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2020-03-13李花

人物画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李花

摘  要:随着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新时期的小学教学已经进入了素质教育时代,需要逐渐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展现体育学科的教学价值,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树立生本理念,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抓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特点,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能力等方面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以推动教学过程围绕学生逐步展开。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未来的教学中,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结合仍然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小学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课程,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学习以及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缺乏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往往只是带领学生完成热身运动,就放学生自由活动,这就容易产生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的问题。在学生自由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很少对学生的运动方式、运动习惯进行指导,例如,当一些学生在自由活动中使用篮球时,教师未能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运球技巧、传球技巧和投篮技巧,这就导致学生难以深入学习篮球运动。

(二)不注重学生在运动上的个性需求

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带领学生学习,往往在教学中采用无差别的教学方式。这会产生课堂教学未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同一班级内的学生只能参与相同的运动项目,难以展现出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球类运动时,未能了解哪些学生喜欢足球、哪些学生喜欢篮球、哪些学生喜欢排球的实际情况,往往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同一种体育运动中,导致一些学生对运动项目缺乏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教师缺乏对差异化教学理念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受到此问题影响的课堂教学不符合素质教育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二、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提前设计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

完善的教学方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对教师发挥教育指导的作用具有积极的影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备课工作,结合教学内容提前设计科学的训练方案,通过教学方案明确教学应当达到的效果及完成的任务,根据教学方案有序地展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以此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這样,有利于教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例如,在教学《基本体操》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广播操的基本动作、教学方法等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案中明确“帮助学生了解体操的动作、姿势,提升学生的肢体协调性”等教学目标,突出“体育课堂常规教学活动、准备活动、体操的各节动作要领与训练方法”等内容。在“体操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在教案中画出学生站位的基本图示、制订学生认真听讲、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的具体内容,指出如何开展体操游戏,以此完善体操教学的具体方案。在教学方案的末尾部分,教师可以设计“整队集合、师生点评”等总结性内容。当设计好“基本体操”的教学方案后,教师要按照教学方案逐步地落实教学内容。

(二)结合学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项目

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差异化教学,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项目。对于某一种体育运动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对于某一类体育运动来说,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推动学生发扬个性、发展兴趣,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感受运动中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球类活动游戏》时,教师可以针对同一种运动,设计不同的训练项目,也可以设计基于不同运动的训练活动。以“篮球拍传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分别设计“两人站定传球”“多人随机传球”“单手站定拍球”等训练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训练项目,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另外,当组织学生练习传接球时,教师可以分别设计“篮球传接球”“排球传接球”“足球传接球”的训练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运动,培养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详细讲解篮球定点投篮、排球抛接球、足球传球射门等运动技巧,提升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

(三)通过游戏与比赛,丰富教学方式

针对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一些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活动,通过趣味教学和竞争教学拓展体育教学的方式,构建充满朝气的体育课堂。在设计体育游戏和对抗比赛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设计与学生运动能力相当的游戏与比赛,保障教学活动的可行性,以此推动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心理。

例如,在教学《身体活动游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兔跳”的内容,设计“春种秋收”的课堂趣味游戏。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规定好起点和重点,让各个小组呈“1”字队形站开,使排头的学生手提筐子以兔跳的方式跳向终点,并将筐子里的物品放到终点的筐子里,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返回。随后,第二名学生同样以兔跳的方式将物品取回。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其余的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依次完成游戏,与学生约定先做完的小组取得最终胜利。再如,在教学《韵律操组合》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韵律操的各项动作,引导学生合作练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团队韵律操比赛”,将学生划分为多个韵律操团体,让学生以团体为单位表演韵律操。在开展比赛时,体育教师可以邀请其他教师作为评委,根据学生表演的整体性、优美性评出比赛的胜出者。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利于教师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身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建设者,体育教师应该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探究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教育与指导,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魏云英.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7(16):88.

[2]冯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运动,2017(9):121.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