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谫论

2020-03-14李影影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双创艺术设计实训

李影影 刘 畅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8)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

(一)双创型人才培养缺乏实训的环境与条件

由于各个高职院校培养艺术设计类专业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软、硬件条件上形成差异化,导致部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既缺少针对培养双创型人才的教育教学课程,也缺乏教育教学所需的实训的环境与条件。大多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的培养双创型人才教学方法主要以大部分理论讲授为主,小部分的实训为辅。校内的实训操作主要通过计算机完成,校外的实训过程中学生仅限于参观、考察。有效的提升和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综合素养,不能仅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授和“蜻蜓点水”般的校内、外实训,而要在更加接近于真实的实训环境中模拟仿真训练、建立团队意识和对双创意识的不断感悟。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止步于“普及型”

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建设目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的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的普及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化,必然会出现两极化的分布态势。其中对双创兴趣低迷,处于懵懂期而需要更多双创知识引导的学生;反之也有学生对双创兴趣浓厚,且具有双创型人才的潜质。针对这样两极化的情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除了提供“普及型”的双创课程,应该增设和开发“进阶型”的双创课程。通过“进阶型”的双创课程,对我国双创政策、形式、能力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开发和增设“进阶型”的双创课程旨在提高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双创意识与实践能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双创工作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艺术类设计专业,仅开展了“普及型”的双创课程,而在增设和开发“进阶型”的双创课程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三)双创教育与艺术类专业教育模式无法结合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公共选修课”的模式,双创课程仅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一般由思想政治课程组、学生管理部门或者由管理学生创业就业的部门行政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全职或兼职的形式担任双创课程的教学任务。以上三种类型的双创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无法将学生的专业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工作建设目标相结合,导致课程定位尴尬。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所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的双创课程,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以专业发展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与专业建设紧密的结合。显而易见,双创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理清和结合。

(四)“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与相关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为了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建设任务,每个专业都开设了至少一门与双创相关的课程,以保证双创的基础知识普及和传播。为了激发学生双创的意识、素质与能力,双创课程不应该被定义为“理论课”,应该着重在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实训等环节也应该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一致,采用“理论+实操”的双轨教学制度。这就意味着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不能光靠第一课堂的学习,第一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实训等环节的开展是有限的,仍需利用第二课堂去延续或者检验第一课堂的学习成果,开展双创基础知识的相关实践与实训活动。通过“理论+实操”的双轨教学制度,学生在双创教育教学过程里“学中做”、“做中学”,才能确保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对于开展第二课堂中的双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与政策也未制定完善。

二、构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一)双创“普及型”课程与培养职业素质能力相结合

为了实现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工作目标,建设初期要使双创课程成为一门“普及型”的课程,所以,高职院校的双创课程是面向所有在校生开设的广谱式课程,例如高职院校的《创业基础》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创业基础》的课程学习,由创业开始初步了解双创的基本知识。在双创课程实施“普及型”教育的同时,势必会涌现到一批对双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并在立志将来成为公司创始人或创办者的双创型人才。授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对双创兴趣与愿望强烈的学生,可以通过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方式,将学生分组、分班进行重点培养,相应的以“进阶型”的方式开设双创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

(二)双创课程建设要善于引入专业领域的双创内容

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创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建设必须与某个专业技术领域紧密结合,所以,双创课程的建设不能与专业相分离,而是要根植于专业当中。专业是骨骼,双创课程是血肉,两者要有机的结合才成为一个整体。综上所述,我国各个高职院校在各个艺术设计类专业增设双创课程时,譬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可以增设《广告设计公司创建与管理》课程,从而帮助在将来有志于广告设计技术领域创业的学生,提高在校生双创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增设《影视创业与营销》课程;室内技术与设计专业可以增设《家居软装的搭配与销售》课程等。双创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以专业技术领域为导向,与专业技术领域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启发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三)增加双创课程中的实训实践教学的比重

我国提倡建设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建设双创课程教育,旨在提高在校学生的双创意识与实践能力。双创课程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导向性,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双创课程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双创素质与能力。总而言之,双创课程教育不能脱离市场、脱离社会,而是要与专业技术领域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市场、社会的实训、实践的训练环节中提升双创素质与能力。双创课程设计与开发要结合行业需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除此之外,双创课程设计与开发时,实训、实践的环节要循序渐进,由易入难,遵从先模拟仿真实训开始,再进行真实市场、社会化交易过程的实践。

三、建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构建产教融合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双创型人才,需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教融合下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融合区域特色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建立良好的校企互动合作运行机制,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加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与行业、企业、机构、协会等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实现多线并行培养双创型人才。发挥国家政策的主导地位,实行多线并行的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合作模式,推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培养优质的双创型人才。

(二)建立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实践基地

随着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工作的广泛开展,各个高职院校也相应的落实双创有关的政策,在校园内创建双创实训室、大学生创业园、双创孵化中心等双创实践基地。但是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双创实践基地在基础硬件设施、资源配备和管理制度上仍有改善的空间,应用成效也不够显著。在建设双创实践基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联动协调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为建立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实践基地添砖加瓦。建设双创实践基地还要完善管理和运行制度,在夯实双创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确保向正确的方向积极前进。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校园内的双创实践基地已经出现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双创型人才群体,积极拓展校外双创实践基地是各个高职院校的重要方式,也是在校生与岗位职业亲密接触的重要渠道。拓展双创实践基地需要大批校外双创实践基地的支撑,应从积极寻求和整合各方资源,发挥专业自身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一专一企,集合联动相关企业、行业,发挥企业、行业的资源优势,对接区域经济特色。为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努力搭建实践训练的平台,建成更专业、更具成效的双创实践基地。

(三)推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队伍建设

教师是推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开展双创教育、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我国双创背景下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教师的跨专业能力、跨领域条件有所增加。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教师的聘用和选择上,不必追求表面上的高学历群体人员,实事求是的聘用和选择跨专业能力强、跨领域条件广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并没有保障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职教师,需要转换为以能力为先行的视角,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协同联动的方式,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首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可以进行校内选拔,优先培养部分专业较强的教师,派遣校内选拔的教师到本专业对口企业进行挂职训练,提高教师的双创实践、实训能力,培养一批既有双创教育模式又有专业教育模式的“双师型”师资。其次,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还可以从社会、各行业中选聘优秀的企业人才和一线从业人员,将其发展为双创课程的兼职教师。还可以将成功校友、创业典型毕业生等邀请来校开办双创相关的讲座,丰富在校学生的双创基础知识与实践模式。校内选拔和行业聘请的双创“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夯实了发展的基础。

四、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要建设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要转变以往的双创课程教育理念,结合双创实际教学与培养职业素质能力相结合,善于引入专业领域的双创内容,增加双创课程中的实训实践教学的比重,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有效方法。提倡构建产教融合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实践基地,推动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队伍建设,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双创艺术设计实训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星.云.海》
《花月夜》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