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电影学术类图书盘点

2020-03-12黄钟军朱丽捷

中国图书评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研究

黄钟军 朱丽捷

电影自诞生120年来,已成为一门娱乐大众的重要艺术样式。同时,它也为人文学科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对象。loo年来,电影在生产数量、创作类型上不断突破,也在技术日益更新的过程中不断颠覆着“颠覆的本体”,这让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投身其中,不仅推动了电影史、电影美学认识的发展,而且也反哺着现实中的电影创作,完成一次又一次关于文字和影像的共生与对话。

2019年,中国电影学术界依然保持了对电影的研究热情,无论是专著还是译著,无论是电影史研究、电影理论还是电影批评,都展现了当前中国电影研究的大致轮廓。在社交网络发达的碎片化阅读时代,研究者甘愿枯坐板凳,醉心于电影学术,重释学术理想之美。这些电影学术书籍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中国电影研究者在电影产业高速发展背后,依然保持着理性和辩证的思维,思考电影历史发展规律,归纳总结电影理论,客观批评电影创作。

一、电影理论

人们常援引歌德的那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但生活之树常青。的确,如果理论完全与现实脱节,回避现实,不是把历史所给予的思维成果作为科学的方法和思路,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开辟道路,而只是把现实实践作为理论的证明,那么理论确实只能是灰色的,理论之树也会僵死朽腐。在电影不断发展的100多年历史中,电影理论家既有对电影本体的学理性思考,也会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阐释和发展电影理论,以期适应新时期的电影发展:《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电影美学研究》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电影美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德勒兹、拉康、齐泽克等思想家的电影美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对西方的一些类型电影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分析和解读;而《电影接近现实》一书则试图在欧美电影理论和中国电影理论之间展开对话,通过研究中国和欧美电影理论家如何思考现实和电影的关系来承担恢复和重构跨文化交流的任务,并且特别关注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电影如何帮助电影学院重新审视巴赞本体论的困惑。

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传播的媒介。《电影传播学》一书通过对电影传播学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基本問题及电影传播的特性、符号、内容、受众、效果的叙述,为读者简单讲述了电影传播学涉及的种种问题,能为初涉电影传播学的读者提供一个了解电影传播学的渠道;在审美、娱乐、教化功能之外,电影在文化传播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电影美学与文化传播》一书的作者高一萍以中国美学为支点,观照中国影视艺术的发展,探讨中国电影美学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建立中国影视美学体系做出努力;探讨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问题,电影节上获奖作品即是其中最佳的文本。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国际A类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研究》,以2000年至2016年间13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的139部次获奖中国影片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资料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电影文本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基础分析、数据分析、类型分析、题材分析和案例分析,总结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获奖的中国电影的文化和艺术的国际传播特点,发现自身文化艺术优势,思考获奖中国电影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外国电影要引进来,这也是一个跨文化传播的问题。2019年,由浙江大学教授潘一禾策划的《百紫千红:跨文化电影欣赏》一书,就是为响应祖国“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遵循增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宗旨,配合浙江大学办学国际化追求,完成了约90个跨文化交流主题的电影故事与跨文化视角的点评。同时,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的转换是一个问题,《跨文化视阈下电影译制的本土化研究》一书,就以跨文化视阈下的电影译制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跨文化交流与跨文化翻译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对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电影作品的译制、字幕翻译、配音翻译、电影作品的译人和译出进行了深入讨论,旨在体现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影视作品的译制与交流。而在本土化传播领域中,边睡地区的流动放映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一书就以滇川藏交界的“大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以流动电影相关的“媒介实践”作为考察对象,前后进行了五年的田野研究。在此基础上,该书围绕“在场”概念,从国家“在场”、观影者“在场”以及“转场”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进而从一个侧面对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

电影伦理学属于电影哲学中的范畴,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后记问道:什么是好的电影经验?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得作为一个哲学问题的电影与伦理学更为明晰了。克拉考尔首先发问:电影如何获得和维持伦理学思考的可能性?此后电影与伦理学一直成为电影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国际电影学界出现了重申伦理学的研究趋势,相关成果不断出版:由丽莎·唐宁、莉比·萨克斯顿著,刘宇清翻译的《电影与伦理:被取消的冲突》就是其中最早的一项重要研究。在后结构主义思想影响下,该书呈现了电影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其一,电影学术研究日渐被伦理问题抢先占据,电影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回应了挑战——充分地表现同一性、差异性以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其二,随着电影实践的发展,观看行为本身也被含蓄地设定在各种理论线索中;而在国内,西南大学成为电影伦理学研究的重镇,从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中国电影伦理学学术论坛,蜚声国内外。《中国电影伦理学》一书,即是该学术论坛的论文集。所辑录论文作者均为高校从事电影伦理学研究的一线学者,他们围绕中国电影伦理学的理论建构、内涵阐释和批评话语展开,文集三编分别为:上编“电影伦理学的理论建构”;中编“电影伦理学的多重指涉”;下编“伦理学视野的电影批评”,从伦理学、电影学、传播学、媒介伦理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丹丹编著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一书以历史唯物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女性主义伦理的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进行研究,关注女性主义伦理和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产生和发展的深层社会原因,注重用历史辩证法分析和评判女性主义伦理的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该书旨在探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关系,展示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种种表现,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对其进行分析。

电影自诞生以来,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电影史富有意味的话题之一。“在某种意义上,电影常常等同于‘城市的电影,不仅因为电影中充斥着城市背景和城市故事,以及与电影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商业、文化等要素,也无一脱离得了城市的孕育与支撑,阅读电影显然离不开阅读城市。”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张经武老师编著的《电影的“城市性”》中认为电影其实具备一种“城市性”属性,即从其城市母体因袭的城市禀赋、城市韵味、城市属性、城市文化痕迹等多样化特征。这一属性既表现为电影与城市的亲密关系,又表现为“城影互动”现象。电影的“城市性”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城市与电影的互动性。在“城影互动”的现象中,电影的“城市性”文化逻辑始终在场。而在中国,上海可以说是与电影关系最为密切的城市,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汪黎黎编写的《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是对上海——这座背负暖昧历史身份、指向中国未来、飘浮在全球化最前沿的城市发起的种种“想象的地理”,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面相,又有各自不同的“地图”。该书基于媒介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借鉴媒介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分别从生产地理、空间、时间、地方等维度考察当代中国电影的“上海”想象,探寻其背后潜藏的权力关系和文化意义,揭示“上海”想象和全球化语境及都市变革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另外,《中国电影中城市流动人口擅变研究》的作者袁一民则从另一个视角来探讨电影和城市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工题材电影经历了反思、独立和创新的三个重要过程,作者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工在城市逐步融人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艺术投射和价值思考。

此外,电影诞生百年来,关于电影语言理论的书籍不胜枚举,且每年也都有新的研究书籍出现,《电影的语言特点研究》一书主要从电影的影像、场景、构图、镜头、节奏、叙事方式,以及修辞方法等方面人手,在后面选择了两部影片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电影语言与人类的口头语言在结构上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电影语言的习得与表现形态却与口头语言有很大不同。作者认为电影语言是跨民族的、国际通行的,具有更多的导演与编剧的个性化色彩。《电影视觉空间研究》一书则以视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探讨观看电影的视觉原理和电影视觉空间的创造规律。全书在归纳前人关于视觉和空间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将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再通过观众对电影的看和摄影机的看及对现实世界的看的比较,阐述前者的视觉过程,为研究电影空间奠定理论基础。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VR与电影的融合(Cinematic VR)亦引发了电影语言的革新。《VR电影语言》一书基于电影学、符号学、心理学、信息学等多种学科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四大议题,从而整体把握VR背景下电影语言演进的理论更新,并为相关创作实践提供参考;还有,当制作与观看电影的几乎所有真实与虚拟的方面都被数字技术所替代的时候,甚至连“看电影”的概念也正在迅速变成一种过时现象。随着作为媒体的电影胶片的几近消失,以及参与争夺观众的新媒体出现,电影——以及电影研究——将会如何?美国学者D.N.罗德维克著,华明翻译的《电影的虚拟生命》直面作为摄影媒体的“电影”的消亡,探讨数字技术给电影产业带来的美学与经济的冲击,以及21世纪电影研究的前景。作者一方面回顾胶片电影的命运,另一方面对新媒体进行考察。认为数字艺术与类比艺术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割裂,并认为大多数新媒体实际上来自电影的隐喻,电影的理念在新媒体中存留。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陈晓云教授编写的《明星研究: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电影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明星制。对于中国的电影明星研究来说,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22大明星”为主要表征的中国特有的明星现象,还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电影复苏得以复兴的明星文化,都与好莱坞以“明星制”为本位的明星现象有着本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特点,恰恰只有置于中国电影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才能得以解读。阐释明星研究理论与批评实践的研究专著,在当代中国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与电影迅速发展的背景中,运用相关电影理论、艺术理论、文化理论与批评方法,对以中国电影明星为主体的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并同时探讨明星研究及其电影研究的本土立场与方法论问题。

由北京大学戴錦华教授、王炎老师编写的《返归未来:银幕上的历史与社会》围绕电影与社会、电影与历史、美国电影中的政治、反恐电影、胶片与数码、冷战间谍片、人工智能与科幻电影等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展开七次对谈。全书虽以电影为主要讨论对象,但贯穿其中的不仅有深刻犀利的理论交锋,还有绵延动人的现实关怀。我们将在这本书中读到的不只是对具体电影的探讨,更将追随这两位对谈者和他们一起探寻关于人类未来谜题的答案。通过鲜活犀利的思想碰撞与文字交锋,他们将个体记忆与银幕现实置于20世纪这一动荡多变的历史长河中,向读者揭示了作为一种特殊叙述语言的电影在“书写历史”与“呈现记忆”的过程中带来的谜题、反思、挑战以及寄望。我们将看到,对历史的叙述也是对未来的勾勒,是打开未来想象的钥匙,最终,电影同我们一起不断返归未来。

二、电影史

2019年,在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上,学术界依旧保持着高度热忱,对中国电影史的再书写、现当代电影史发展的梳理以及对港台电影史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重写电影史”成为热议的话题,学术界试图改变在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缺乏理性和系统性的弊端,走向更具有建设性、开放性的中国电影史,通过对不断重写与对学术史的反复观照,指向核心问题,进而重构中国电影。《影像心灵: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与电影家》就是基于“重写电影史”的观念出发。该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教授编写,对民国时期的15位电影人的电影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对史料进行发掘和研究;而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纲要》一方面主要试图解决中国电影史学史学科理论的建构问题,另一方面借鉴重点锁定各时期的电影史著代表作,提纲挈领地关注1914年至1963年中国电影史学50年间无法绕过的重要关节点,并尝试在中西史学的背景下去探寻这种关节点变化的宏观趋势和内在演变。

早期中国电影是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模式的重要载体。在2019年度在早期中国电影研究方面,由左衡老师编写的《影戏传奇:早期中国电影观念的生成》一书中,从中国电影技术四个时期的转变到类型的模式的创作生产上,可以看出早期中国电影承载社会功能的情况,从中辨认中国电影的文化身份与思维传统,从现实中寻找传统的痕迹,同时看到在逻辑中显现的历史与现实。《近代电影海报探幽》全书图文并茂,首次披露了早期作为“后电影产品”的电影海报,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人文,为研究当时人文社会生态提供了重要线索,也成为研究电影艺术、海报设计、社会生活变迁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研究文献性、收藏导读性,再现了近代海派文化的繁华。《民国电影人纪事》一书将中国电影业在半个世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编辑整理成书。《鲁迅与电影》以《鲁迅日记》为主要线索、以《申报》电影广告为主要资料源,重新梳理了1927年9月鲁迅到上海后直至逝世前所看的电影,考证了其中一些之前不明的电影,第一次罗列了这些电影中可查证的电影的导演、演员、梗概等基本信息资料(及部分剧照),较全面地展现了鲁迅在上海所看电影的基本风貌。抗日战争期间,电影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空前的强化。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研究》,以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为研究对象,基于四个政治区域内的各电影影像资料和文字史料,客观、翔实地陈述抗战时期中国电影在不同的区域格局中指涉的复杂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并论述由政治场域的改变引发电影文化的互动、电影视觉表达的表象之下,中日电影人在区域政治格局中的创作表现与创作心态。

在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是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逐步提升,经过长期努力,逐步积淀起来的,现在已经成为连续七年市场份额排名世界第二的电影大国。《新时代中国电影》详细分析了八年间中国电影发展的轨迹,以及国家政策对电影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资本、互联网、市场、创作等之间的紧密关联和相互影响,深入阐释形成坚实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重要原因,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电影正是站在这个屹立不倒的万年基石之上迈向新的历程。《改革开放四十年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擅变》总结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擅变。首先,大致梳理了1949年到1966年17年电影创作概况,以及这时期的创作产生的影响;其次,重点探究了改革开放40年主旋律电影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做出的全方位调整;再次,结合时代背景,解读了主旋律电影成为主流的表现以及原因,并分别从文化、市场、政治、文本等方面论述了主旋律电影在新时期的创新突变;最后,立足于新时代大国崛起背景,结合主旋律电影的文化背景和产业现状,对主旋律电影的全球化发展之路进行了探索。

在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是电影制片厂不断调整形态,以符合历史规律,完成自我构建,实现与全球电影市场的接轨。《上影70周年电影大典》记录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上影集团)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摄制的电影的全貌,详细介绍了1949-2019年期间摄制的电影故事片、电影美术片、电影译制片、电影科教片和电影纪录片等五部分,以及1980年后摄制的电视剧,包括其制作团队、剧情梗概和获奖情况,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也是对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0周年的纪念。

此外,中国电影学界对电影史的书写不仅在于其宏观方面,更有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从电影的内容上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百年<花木兰>:电影人眼里的中国社会焦点变迁》以五部《花木兰》电影人手,着眼其各自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其由形到神的电影改编之间的互动,不同时期下导演编剧们对同一民间故事进行创新叙事,反映并影响他们成型的社会环境,鲜活地记录下了该时期社会发展的焦点要素,揭示过往百年里中国社会焦点的变迁,成为时代的写照。

2019年学术界仍然延续了以往对台港影史的研究传统。由吴涤非老师编著的《当代台湾电影史纲》探讨台湾电影自1979年以来的发展变化和美学特征,深入考察其风格特色与文化内涵。上卷以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三个时段分别探讨台湾电影创作电影工业的脉络、主题和艺术特征,下卷则讨论近几十年来12位最有代表性台湾导演的创作实践和美学追求,较为完整地呈现当代台湾电影所走过的历史进程。由刘骋老师编著的《台湾新新电影》对近30年的台湾电影进行全景式观照,是以论代史的一部台湾电影专论。作者从大量的台湾电影,尤其是分析新新电影如何在历史、空间、语言和身体四个方面进行关于本土化的想象性叙事,并以时间为内在维度勾画新新电影主题与美学发展的谱系以及电影本身的症候性局限,折射镜像背后台湾社会文化心理轨迹。《香港电影往事》一书内容多来自香港影人的口述亲历,通过讲述台前幕后的影史秘闻、细节考据,窥视影人心态、类型创作、环境影响、产业格局等相对全面地掌握香港电影的今昔概貌。

三、电影批评

2019年,电影理论批评依然保持着生命力,在与时俱進的创作实践中,提供了多种阐释视角与批评空间。电影批评理论一方面,电影形态综合多种因素,遵循既定的历史逻辑、市场规律和价值范式,以政治批评、本体批评和文化批评为主的电影批评范式相继出现。另一方面,在跨媒介、跨学科的驱使下,隶属于学术体系的中国电影批评,借力本土传统美学思想和西方现代理论资源,衍生出多元开阔的方法论,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批评伦理等问题相继成为2019年电影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电影的思想呼唤批评的锋芒,批评的锋芒掘发电影的思想。”[1]一直以来,电影批评在中国电影丰富多元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拓展新空间、提供新参照,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与一些勤勉、专注的学者密不可分。《影与文:李道新影视文化批评集》一书收录了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近年来撰写的各种影视评论、影史勾陈、影人掌故等文章。这些文字摆脱了学术论文的固有案臼,在写影、写事、写人上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素养,以及对时代电影的深切观照,可以让读者从一个细微的视角,来了解中国电影史的全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丁亚平教授主编的《中国电影大典》,主要从创作、制作、批评、传播等方面系统整理和归纳110余年中国电影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从文化史和学术史角度来看,这项文化出版计划与研究和实践工作紧密结合,它既是电影文化、电影教育与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电影演进发展的借以自体反顾的重要内容,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由著名电影学者贾磊磊老师主编的《中国电影批评年鉴2018》系统梳理了2018年度我国电影批评的现状与特征,深入探讨国内电影批评的方法、标准及价值,归纳该年度电影学著作中的电影批评问题,既突出了我国电影批评中的前沿命题与关注焦点,又呈现了不同视角下对于同一部影片的不同阐释与论争,并且辟出“中国电影批评年度力作”板块,对具有特色的电影批评文章加以推介。上海大学曲春景教授主编的《“去政治化”潮流下的中国电影批评》一书,作为“中国电影批评思潮史”丛书的最后一卷,对 1990年至今(主要在2010年前后)的电影文本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诠释,撷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批评文本、学术观点和电影作品,结合起来展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面貌。

在电影批评研究方法上,各学者呈现不同的思考。《电影艺术与批评》一书则从电影艺术的理论出发,在电影批评的实践过程中,首先面对电影现象和电影作品,从现象和作品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尝试性解决的基础上,寻找符合作品本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资源,这样才有可能对电影作品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读解和批评。在电影批评的实践过程中,理论资源应该是被平等对待的。电影批评者个体经验与理论演绎的不期而遇所产生的,对影片进行创造性的读解和批评绝对不仅仅是某一理论可以垄断和涵盖的。薛峰老师编著的《中国电影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从多元视角揭示现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复杂面貌,也注重探索批评中国电影的实际方法、本土经验与理论命题,从“风格、表演、产业、离散、代际”的不同侧面探讨批评中国电影的实践方法与理论内涵。并在结尾处探讨中国电影批评的西方视域、理论资源和美学特色。

中国近代电影的发展,是中国电影人在坚持不懈的实践中留下的经典电影作品。《中国近代经典黑白电影解读》一书主要选择中国近代时期的经典黑白电影进行解读,从电影进入中国,到民族电影蓬勃发展,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结合其时代特征,中国近代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造就了它的独特艺术魅力;进入新时期,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跨媒介融合成为常态,丰富多元的电影创作为电影批评提供实践参照,电影批评则激发电影创作的思想锋芒。《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一书就是一本探讨研究全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学的学术著作。它以电影批评本身为研究对象,透析全媒体时代下的电影批评学。采用“元批评”的方式,分析其特性的衍生与类型的拓展、批评功能的缺失与重构,批评主体的迷失与重建、客体空间的构架与富有民族特色的批评方法。无独有偶,对于当代新媒体文化语境中的跨媒体叙事文化现象,《媒介融合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媒体叙事发展研究》一书从多学科研究视角探察这一新兴叙事文化现象对当代中国电影文化创作与产业化发展的影响。立足中国本土电影文化的产业发展现状,全面审视媒介融合与技术演进态势下中国电影文化生态领域所产生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当代中国电影的跨媒体叙事创作与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性路径。

四、电影类型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电影界通过对文学性的解构,体现了电影意识的觉醒与对电影现代语言本体的追求。《1979年以来中国电影的文学性研究》的作者陈鸿秀认为电影的文学性一般表现在人文内涵、情节逻辑、形象塑造与台词编织,也表现于其配乐、隐喻象征的手法等方面。本书对于改革开放后的类型电影的文学性进行再审视。20世纪 90年代中国类型电影的成长喜忧参半,新世纪以来,部分青春片与喜剧片从内涵传达到形象塑造,有轻视文学性的现象,终会伤害中国电影的口碑,影响市场效益。《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发展》一书对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进行详细的论述,不仅对中国电影类型化进行解读,也对中国电影类型化的真实性与艺术性进行分析,分析背后的电影语言,探索了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的叙事策略与价值观。由聂欣如教授编写的《类型电影原理》从类型构成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类型电影中类型元素的构成以及奇观方式,通过对8种不同类型电影的分析建构了类型电影的基本理论框架。

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类型电影及其问题的相关讨论成为一个突出的热点。2019年,中国电影类型研究较为集中在中国当下主要类型电影基本问题的讨论。首先是作为中国第一类型的武侠电影:由賈磊磊老师编著的《中国功夫·动作电影研究2019》收录了自电影诞生以来的有关武侠功夫电影的研究文章,从史学、美学、视听技术以及产业等层面全方位展示中国武侠功夫电影的发生、发展全貌。《光影画江湖:华语武侠电影史》从民国时期《火烧红莲寺》到21世纪《绣春刀》,一部跨世纪的香港武侠电影史话。作品整合了作者对武侠电影的研究和认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一种打破常规的方式对武侠电影进行个人化的梳理和归纳,尝试对电影派系、影像奇闻和影史百态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为商业类型片的青春片无疑是当下华语电影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表现当下青年人情感生活,中国内地、台湾和香港的青春电影有着不同的美学分野,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近年来,有关青春电影的学术研究日益增多:《华语青春电影类型学研究》一书主要探讨了青春电影类型学概念、华语青春电影与美国青春电影的比较、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道德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国台湾青春电影后现代情境下的青春价值观、中国香港青春电影的青春消费文化等。该书对青春电影的思考,是一种实例型的示范,丰富了关于中国青春电影的研究,让这一类型在中国语境下得到系统化、学理化的探讨;此外,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周婧老师编写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解读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

除了关注青春类型,也有关注儿童“个体”的书籍,《中国当代儿童电影伦理叙事与情感投射方法研究》一书关注儿童精神世界的成长与需要,基于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个体,关注作为“个体人”的儿童自身,是儿童电影的伦理叙事方法和情感投射最根本的技巧;还有中国西部电影的研究,《中国西部电影精品读解》将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脉络细腻而平易地展开,精心遴选出35部电影加以文本细读,力图透过中国西部电影30余年风谲云诡的演进历程,整合出中国西部电影时空交错的擅变谱系,令传统电影艺术在当代语境中释放崭新的活力与能量。不仅通过学院派的深度梳理,又有“迷影式”的感性追索,以纵贯电影史的宏阔视野,用文字打开了一个通往西部影像的鲜活世界。近些年,受到西方的影响,中国也开始尝试着发展本土魔幻类型片,《捉妖记》《妖猫传》《西游伏妖篇》等大量的中国魔幻电影进入观众的视野。由张璐璐老师编写的《中国魔幻电影类型研究》一方面溯源中国魔幻电影的文化根源与民族审美心理,另一方面立足当下电影数字技术语境,从东方神怪美学与数字技术两个维度,对中国魔幻电影的类型进行双维建构。此外,体育电影也是类型电影中的一种,《体育电影研究》一书则是对体育电影进行理论梳理与范例解析的研究专著,基于体育文化与电影艺术的双重视角,梳理体育电影理论,解析体育影片范例。基于电影艺术的视角对其加以解析,以呈现体育电影所承载的精神内涵、揭示体育文化的影视表达边界。

另外,不乏关于西方电影类型的研究,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欧美类型电影》,对世纪之交及新世纪近20年的欧美类型电影做出了相对系统性的考察。一方面以票房为主要考量指标考察类型格局及其演变模式,归纳出新世纪前10年的类型流行趋势;另一方面以作者与类型的结合,考察那些创造性地利用又颠覆了类型惯例的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审视类型创作的新趋势;由英国诺丁汉大学电影学院主任马克·扬克维奇领衔编写的《定义邪典电影》,则是对全球有代表性的邪典电影的一次集中探讨。但该书并不旨在对单一影片的鉴别,而是通过存在于电影制作者、电影作品或观众之中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的“亚文化意识形态”,挖掘邪典电影的要素。以及《西方吸血鬼电影文化论》,则通过追溯西方吸血鬼文化渊源与生成、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考察了吸血鬼电影在类型和叙事层面的模式与演变。透过这些模式与变化,阐述了吸血鬼电影与大众文化及其理论话语、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中的身体观念、艺术理论和实践中“丑”的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

五、地域、国别电影

当前,世界加快全球化的步伐,文化差异性逐渐减弱,地域和本土文化危机逐渐加剧,地域特色、自身身份、本土认知才是民族艺术和本土文化坚持的第一要素,对于自身文化地域性认同、价值判断多元,得以保持本土文化,以对抗强势文化的同一化。2019年中国地域电影史探究发展态势蓬勃,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一带。如《广东电影年鉴》是一本综合性资料汇编,全面勾勒了现时广东电影的全貌,较为全面、翔实地反映了广东电影产业的基本状况,并分析了广东电影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为业界开展电影创作生产、谋划布局、经营管理;影院布局建设等投资融资活动;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合理规划、科学决策、行政监管提供科学决策的详尽依据。2017年,青岛获评“电影之都”,许多电影史留名的老艺术家,如洪深、孙瑜、崔嵬、黄宗江、李丽华等都曾在青岛生活。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都有重要的电影作品在青岛拍摄,青岛还产生了几代影响中国影坛的电影人。《青岛电影史话》以历史地理的方式梳理、整合青岛的电影资源,以随笔的方式展现青岛在电影维度上的城市故事。《汕头埠电影的那些事儿》一书通过梳理汕头埠电影的大事记,记录潮籍电影人的活动踪迹和艺术成就,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儿等一大批潮汕青年奔赴上海,投身电影事业,他们创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派电影”的辉煌,展现汕头电影事业的发展变化,让读者看到潮籍电影人对电影及电影事业的历史贡献,触摸到电影文化是汕头一条鲜明的城市文脉。还有,《厦门电影百年》一书则从七个专题:厦门电影的历史、厦门籍导演和女主角;厦门题材的电影;厦门话电影;厦门为外景的电影;厦门的电影片商;厦门的电影院等,记述在这百年厦门电影的发展。

而内地的地域电影史的研究则集中于文本方面。《江西电影发展史》以江西电影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将江西电影置于江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考察了江西电影的源流与地域特色,梳理了江西电影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修辞系统和典型文本,建构出江西人讲江西故事的电影模式。《山西电影文学史》通过对山西电影文学的解读和对山西电影文学演变进程的梳理,并分析初创、繁荣、消沉乃至再突破的历程。

在全球电影多极格局中,华莱坞电影融合和合作的进程加快,整体力量开始显现。在华莱坞电影理论的构建上,更具有全球性與前瞻性。随着“华莱坞”概念在中国学术界的提出和命名开始,近年来有关“华莱坞”电影研究的书籍也日益增多:《跨国与跨文化视野下的华莱坞电影》一书以跨国与跨文化为视角透视华莱坞电影百年的历史,力图在对跨国电影(transnational cin-ema)理论和世界电影理论的深刻检讨基础上,深化华莱坞电影理论。该书在强调现实观照的基础上,注重历史的维度。一方面,从中国与好莱坞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重新思考华莱坞电影的兴起和演进;另一方面,分析跨国资本的合作和文化的流动如何形塑新世纪以来华莱坞电影的图景;而由周根红老师编著的《构建华莱坞——21世纪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具体梳理了政府规制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制度空间,民营影视公司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电影产业运作与电影产业的市场格局,生产机制与电影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全球策略与电影的国际竞争,最后畅想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2019年也同样延续了以往对国别电影史的研究,对法国、美国、印度,尤其是对法国电影研究方面的书籍较为集中。不是对历史的简单陈述,而是旨在寻找以往电影发展历程中的创新性与革命性。对于法国电影的研究书籍有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盛柏老师编写的《法国“作家电影”流派研究》,作者通过一手的法国原版电影资料,以七位导演及其拍摄的作品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作家电影”流派的起源、构成、创作特点、代表作品以及深远影响。同样研究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的小说、电影文本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新小说”派与左岸派电影》一书,从叙事学、传播学、电影学和中法文学交流的角度,通过理论与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新小说派的成就及在中国的影响,阐释“新小说”的理论;对法国电影史的研究上,不仅有国内学者对国外电影史研究的著作,更有外国学者的翻译著作。法国著名学者居伊·戈捷编写的《百年法国纪录电影史》是了解纪录片的优秀读本。法国纪录电影在历史环境及技术发展的影响下,逐步完成了自我建构。该书从法国的纪录片发展路径出发,探寻欧美乃至世界纪录片发展的重要进程与人文路径,发现纪录片的社会与美学意义,是一部了解纪录片历史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鉴于在当代世界电影业的霸主地位,美国(好莱坞)电影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由游飞和张涛老师编著的《美国电影史》,全面阐述美国电影发展史,该书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电影创作相结合,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相结合,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相结合,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使读者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而《城市与现代性:重绘早期欧美电影》一书以空间和视觉为两大论述范式,指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现代性的内容与肌理,探讨欧美早期电影对于城市空间和文化的展示、再现与体感,分析和探讨早期电影在文化、美学、产业、技术、社会等方面的现代性特征,研究早期电影参与和建构现代性的方式,以期对于早期欧美电影做出更为全面、深入、细致、多元的认识与理解。

近几年,印度电影在我国又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印度电影与文化研究理论家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的新作《印度电影简史》主要以时间顺序,概述了印度电影自诞生至宝莱坞风靡全球的过程,摘取了印度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介绍了众多杰出的电影人和电影作品的同时,将印度社会的热点事件与电影紧密结合,呈现精彩的印度电影景观。该书透过印度电影行业审视20世纪以及21世纪开端以来,印度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能够了解到更全面的宝莱坞和印度史,还能窥见享誉盛名的印度独立电影、先锋电影、艺术电影和实验电影,对促进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电影导演

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导演思维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导演研究是电影发展背后不可忽略的因素。2019年于电影导演的研究上涵盖了中外电影导演研究,包括其创作方法与理论的探究。《电影导演的电影理论》是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美学教授雅克·奥蒙的电影理论学术专著,对部分从事过电影理论工作的电影导演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这些理论涵盖了电影美学、意识形态、符号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方向,与电影的核心命题息息相关,对电影理论研究人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世界电影导演十六家》则对中外16位著名导演进行了深入论述。集结世界导演与中国导演在内的各家导演优秀的电影文本,分析他们特有的影像语言和电影美学探索,并对他们在光影世界中挖掘人性,思考人生,对情欲、民族、现代性等因素的探索,做出独特的阐发。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颇受全球电影界关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王传领老师编写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文化研究》对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的叙事及文化特质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能够获得对于诺兰电影更为深刻的全面认知。

在中国电影导演以及编剧的研究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夏衍电影剧本创作论》主要探讨夏衍的电影剧本创作之路、电影创作观念的擅变、电影的改编特色,通过《风云儿女》《祝福》《憩园》三个案例,总结分析了夏衍电影剧本的改编特色。从整体上阐释了夏衍电影剧本创作的心路历程,概述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的创作状况;从电影与戏剧关系出发,注重分析夏衍电影创作观念的擅变。《联华影业公司发展背景下的孙瑜早期电影(1930-1937)》一书,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著名的电影导演孙瑜及其所属的联华影片公司为研究内容,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电影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变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孙瑜这一时期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中国电影在技术变革背景下发生的本体与美学变革,还体现联华公司在这一变革中的沉浮与得失,也能反映当时中国电影在经济、技术、市场等产业层面上的处境。

除了关于早期中国大陆电影人的研究,亦有关于“台湾电影之父”李行导演的研究。李行导演坚持“中国电影,同宗同源”,他带领了几代台湾电影人跨越海峡到大陆,同时又努力积极推进大陆电影人过海峡到台湾,李行导演不辞辛苦地为两岸电影人携手同前进,为中国电影的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作《导演李行:九十编年纪》记录了李行导演20世纪90年代离开电影创作一线退休后,以“永远的电影义工”的谦逊态度,开始了他在电影人生路上作为电影活动家的一个新阶段。

综上所述,在对2019年电影学术图书的盘点中可能会有疏漏而未全部包含,但已基本涵盖。在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态势下,电影史的再书写,电影理论与批评的继承与创新,時下电影类型的探索,电影导演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电影学者在与世界电影的接轨,对中国电影理论学理性的发展,在众声喧哗之中保持着思辨式的思考。

注释

[1]李道新.电影的思想与批评的锋芒[J].博览群书,2018(11).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 郎静)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