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3-17陈小芬陈丽华陈锦萍刘惠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条目信念疾病

陈小芬 陈丽华 陈锦萍 刘惠连

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我国不同地区、城乡之间患病率存在差异,80 岁以上人群COPD 的患病率为22. 89%,男性是女性的2倍,从1990年至2010年,病例数增加了66.73%,30~64岁年龄组人群增加最明显[1]。COPD病理改变不可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生存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知信行理论包括知识、信念、行动[2-3],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是目的。知信行是许多行为改变理论的最简形式[4]。近年来,将知信行理论用于临床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疾病的预后,并取得了一定效果[5-6]。本研究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老年COPD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我院老年CO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5岁,COPD诊断明确,认知功能正常,能够正常沟通,语言功能正常,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终末期,合并恶性肿瘤,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痴呆,精神病病史,沟通障碍。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1±1.2)岁;病程(11.5±2.6)年;受教育程度:小学6例,初中28例,高中及以上5例,本科11例;家庭月收入:<2000元5例,2000~4999元33例,>5000元12例;婚姻状况:在婚48例,其他2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0.3±1.5)岁;病程(12.1±3.0)年;受教育程度:小学8例,初中30例,高中及以上12例;家庭月收入:<2000元4例,2000~4999元35例,>5000元11例;婚姻状况:在婚46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COPD健康教育。发放COPD健康手册,让患者了解病因、危险因素、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常规治疗方法、日常注意事项;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保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戒烟;注意预防感冒。干预组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个体化宣教。由COPD方面专家、科室主任、科室护士长组成健康教育小组,与患者沟通,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地情况,确定规范、系统、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宣教方式包括口头、书面、现场宣传等方式。(2)评估。采用COPD知信行问卷对患者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3)COPD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采用专题讲座结合个体化的方式,制作健康教育手册,通过图画、幻灯片等直白、生动、易懂的方式开展。专题讲座讲解COPD的病因、发病机制、常见诱因、常见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等。针对患者文化程度、年龄、接受能力等,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对于高龄、接受能力较差者,强化本阶段健康教育内容,在此过程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答疑解惑。(4)信念干预。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痛苦,针对此情况,采用倾听、安慰、鼓励等方法,帮助患者发泄不良情绪,树立有效控制疾病的信心。(5)行为指导。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行为能够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对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戒烟戒酒,注意保暖,早睡早起,适当活动,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训练缩唇呼吸,让腹式呼吸成为习惯性呼吸方式。

1.3 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36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程度评1~5分,最后转化为标准积分(原始积分-该条目最低分值)×100/(该条目最高分值-该条目最低分子),即改为百分制[7]。(2)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生存质量[8]。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环境4个维度,26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程度评1~5分,然后转化为百分制标准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配对t检验),P<0.05。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配对t检验),P<0.05。

3 讨 论

知信行健康教育包括知识获取,信念产生,行为形成,即知识-信念-行为。行为学研究显示,知识与行为之间关系密切,但也并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与知识有关,与信念、坚持也有关。因此知信行理论认为信息、知识的获取有利于提升健康信念,进而改善行为,增进健康。知识是基础,但是知识转变为行为需要外界条件,健康教育是将知识转化为行为的重要外在因素。健康教育将疾病相关知识传授给患者,但是具备了知识,尚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责任感,逐步形成信念,将知识上升为信念,从而支配人的行为。知信行健康教育是认知理论运用于健康教育的延续。患者获得知识后,转化为行为,要经历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影响行为的转化以及行为的维持。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促进信念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以及维持。李园园[9]将知信行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中,结果显示,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家属依从性高,护理满意度高。近年来知信行健康教育在多个学科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12]。

COPD患者呼吸系统气流持续受限,并呈进行性进展,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主要累及肺脏,也可有全身不良反应。虽然COPD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但是通过良好的治疗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可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生存质量。对患者COPD疾病的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具体情况,采用集中健康教育与一对一健康教育两种形式宣教COPD相关知识,即:(1)集中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COPD的发病机制,掌握日常注意事项,告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从而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控制的信心。(2)一对一健康教育。主要注重针对性的康复技能的培训,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让患者逐渐掌握相关技巧,并且在相关训练过程中切实让患者从中获益,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改变自己不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COPD是临床常见病,知信行健康教育通过传授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控制疾病的信念,改善不良行为,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本研究的局限性是随访时间较短,未能对患者进行持续关注,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健康行为维持情况如何,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条目信念疾病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为了信念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