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2020-03-17梁斐蒋邯晖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结肠癌条目效能

梁斐 蒋邯晖

结肠癌患者出现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严重者可出现肝、肺、脑、骨等组织器官的转移,多采用手术、放化疗治疗,但治疗中的创伤及心理应激反应会降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1]。自我效能主要指个体对执行某个特定行为而达到预期结果的自信心,是激发患者行为改变,使其主动选择自我管理的健康行为[2]。本研究探讨结肠癌患者我管理效能感与其生活质量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 6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0例,纳入标准:首次诊断结肠癌并且手术治疗;意识清楚,能够理解并完成问卷调查内容。排除标准:合并组织、器官功能损害或严重慢性疾病。本研究中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患者基础资料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疾病分期。

1.2.2 生活质量 采用结肠癌生活质量测定表(FACT-C)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量表共5个领域,36个条目。包括生理状况7条、社会家庭状况7条、情感状况6条、功能状况7条及附加关注9条[3]。量表应用等级式条目分为5个等级,包括一点也不、有一点、有些、相当及非常。正向条目为0~4分,逆向条目采用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3]。

1.2.3 自我效能 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4]对患者自我效能进行评价,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如果我尽力去做,我总能够解决问题;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然有方法得到我需要的;对我来说,达成目标和坚持理想是轻而易举的;我能够对任何突如起来的事做好应对;以我智慧,一定可以应付意外情况;如果我努力,一定能够解决大多数难题;我可以冷静面对困难,因为我相信自己处理问题能力;面对一个问题,我能够找到多种解决办法;有麻烦,我常想到应付方法;无论我自身发生什么事,都能应付自如[5]。量表应用Likert 4级评分法,各项目均为1~4分,其中完全不正确1分,有点正确2分,多数正确3分,完全正确4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好[6]。填写问卷前由专业人员负责,讲解统一指导语,患者匿名填写,填写后由研究人员进行复核、检查并补漏,保证问卷的可用性。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70例,收回问卷70例,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之间关系。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结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单因素分析(表1)

表1 结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单因素分析(分,

2.2 结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 结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为(26.27±4.82)分、生活质量总分(87.53±23.42)分,见表2。

表2 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分,

2.3 结肠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表3)

表3 结肠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影响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段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伴随年龄增加,生活质量逐渐下降,主要是因为年轻结肠癌患者更加注重疾病治疗后产生问题,也更愿意寻求帮助和解决对策。伴随年龄的增加,机体素质下降,躯体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均降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7]。文化程度不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文化程度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更易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基础护理,获取疾病医疗信息的途径也较多,更易积极、主动地寻求不良反应的解决措施[8]。不同疾病分期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分期越早患者生活质量越高。主要由于结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机体健康状况较好,治疗后生存期越长,患者战胜疾病信心越强,生活质量越高[9]。

3.2 结肠癌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降低 近年来,随着结肠癌外科手术治疗及系统化疗方案的广泛应用,可有效降低结肠癌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期[10]。虽然结肠癌在治疗后延长生存期,但也常因睡眠障碍、癌因性疲乏等降低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活质量总分为(87.53±23.42)分,低于全国常模生活质量评分[11]。结肠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机体遭受创伤不适感较重,运动能力下降,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加上术后化疗,自我形象紊乱,多种不良反应,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功能下降,降低其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加重不良反应,降低生活质量。

3.3 结肠癌患者治疗后自我效能水平情况 自我效能感是患者对自身执行特定行为能力的自信心,自信心不足严重影响患者处理挫折和困难的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管理效能感明显偏低。表明结肠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低,缺乏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无法正视自身疾病,很难从负性情绪中走出来,易失去对疾病治疗信心。常会认为自身无法处理、控制危险因素发生,并认为潜在困难比实际情况更重,以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由此降低自我效能感[11]。

3.4 结肠癌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本研究表明,结肠癌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均不理想,两者呈正相关(P<0.05)。其中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生活质量越高。结肠癌自我效能感越好,其自身保健意识较强,使患者在治疗中主动、积极地获取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正自身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降低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12]。由此可见,自我能效感水平是保证结肠癌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结肠癌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及康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

综上所述,结肠癌患者治疗后自我效能感水平和生活质量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对患者治疗和康复造成影响,因此,明确结肠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关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结肠癌条目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