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流动力学检查继发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

2020-03-17唐亚琼陈世清张晓蓉韩耕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尿道尿液

唐亚琼 陈世清 张晓蓉 韩耕宇

尿流动力学检查是通过流体力学及电生理学,诊断尿液排出、输送、贮存等环节是否存在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和疗效评定提供客观依据。但由于该检查为侵入性操作,检查后少部分患者可继发尿路感染,因此,本研究探讨男性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后继发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拟定相应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200例尿流动力学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存在不同程度排尿困难;了解本次调查风险或获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尿道狭窄;存在前列腺穿刺指征;就诊前2周内进行抗生素药物治疗。男137例,女63例。年龄38~78岁,平均(70.41±3.19)岁。

1.2 相关指标 (1)泌尿系感染。检查前2周进行尿常规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当混合或纯细菌培养中某种菌落数≥105CFU/ml时有意义[1];3种及以上细菌生长或尿常规检查白细胞≥15个/ul,以上两项中其中之一存在即提示泌尿系感染。抗感染治疗后复查尿常规或尿培养检查,白细胞<18个/ul即可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检查后48~72 h再次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查[2]。(2)按照国际尿控协会(ICS)操作规范以及Laborie尿动力系统器械、灌注机测压一次性F6或F8双腔导管,远端灌注导管及压力传感器每3~4 h后更换,且要求输注呋喃西林液度保持20~25 ℃,输注速度保持50~60 ml/min,检查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残余尿量[3]。(3)体质量指数(BMI)。偏瘦:<18 kg/m2;正常BMI:18~24.9 kg/m2;超重:BMI 25~29.9 kg/m2;轻度肥胖:>30 kg/m2;中度肥胖:>35 kg/m2;重度肥胖:>40 kg/m2[4]。收集患者年龄、糖尿病史、尿路手术史、BMI等信息,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按照以上指标,本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后继发尿路感染17例,未继发感染183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尿流动力检查继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尿流动力学检查继发尿路感染的单因素分析(表1)

表1 尿流动力学检查继发尿路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

2.2 尿流动力学检查继发尿路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2)

表2 尿流动力学检查继发尿路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主要应用在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出口梗阻、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疾病的辅助或常规检查,检查后继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在1.1%~28.3%[5],个体差异性较大[6]。

3.1 膀胱出口梗阻和前列腺体积 膀胱出口梗阻往往由于前列腺体积增大或前列腺增生导致,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加导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随体积不断的增大,膀胱尿液流出口出现梗阻、痉挛等症状[7],患者尿流率下降,尿排空功能障碍,使得尿液对尿道的冲刷作用下降,增加尿道细菌附着能力,形成了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有利条件[8]。因此,术前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以排空膀胱和下尿路持续留置的异物,降低尿路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肾脏输尿管结石的发生,有利于膀胱周期性排空和扩张,保持膀胱生理状态,减少自主神经反射障碍[9]。

3.2 反复尿路感染史 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膀胱残余尿液,检查前即可出现反复尿路感染,极易引发膀胱炎症和由于尿液冲刷无效导致的尿液性尿路感染。同时,检查前反复尿路感染患者尿道可出现免疫功能障碍,若多次私自使用抗菌药物,可出现抗生素耐药现象,增加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影响术后尿路感染治疗效果。因此,术前遵医嘱规范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和术后膀胱冲洗。为预防泌尿系感染和创建最佳治疗环境,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如术前60 min给予口服广谱抗菌药物,术后定时进行尿液培养和尿常规检查,并针对尿液耐药菌结果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10];术后采用呋喃西林进行膀胱缓慢冲洗,可有效清除膀胱和尿道病原菌;对于已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冲洗后给予膀胱抗生素药物治疗。

3.3 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高渗状态,中性粒细胞出现趋化、吞噬、T细胞功能不全及杀菌功能下降,导致机体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下降[11]。糖尿病为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若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尿葡萄糖含量随之升高,侵入式操作过程中接触大量病原菌,高糖水平为病原菌创造有利繁殖条件和营养供给,增加感染风险[12]。随糖尿病病程延长,机体对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分解能力增加,患者极易由于负氮水平增加营养障碍风险,降低尿道感染部位自主修复能力[13]。因此,术前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给予胰岛素和降糖药物治疗,针对患者血糖水平、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制定血糖控制计划,告知患者血糖水平对排尿障碍的影响机制,引起其对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视[14]。

总之,尿流动力学检查后继发尿路感染与膀胱出口梗阻、前列腺体积、反复尿路感染史、合并糖尿病存在直接关系,应高度警惕,及早干预。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尿道尿液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男性急性钝性尿道损伤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影响因素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长段外伤性球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术的有效性和注意事项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陌生的尿道肉阜
跟踪导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