跟金安平讲英文,表示喜悦之情。如果他不懂,就立刻向金安平求教,如果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两人就各自查找资料,直到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为止。这时,史景迁会像孩子一样发出爽朗的笑声。

课余时间,史景迁一面深入研究中国明清历史,加紧著书,一面向金安平学习汉语。他痴迷地学习汉语,要把金安平推荐给他读的汉语书内容都背下来,他说:“中国有句老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讲中国历史故事

史景迁的写作方式也很古典,收集材料,反复看,做摘录,然后再用笔写在纸上。他全神貫注,把自己心中的人物、史实倾注于笔端,他的作品敏锐、深邃而又不失可读性。

史景迁擅长于历史人物研究,他笔下涉及的人物数量很多,层次也很丰富。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自己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写张岱记忆中灯笼的光亮;写普通妇女王氏死前的梦境;写太平天国时,他甚至想为其中一只狗命名……将历史投射到具体的人和情感之上,也就还原了历史。

史景迁的《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胡若望的疑问》《大汗之国》,聚焦中西之间流动的人物。在这个领域,史景迁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优势:既通晓欧洲语言、拉丁文,又熟悉中国历史。“能一目了然的东西并不存在。我们对中国的看法越多面化,离那最捉摸不定的真实性也就越近。”史景迁曾写道,“这种最捉摸不定的真实性,便藏身于精彩的故事中。”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一书,是史景迁步入历史研究的起步之作。这本著作以曹寅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与他生活时代的制度相勾连,并给予这些制度同等的重视。透过曹寅广阔的社交圈,分析出了中国社会阶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在作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中,史景迁第一次把重点放在底层民众,有农民、劳役、小商贩、无品级的差人以及基层官员。叙述这一类群体,在中国传统史家笔下也极其少见。史景迁借助普通妇人王氏的故事,将所有读者引向康熙年间那个满目疮痍的山东郯城。在史景迁看来,历史写作包含两个层面:我们应该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和这些事件背后的意义。

史景迁倾情研究中国历史已有50多年,他撰写有关中国明清史的书籍已经有12部,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史景迁说:“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研究中国历史并将它们写下来,是为了向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安平历史研究
生的希望
安平:万亩油菜丰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