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服务探讨

2020-03-12宗义华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外业探查巡查

宗义华

(泰安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地下管线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现代城市的“生命线”。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地下管线的科学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地下管线管理是通过图纸、卡片等载体以人工管理的方式来实现的,然而对于城市地下管线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来说,人工管理模式必然会出现数据不全、精度不高、资料分散的状况,这也使得在管线日常管理中出现重复探测、责任不明、人力物力浪费、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并应用于地下管线管理中,地下管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大幅提升[1]。但是,地下管线并不是一个建成以后就保持不变的系统,而是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保持不断变化,实施动态更新。因此管线动态更新也成为城市管线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就当前的城市管线库实际情况来看,基本都是以管线普查为基础的,但是要实现动态更新无论从机制上还是从技术上都有很高的难度;而且要做好管线库的实时更新,使难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样管线库可能无法保证其与现实的吻合性和精确性,进而造成在工程施工时不能及时得到确定的管线现状图,或者图面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工程中对管线的误挖、误伤等[2]。基于此,文章将针对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具体内容展开探讨和分析。

1 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内容与特点

地下管线对城市的日常运转有重要作用,做好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对管线日常管理有重要意义,既是为了保证管线数据库的现实性,同时也是管线的维护所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同时管线数据的共享服务也是城市建设中必需的信息。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是指通过城市公共区域的新建管线统计、变化管线外业巡查、现场核实和补测,并在得到相关数据以后将其输入数据库。其中既包括各种公共空间的城市地下管线,也包括具有区域服务功能的地下管线。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地下管线可分为管道、线缆、长输管线三大类,不同类别的管线有不同的取舍标准。通常情况下,地下管线更新是以分片区形式来完成的,并及时将巡查结果汇总,确保管线数据准确性,并及时维护数据库使之保持现实性。

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下:首先,城市交通体系复杂,车流和人流都很大,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往往会受交通影响,难以有效保证时间。其次,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所面对的区域往往非常大,而且各种新设管线分布零散,故工作量很大,特别是对巡查有很高的要求,很容易出现更新不及时的状况。再次,各种商业区、住宅区本身空间相对狭窄,而且管线非常复杂,因此管线更新具有较大安全隐患[3]。最后,对于已有成果,必须对其实施有效复核,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 地下管线变化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2.1 对相关资料的外业核实

外业核实是针对各业主单位提供的建设计划、项目竣工图、管线设计图、管线竣工图、技术说明等资料,对管线的实际情况展开现场后查验,核实的结果经过业主单位审核之后,作为后续管线管理的重要依据。

2.2 外业核查的具体作业方式

按照一定标准对核查区域进行划分,通常将其分成若干片区后。按照每片区配巡查员一人的标准,并要求每周巡查一次;不同管线权属单位之间务必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渠道,及时交流巡查结果。巡查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另外巡查人员工作时务必身着反光衣,佩戴工作证。

在巡查作业的实施中,为了防止漏巡现象发生,要求巡查人员工作时必须配备标准的外业终端,这样才能够对巡查工作起到有效的记录和辅助功能。外业终端具备的基本功能如下:编制巡查任务,引导巡查人员;记录巡查信息;拍照、摄像并对图片实施简单编辑;语音录入;巡查线路轨迹记录与查询;巡查信息上报;巡查信息的统计与分析等。通过外业终端,再结合巡查记录、巡查轨迹,巡查人员能够详细分析总结当日巡查的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漏巡区域,并对次日巡查线路实施调整。

巡查的目的是检查管线图上的位置与实地位置是否相符,具体措施包括查看路面围挡,观察路面开挖与填埋痕迹,观察沥青新铺痕迹,观察是否有上杆管线、窨井、阀门、消防栓、分线箱等,从而确定管线的更新状态。

巡查完后应就以下内容实施上报:地面开挖、新管线敷设、管线穿缆的变化状况;违反相关规定的管线建设;废气管线、主干管线不连续等状况;其他巡查人员认为有上报价值的内容。

2.3 外业巡查中常见状况的处理

(1)如果巡查中发现出现了已竣工新增管线或已竣工变化管线,应做好记录,同时要求下一工序展开进一步探查。

(2)如果巡查中有管线穿管现象,则应立刻实施现场修补测。

(3)对于因为各种建设而造成灭失的光纤,应将其删除。比如新修道路的过程中将原管线破坏后重建,此时管线的实际位置发生了变更,则应做好标识,废弃旧线路并对新线路展开探测。

(4)对于巡查中发现的正在开挖的光纤,应做好沟通并密切关注后续进展,覆土前尽量对其实施补测。

3 地下管线数据更新的重点

3.1 确保数据标准、坐标系统的一致性

确保数据标准、坐标系统的一致性是管线数据更新的第一要务。测量过程中务必遵循满足当前的等级控制点要求的原则,如果当前控制点无法满足需求,则需要重新布置或新增控制点。通常情况下,采用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或GPS法展开测量,测量方法通常选择水准测量法,如果现场不满足该方法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三角高程测量法展开测量[4]。

3.2 新增管线探查的重点与处理方法

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前提是要对地下管线展开切实的探查,从而获得准确数据。当前的现况调绘通常都是以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对地下管线的相关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辐射状态、走向、种类、材质、规格、数量等相关指标,另外还需要设置地下管线的地下投影中心标志和管线点标志。在探查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明显管线点实施探查时,则需要借助相关仪器展开探查。对于被掩埋的管线附属物,一般先使用井盖探测仪实施探查,然后采用开挖的方法予以还原。

实地调查是基于现况调绘图展开的核对,而仪器探查一般则是在现况调绘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基于不同测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探查设备以及探查方法。需要通过探查获取地下管线平面位置、管深等数据,为后续的连测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使用探查设备对低下管线实施探查的时候,如果现况资料的完善度不高,或遇到测量目标较高时,又或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则必须多次扫描,以保证其准确性[5]。在探查过程中,务必坚持先简单后复杂,先已知后未知的原则展开作业,在方法选择中,尽量选择效率高、成本低、灵活性好的方法;选择方法同样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当前环境中受干扰较小的方法;针对复杂环境,可以采用多种探查方法相互验证的方式来保证探查精确度。管线点应尽量选择设置与光线的特征点或管线附属物中心位置,对于管线埋深的测量,应在对管线的具体位置有清晰确认以后再进行测量,另外测量埋深应针对光线走向的各方向均实施测量,从而对其数据实施修正。工作流程方面主要使用内外业一体化流程,对于新增光线,可借助管线探测仪对管线的三通位置、拐点位置等做出明确的探查,从而对管线的具体走向、连接关系做详细记录。

管线点埋深测量通常使用钢尺开井量测而不能够直接量测。比如检查井被淤泥覆盖,无法直接量测时,则协议通过仪器探测来获得埋深,也可以通过打样洞的方法来实施探查,但这种情况下必须在探查记录中对探查方法做出明确的记录。对于极少数非金属管线的隐蔽点,如果探测具有较高难度,可以采用明显点的状况推测。探查中如果遇到相关问题,需要及时与权属单位联系,予以配合解决。

3.3 已有管线数据的探查重点

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并不包括对没变化的已有管线的探查;对于出现数据与权属单位提供的数据不符、管线埋深发生变化、与原有地貌出现矛盾的已有管线,则应对其实施实地探测予以核实。

3.4 数据接边与审核

在通过上述作业获得修补测数据以后,需要与原始数据完成接边,主要包括管线的各种属性。就实际情况来看,管线投入使用以后,受维护、建设等因素影响,会出现各种接边问题。通过外业作业对实际数据展开验证并确保接边一致以后,还需要通过程序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展开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再参考数据标准,其中包括对于光线代码、层次、颜色图例的要求,对相关措施实施修正,最后将其输入地下管线数据库中。再借助数据库的功能,形成标准管线图、成果图,并经过权属单位审核后,成为最终的地下数据动态更新成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是地下管线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其展开探讨和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的论述是基于城市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具体作业展开的,希望能够有助于推动地下管线动态更新效率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

猜你喜欢

外业探查巡查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基于市政管线外业采集命名规则和辅助软件开发
昼夜巡查不间断
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
公路外业测量中GPS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探究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