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言虚词促文本鉴赏

2020-03-15沈燕

关键词:虚词语气主旨

沈燕

摘要:文言虚词是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的语言形式。虚词实则并不虚,揣摩虚词对于文言文鉴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法,让学生读出句间层次逻辑,读出句子语气;也可以通过删除或保留虚词的比较法,帮助学生由看似不实在的虚词关联全文内容,更深层次地带动文章主旨的理解。

关键词:文言文虚词语言形式文本鉴赏

文言文是学生的“三怕”之一,文言虚词更是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的语言形式。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等。张必锟老师认为,“虚词没有实际的意义。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在一定的条件下,虚词也可以向它自身的对立面转化,产生某种实际的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虚词‘据事似闲,在用实切”。虚词,从形式上来说,有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层次,体会作者表达的语气;从内容上来说,有助于读者揣摩文章、涵泳深意。学生如果在阅读的时候多关注文言虚词,会促进文言文阅读鉴赏,还能够领略语言的精妙,体会作者文字的功力。为此,我试着避“实”就“虚”,探究文言虚词这种语言形式和文本鉴赏之间的关联。

一、文言虚词表明句间逻辑

阅读文言文可通过虚词中的连词,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陈情表》是一篇具有逻辑力量的文章,李密向皇帝上书言事时所使用的虚词不仅仅起到简单的连接作用,文中幾个虚词表转折、选择、因果、递进,都为达到“陈情”效果增加分量,让皇帝体会到李密是绝对尽忠皇帝,归家尽孝也合情合理。教学此文,应该抓住作者所用的几个连词。

先说“而刘夙婴疾病”中的“而”字。前文“臣以险衅……形影相吊”主要叙述了自己从幼年至今的不幸遭遇:年幼丧父、母亲改嫁、祖母养育、疾病缠身、孤苦伶仃、门衰祚薄、形影相吊。总体上,渲染了一种凄苦的氛围。这里用了“而”字表递进,表明之前的悲苦还不够,还要加上祖母的凄楚,更让人心生同情。在之前的几个分句中都没有虚词,仅用了一连串的短语,此处突然出现了“而”字,表明李密强调这才是他想要表达的语意重点。一个“而”字,使读者的阅读重心转到后半句,说明李密先诉说不幸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去掉“而”,句子意思可理解为自己的悲惨经历和祖母很早被疾病缠绕是并列式的或者承接式的关系,并没有突出强调任意一点,显得平淡。一个“而”字隔开了本段的前后两个部分,让读者能够理清作者说理的层次。

另外,“但以刘日薄西山”的“但”既表转折,也有“因为”的意思。“但”连接了前后两段文字,表明了层次。李密在前面陈述的是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图谋做官显达、不敢有所希冀的内心想法。这些内容是为了避免君主对他不愿为官产生怀疑和愤怒。后面一句是陈述不得不的理由,因为祖母剩下的时光不长了,所以希望君主能够等到自己先尽孝、再尽忠。“但”让内容更深一层,引出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作者加上了虚词,使层次更加清晰,语意更加明确。

由此看来,虚词连接了两个句子,使之产生一定的关联,使原本平淡的句子产生了句意的逻辑联系,使句子结构清晰、表意更加明确、重点更为突出。

二、文言虚词传达句子语气

古人注重文章诵读,文言文如果缺少虚词,就会少了很多味道。教学《师说》,就可使用朗读法,让学生感受文言虚词传达的语气,理解文章内容。

《师说》有一段运用了三组对比,在对比之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三句虚词各异。第一组对比是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和古之圣人犹且从师,紧跟的句子是“其皆出于此乎?”(A句);第二组对比是对孩子和对自己从师的不同态度,紧跟的句子是“吾未见其明也”(B句);第三组对比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紧跟的句子是“呜呼!……其可怪也欤!”(C句)。

教师可以据此设置问题:在这三组对比中,作者情感有没有变化?作者批判最为强烈的是哪一种现象?显然,学生能够根据虚词使用的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A句中“其”是副词,解释为“大概”,“其……乎?”传达疑问的推测语气。B句“也”传达责备的感叹语气。C句“其”解释为“难道”,“其……欤!”传达讽刺的反问语气;尤其是“呜呼”,这个语气词更加强了情感,是前两组对比没有的。三句话用不同的虚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明确了自己的态度,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这三种人耻学于师的态度,第一种可能是盲从,第二种是一种无意,因为不明白教师的重要性在于解惑而误入歧途。第三种是一种故意,不仅自己做不到从师,还要嘲笑周围的人,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危害极大。

由此看来,文言虚词能够传达句子语气,可以通过诵读和比较的方式体会虚词使用的妙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轻重与强弱。

三、文言虚词关联文章主旨

虚词的揣摩必须要结合上下文,从总体上理解文章主旨便能体会到虚词使用恰到好处的特点。所以,对于虚词的理解也能关涉作者的创作意图。

《师说》一文中,韩愈对孔子说过的一句话进行了改动。其中就有虚词的变化,不妨进行比较。孔子的原句是:“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说》中的句子是“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差异在于前句多了“焉”,后句多了“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主要的差异还是在语气上。韩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修改呢?通过反复诵读,我们能够读出这两句话的不同语气。“焉”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焉”收束的语句比较平淡。“则”解释为“就”,和“必”连在一起,强调了这一事实的必然性,将重点落在“必”上,非常确定,表达语意强烈,读来感受不同。

为什么要对这句话表达非常确定的语气而进行这样的修改呢?教师可以从这两句话两个虚词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探究文章主旨。上下文也有使用“必”的句子,同样表达了坚定的语气,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语气非常果断,不容置疑。

肖培东老师认为:“结合时代背景,韩愈语气铿锵,言辞决然的原因是对当时耻于从师的陋习深恶痛绝,以鲜明的态度对当时拒绝从师的士大夫以迎头痛击。原句比较舒缓从容,改句干净利落。所以在这个部分韩愈提出的师生观表达了作者振臂高呼的气势和不容置疑的态度。”

由此看来,当文言虚词的使用能够传达语气时,就不可避免地与句子意思的表达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而句子意思的表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整篇文章的所有句子合在一起凑成全篇,从而共同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即文章主旨。

张必锟老师指出:“虚词的表达和实词一样,也需要受到具体语境的制约,必须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如果能够围绕虚词的形式设置问题,带动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失为一种智慧的教学策略。

虚词这种语言形式实则并不虚,揣摩虚词对于文言文鉴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虚词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抓手,可以从局部入手,由近及远地扩散开来。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法,让学生读出句间层次逻辑,读出句子语气。教师也可以通过删除或保留虚词的比较法,帮助学生由看似不实在的虚词关联全文内容,更深层次地带动文章主旨的理解,从而从整体上来理解全篇,体会古人虚词的使用不虚和古代语言文字的精妙,“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

参考文献:

[1] 张必锟.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镜头(高中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虚词语气主旨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语气不对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办手抄报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