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3-13次仁顿珠

人物画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次仁顿珠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构建高效课堂,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增强,优化学生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核心素养;高效課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其主体地位,于是就会造成课堂的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枯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影响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构建高效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其数学素养。

一、开展游戏化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其就会积极地探索知识,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其数学素养。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小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小数乘法的法则,帮助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有基本了解,使得小学生了解算理。然后,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游戏中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培养其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1]。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打擂台”的游戏。要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为4-6人,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活动,在每个小组中选派出一位答题代表,然后开展竞赛答题活动。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分数最多的小组既为胜利者。通过对该类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效率较高,效果较为理想。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明确指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进行合作学习。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水平得到互补,可以进行互帮互助,增强小组成员的凝聚力,使其可以团结合作、共同努力。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圆锥与圆柱”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充分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原则[2],把全班同学划分成若干小组,由不同的组员完成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要为每个小组发放一份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标。首先,要竖立放置一本书,以其中的一条边作为轴进行旋转。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旋转以后会获得什么图形?另外,再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的易拉罐是什么形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等。另外,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其他与有着相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与探究,绘制扇形,并且剪下来。顺着扇形的一条边卷曲,然后观察卷曲后获得什么图形。基于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这样一来可以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并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索能力。

三、组织开展多媒体教学

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并且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原本抽象、乏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与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观察(物体三)”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基于不同的位置与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形状,帮助学生初步地了解相关的知识,激发其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所以,接下来,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基于不同的位置与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所看到的不同形状,从而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示数学知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处理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3]。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建立高效课堂。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分数的性质和意义”的相关知识时,该节课会涉及到许多的概念,并且概念都十分抽象,所以就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对此,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把握分数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生活情境: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他邀请班级中的8位同学参加其生日宴,另外,还会有4位家人参加,包括小明自己共计13人。接下来,小明切蛋糕,将蛋糕切成13份。请大家思考每个人可以得到蛋糕的多少呢?每块蛋糕占原蛋糕的几分之几呢?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形成的过程,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佳。

总之,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可以攻克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构建高效课堂,积极地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生活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教学等,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建立高效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美玲.试论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教育科学(引文版),2020(7):259.

[2]陈金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29.

[3]刘佳丽.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20,(23):172.

猜你喜欢

新课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