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思考

2020-03-12邓涛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邓涛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

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可以为学校的文化建设事业添砖加瓦,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收获优质的学习成果。下面针对如果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几点策略思考。

一、将传统文化和课堂有机结合,增加学生文化积累

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知识传授和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文化观念,才能实现有效的综合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提高学习效率[1]。

例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经典京剧选段,诸如《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秦琼卖马》等选段,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供学生鉴赏,在此过程,教师也可以对这些京剧选段的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对学生进行讲解,领悟京剧情景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感受丰厚的传统梨园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增加了歷史文化的积累,扩展了知识容量。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也意味着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体现。

二、多元化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时候,如果传播方式太过单一,会使学生丧失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创新,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完善自身思想文化教育的自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理解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新型的文化传播形式。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诗词内容、历史背景、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搜集一些影视资料,通过有声有色的影音资料播放,给学生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对诗词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化的理解,对诗词作者的高洁品德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思想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可谓一举多得[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播的时候,应该勇于开拓创新,制定更多元化的传播计划。例如,将文化思想结合传统音乐,传统礼仪等形式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概念更具象化。教师也可以搜集一些中国古建筑的图片资料,通过幻灯片播放图片合集、配合文字讲解的方式,让学生领略中华古建筑之美,更多方位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校的文化建设事业更上一层楼。

三、倡导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点滴积累,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创造的文化精髓,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实施中,教师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省略的重点步骤,让学生深入实际生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元素,让实践做学生最好的老师,给予学生充沛的文化滋养,让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日益完善。

例如,在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包粽子、爬山踏青、观看龙舟比赛和佩戴香包五彩绳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熏陶。教师还可以趁此机会向学生普及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为学生以后学习屈原作品的时候,对作者的创作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使传统文化传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最大效用[3]。

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例如《望云思亲》和《卧冰求鲤》等故事都蕴涵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孝心”这一优秀品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文化思想植入之后,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开展公益实践活动,通过为老人梳头、整理衣物、帮助老人做复健运动等方式,把传统文化实践运用到公益活动中,老人感受到来日社会的关爱,学生也在公益行为的实施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培养了学生“百善孝为先”的思想美德,让学生吸纳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把传统文化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使学校的文化建设事业获得显著进步。

传统文化的生活实践还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需要学校和教师的不断探索,积极开展,使学生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合理运用,让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肥沃土壤,是我国教育事业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学效果密不可分,学校和教师应该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广泛传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从而使传统文化在校园精神文建设这项伟大的灵魂工程中得到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刘海昭,郝梓旭,王乐然,于阳.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23):69-70.

[2]韩立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23):83-84.

[3]周孝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4-5.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