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2020-03-12张金辉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消防设施楼层供水

张金辉

(青岛市市北区消防救援大队,山东 青岛 266000)

近年来,建筑领域的不断进步促使超高层建筑出现,解决了楼盘占地过多的问题,但是无法保证消防安全。超高层建筑本身发生火灾的概率很高,给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重视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成为现阶段消防管理的首要话题。有效的消防安全预防措施对于超高层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措施要从楼层本身的特点着手,并深入研究探讨。

1 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特点和消防安全难点

1.1 超高层建筑中火灾发生的特点

(1)楼层过多、人员数量大、疏散难度大。①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在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速度会非常快,并且由下至上不断燃烧,而高层建筑楼层过多,人员数量庞大,在进行疏散时从建筑内部到安全地面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给疏散工作带来了困难。②高层建筑住户过多,在发生火灾进行疏散时,人群过度慌张很容易出现踩踏现象。

(2)高层建筑火势难以控制。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会出现难以控制火情的现象,给灭火工作带来难度。高层建筑楼层高达上百米,如果等待外界灭火,工作难度相当大。每一户的玻璃长时间处在火焰的高温炙烤下,会加大消防救援的难度。

1.2 超高层建筑的危险性

(1)易燃物多。在高层建筑中,装修过程中难免使用到可燃物,由于大量的可燃物堆积,有时一个火星就会引发大灾难,因此要及时处理楼内的可燃物垃圾。

(2)用电负荷过大。超高层建筑本身的体积大,楼层具备的功能相对复杂,在用电上会产生十分庞大的电负荷。通常,都会为高层建筑配备大量的用电设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反而存在一个电源多用的现象,导致电源的输出过大,过大的电力负荷超出能承受的范围之后,就会导致火灾发生。

2 超高层建筑消防存在的问题

2.1 业主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在我国超高层建筑内部,为了节约经济成本,装修时会采用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过多的楼层施工导致可燃物集中,增大火灾发生的概率。另外,很多建筑内部的管理人员长期持消极态度,将消防安全管理的任务依靠在现代的报警系统、防火卷帘等消防设施上,在日常巡查的过程中消极怠工,没有定期为消防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没有辨认消防设施是否过期的常识,发生火灾时,常因长期忽略管理而酿成大祸。

2.2 消防设施配置不合理

(1)由于我国超高层建筑出现的时间较短,在面对火灾救援上还欠缺一定的消防技术和经验,因此我国的消防水平还无法满足超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的救援需求。

(2)我国在消防设施配置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在火灾发生时疏散和扑救工作都进展得不顺利。

(3)超高层建筑在楼层高度上限制了登高消防车的救援,而且高层建筑内部管理人员对于消防安全设备的维护程度不足,对其疏散通道建设也不够重视,消防设施完好率无法得到保障,一旦发生火灾,残缺的消防设备就无法应对强烈的火势。

2.3 防火分隔处理不彻底

在高层建筑中,采用的井道都是各种竖向管井,例如电梯井和电缆井等。在实际施工的环节中,因成本问题,施工单位没有为设施进行防火封堵的操作,在火灾发生后难以有效控制火情,导致火势蔓延。

2.4 楼层过高导致供水困难

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就是楼层较高,所采用的供水模式多是串联供水。在火灾发生时,会出现救援水量不足的情况,导致消防设施供水无法得到保证。

3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应对措施

3.1 明确消防管理责任

因超高层建筑楼层高,建筑管理人员平时要加强对楼体消防安全的关注,为高层建筑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责任体系,同时细化权责,将管理期间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体身上,明确其具体的职责范围,并努力落实好,这样才能确保消防安全。首先,管理部门要根据超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责任体系,并根据不同的职能为管理人员划分相对应的具体责任,完善消防责任制度,将制度落实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并确保其实施到位。针对不同岗位,根据工作实际需求适当修改,为其制定不同的消防管理制度。其次,严令禁止住户和租户单位私底下按照自己意愿对房屋内部结构进行改建,严禁用户等触碰消防设备,更严禁用户随意拆卸和更改其位置,杜绝人为火灾存在的概率。最后,为超高层建筑配备专职的消防安全管理团队,根据实际需求,配备相应的有经验和资质的管理人员,定期对建筑实施消防检查工作,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2 加强人员宣传培训

增强超高层建筑中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十分重要,这是有效避免火灾的重要的举措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该与建筑管理部门联合起来,为人民群众做好关于消防领域的宣传培训工作。

(1)可以采用传统的宣传模式,在高层建筑内部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尤其是在人们经常路过又比较显眼的位置上,内容可以是火灾发生时的消防应急措施或其他消防知识,用这样的方式增强楼内住户的消防安全意识。

(2)政府应该联合社区,定期为楼内居民组织一场消防疏散演练,经过演练之后,楼内居民能有效掌握火灾时楼内的逃生路线,真正发生火灾时能快速找到消防通道,使居民具备消防逃生、扑救初级火灾、自救的能力。通过开展定期的消防疏散演练,使居民在面对火灾时能够保持比较平稳的心态,冷静地应对火灾,利于居民从火灾中逃生。

(3)社区可以组织小区成员成立一个消防志愿者队伍,结合超高层建筑本身的建筑特点和易发生火灾的一些隐患问题,为建筑制订紧急疏散的方案和灭火的措施。另外,建筑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防火体系,便于志愿者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扑救火灾和排查火灾隐患的能力,保障建筑楼层的安全。

3.3 维护保养消防设施

因超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楼体较高,会给消防人员的火灾救援增加相当大的难度。超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作为消防系统中的一部分,能在楼层起火时提供一部分物质上的支撑,这也是建筑楼层发生火灾时等待救援和自我预防的重要保障设施。因此,需要平时就做好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防止关键时刻设备带“病”作业,无法发挥自身的效用,影响消防救援进程,对居民造成生命威胁。

(1)超高层建筑内部的管理人员需要为楼内的居民聘请具有消防资质的专业消防人员。定期检查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通过检查和保养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帮助居民排除消防隐患,保证消防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还可以联合社区为居民讲授一些消防设施的小常识。有些住户家里也自备了消防设施,但是使用时操作不一定到位,专业的消防人士可以针对这些问题,专门为居民进行讲解。例如,现在有些住户在家里自备了一瓶小型的粉尘灭火器,但是具体如何使用需要专业人士操作讲解给住户看。粉尘灭火器首先要定期检查上面的气压值,气压指标盘上有指标,当气压值不足时指针就会下滑,这时灭火器的喷力可能不足,可以考虑更换。使用时需要拔掉灭火器上的阀,抱着瓶体上下晃动,保证瓶体中的粉体均匀,喷洒时距离起火位置1.5~2m,一手拿瓶子,一手拿喷头进行扇形扫射,才能保证灭火。对于不同的起火形式,也要为居民讲解清楚,不要弄错了灭火方法,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2)消防设施也在新科技的发展下不断更新。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要定期进行更换,使其更加完善。遇到内部改建、装修等情况时,势必会对内部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这时管理部门要根据内部施工的实际情况,移动或者补充消防设施。

(3)从建筑竣工到居民入住,对于年限较长的超高层建筑,需要定期更换内部老旧的消防设施,替换现阶段较为先进的设施,以达到建筑防火的目的。

3.4 应用现阶段的先进技术

超高层建筑面积广、楼层高,一旦发生火灾,采用传统的灭火手段根本无法扑灭,这时就需要采用先进的灭火技术。在消防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周围能容纳的消防车辆数量、供水能力、合理的设计系统。每一根消防竖管上要专门设置一个用来闭回的阀门,这样能保证供水时不出现断水的现象。积极为居民推广市面上新型的灭火设施,采用新材料设计消防管道,增强水带的承压能力。在选择超高层建筑供水设备时,要将高压供水的因素考虑在内,这样发生火灾时可以满足灭火的水量。在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本身的性能和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逃生通道,解决火灾人员逃生问题。

对于人员疏散逃生问题,排烟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防烟排烟设施可以使被困人员获得更大的存活概率,不会出现过量吸入烟气导致的窒息等现象。可以在具有防烟性质的楼道内正压送风,结合机械排烟的方式,有效阻止烟气乱窜。当前因为超高层建筑内部空间有限,无法满足短时间内人员疏散的问题,在设计时就需要设计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火灾场景,计算并设计出疏散位置。专门用于疏散的电梯需要为其配置独立电路、电源线路等,做好防火隔热处理,保障火灾发生时也能正常运行,帮助人员疏散逃生,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中最主要的消防问题就是其建筑高度过高,这给当前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导致实际扑救时难度较大。消防安全与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超高层建筑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提前预防火灾发生,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严格落实消防管理要求,维护好消防设备,做到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消防设施楼层供水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利用楼层废水势能的发电装置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电梯的升与降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核电站厂房楼层反应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