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高老家遗址解析

2020-03-16高静茹

神州·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老家考古遗址

高静茹

后高老家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南25公里高寺镇后高老家村西北隅。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南靠村庄,北距高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公里,西靠老城至高寺镇的乡间公路,往西3公里为106国道。南2公里为商水、项城、临泉三县连接的327省道。

该遗址略高于周围地面,处于古蚕丝河的东岸。文化层厚1.8~5米。中间有一东西农田路沟,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北长392米,东西宽200余米,核心台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调查时在此发现石磨盘和残陶器。1977年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发掘后,1979年安志敏先生确定该遗址为裴李岗文化。各级文物部门多次对此进行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从路旁的断壁上及暴露的部分灰坑,已基本了解到该遗址的文化面貌特征。发现有不同时代文化层,该遗址上层属仰韶文化,下层为裴李岗文化,遗址还有较多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的遗存。暴露出的遗址和遗物有不规则的圆形灰坑,大量红烧土块。从灰坑内发现有骨镞、石斧、骨锥、靴形器、石器和大量陶片,遗存较为丰富。这对研究裴李岗文化与双墩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研究该遗址的文化传承关系、豫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发展序列及仰韶文化的渊源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后高老家遗址是目前我国已知裴李岗文化的最东沿。裴李岗文化陶器以夹蚌粉褐陶为主,亦有少量夹砂灰陶。器型多鼎、罐等炊器。由于含蚌粉、含砂量大,火候较低,质地松软。灰坑多为不规则或圆形。有大型动物骨骼。195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来这里调查,发现一件石磨盘和其它遗物。石器有石斧,其它多为小石器。骨器有骨锥、骨镞、靴形器等,其中骨器和靴形器与安徽双墩文化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一致。仰韶文化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火候较高。器形有红陶钵、罐形鼎、罐、盆等。鼎足类型较多,有圆锥状、扁平状等。鼎足根部有指甲纹,有的足根有两个指窝,有的中部有凹槽。器表以磨光和素面为主,纹饰仅见弦纹、指甲纹,亦有极少量的彩陶,为红彩,图案不清。龙山文化陶器有灰陶和磨光黑陶,器类有盆、刻槽盆、折腹盆、甗、罐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戳刺纹等,石器有石铲、石凿等。

后高老家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自山地、丘岭地带徙居平原的一处聚落遗存。进入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文化开始繁荣,其周围开始有几处人类部落在此活动居住。从仰韶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晚期。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湖北的屈家岭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龙山文化时期进入到大发展的时代。这里周围不远并存龙山文化遗址达十一处,其中高寺遗址据史料介绍是颛顼高阳氏族的城邑。夏商时期这里文化更加繁荣,在这西部不远的毛冢遗址内发掘有商代的青铜斗、青铜爵、青铜戈、陶拍子等完整器物。西周时期,周王室曾封其姬姓子孙于商水一带建顿子国,后迁至项城,史称南顿。国脉续存五百余年。这里偏东北2公里处发现一座春秋故城,出土有大量楚国蚁鼻钱和地下排水管道。秦汉时期这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设置南顿郡。两汉又置南顿县四百余年。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此作考古调查,发现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1977年文物普查时,在遗址内试掘几处不规则的灰坑。1977年10月被项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河南省项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了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周口市人民政府在遗址西南及东南边沿竖立文物保护界桩及标志碑。2004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调整后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目前该遗址公布的保护范围是自冢台边沿向东至后高老家村口南北路西沿,西至遗址西侧南北大道,南至后高老家村口东西路,北至遗址西侧南北大道西坑北头。南北长392米,东西宽203米。建设控制地带为自保护范围外围边线向四周外各扩90米。

长期以来,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把中国腹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地域系统。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淮河流域则被一分为二。淮河以北称为黄淮,归入黄河流域。淮河以南称为江淮,归入长江流域,这就制约了淮河流域考古研究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苏秉琦先生的倡导下,苏鲁豫皖考古学者联手,提出了淮河流域独立考古研究的大课题。这大大加强了淮河流域遗址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地位。项城后高老家遗址就是淮河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1.后高老家遗址位于项城市高寺镇后高老家村西北部一带,面积较大,堆积较厚,延续时间又长。目前是周口市域内保存最好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遗址。该遗址保护级别的提升和保护措施的加强,推动了周口乃至河南地区大遗址的文物保护。

2.后高老家遗址文化内涵丰富。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就曾在这里进行了考古调查。其后又历经多次全国和全省文物普查及专题文物的调查。发现有石磨盘、石磨棒、石铲、石斧、锯齿石镰等石器;骨锥、骨镞、靴形器等骨器;还有红陶钵、灰陶罐等陶器。不少陶片夹砂或羼蚌屑,陶色以红、棕色为大宗。属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也有少量的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遗物。这前后延续四千年之久的遗址,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后高老家遗址地处豫东平原与豫西山地丘陵边缘的交汇地带,是先民们从山地丘陵向平原徙居生活的过渡阶段。这种生活的空间和条件,反映了一种古代人类居住的地域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处典型的古代环境考古研究的实例。

4.后高老家遗址是裴李岗文化的最东沿,文化层堪称丰厚,遗迹遗物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对解决豫皖边界的考古学文化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是裴李岗文化影响东渐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一些专家认为裴李岗文化晚期,由舞阳贾湖经周口地区向东到淮南丘陵地区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发展为双墩文化(又称侯家寨文化)。再向东到达江苏中部的高邮一带,发展成为龙虬庄文化。这彰显了周口地区后高老家裴李岗文化遗址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上的重要学术价值。

后高老家遗址自身涵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存,而其周边也分布有多处同时期或晚一些的遗址,这对研究豫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和传承关系,对研究仰韶文化的渊源关系,都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1、目前周口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类中有淮阳平粮台遗址及郸城段寨遗址。平粮台遗址主要以龙山文化而著名,发现有仰韶文化的少量遗存。段寨遗址以大汶口文化而出名,年代最早追溯到仰韶文化早期。两遗址在年代上均晚于后高老家遗址。

2、周边地市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许昌市鄢陵县许由寨遗址、刘庄遗址,漯河市舞阳县阿岗寺遗址,驻马店西平县董桥遗址,驻马店市驿城区台子寺遗址、汝南县天堂寺遗址,这些遗址大都与后高老家遗址一样,未经过系统的考古发掘,且大部分年代均晚于后高老家遗址,部分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时间也晚于后高老家遗址。

3、后高老家遗址是裴李岗文化的最东沿,处于豫东平原与豫西山地丘陵边缘的交汇地带,是整个河南省东部地区已知的考古学年代最早的遗址,同时它文化堆积堪称丰厚,遗迹遗物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对解决豫皖边界的考古学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该遗址又是裴李岗文化影响东渐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4、后高老家遺址周边十余公里内有十几个重要的新石器时期遗址,这在埋藏较深的豫东平原地区十分罕见,是其他国保类遗址所不具备的,对将来考察研究新石器时期沙颍河上游地区的聚落考古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后高老家遗址在同时期的遗址中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同区域的遗址中又属于最早的年代,遗址具有较为特殊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老家考古遗址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最美是老家
乡下老家
乡下老家
老家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