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0-03-13薛姝娟

人物画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薛姝娟

摘  要:信息技术让数学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教学内容得以拓展。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导过程中,需要不断开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好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上的创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融合信息技术不断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有效融合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积极性较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且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和有效性不足,以致于整体教学效率不佳。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信息技术,在原有的教学方式中融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高中数学课程融合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更多的体现在多媒体设备、计算机、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上,与传统的数学课堂相比较,利用了信息技术的现代课堂,在教学方式上有了更多的更明显的优势,在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下,信息技术会将某个具体教学目标为导向,将以视频、PPT的方式将重点知识传递给学生,呈现出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及学生的学习目的。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如下:首先,通过信息教学工具扭转师生地位,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让优质的教学资源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能够更加集中,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首先能让让整个数学课堂可视化,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让数学知识直观的呈现出来,有效进入教学主题,例如在“函数与导数”教学中,函数可以说是高中数学的重难点,在高考中占比较大,其主要内容包括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即生成性函数为载体结合的图像变换,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只能结合教材图片进行讲解,而在利用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直观化的功能,将一些因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图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效促进学生的吸收。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1. 注重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首先要进行课程教学的大致规划,重点关注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再进一步细化教学工作,了解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状况,制定符合学生的数学教学计划。在教学体系的建设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教学目标的建设时,需要结合信息技术,保证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在 “集合与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其中的重难点提取出来。重点为了解函数在数学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取重难点之后,教师借助于信息技术确定教学主题,搜寻教学资源,然后以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在课中,则需要采取小组合作和任务教学模式。

2. 教学过程部分。教学过程是高中数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重点内容,因此,要想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融合,就需要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提炼这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精华,让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1)首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新媒体设备,适时的使用新媒体设备,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再利用情境结合进行教学,让教学效果再次提升,打造有效课堂,例如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产生的社会背景,函数概念发展的历史,函数符号的故事,数学家“开普勒,伽利略”等与函数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情境。

(2)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展开课堂活动,实现师生间的互动,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方式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对某个知识点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趣味课堂备课,根据其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探究,以良好的课堂氛围,进一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探寻更多的数学知识,并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提出相应的教学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步入主题.

(3)最后,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系统、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有效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討论过程中忽略教师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是很难发现课堂中的重点知识,更不会有意识的针对某一方面做特定的强化,这就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注重学生的自行探究。比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对函数的列表、图像、解析等三种进行重点讲解,然后为了提升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指数函数的具体表示方法,并亲自结合视频演示,让学生自行体会这一函数研究方法。

三、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课前、课中两个方面的设计,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相应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重难点,并在此过程中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充分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最终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修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与创新研究[J].教育界,2020(49):40-41.

[2]王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0):81-82.

[3]李永翔.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25.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