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力推动“乡村教工之家”建设落地生根

2020-03-12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工会主席

工会信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工连云港市教职工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工会主席

工会建设“乡村教工之家”是个新事物,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工会推出了“乡村教工之家”建设暖心工程,这一做法得到了省教育科技工会的肯定。近期,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在连云港市召开全省乡村教工之家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推广连云港市教育工会“乡村教工之家”建设的主要做法。

连云港市地处苏北,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着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大量边远乡村学校教师在当地“留不住”,勉强留下来也“教不好”,部分乡村学校教师流失现象突出。针对这些现状,连云港市教育工会在建设“乡村教工之家”中,展现工会所能,回应职工所盼,切实帮助边远乡村学校教师解决吃、住、行、娱等方面的困难,实现“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工作目标。

明确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增强“乡村教工之家”建设的使命担当

一是领会精神,形成共识。连云港市教育工会作为江苏省“乡村教工之家”建设的典型,肩负“乡村教工之家”建设任务探路的使命和担当。市教育工会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深刻领会江苏省教科工会关于创建“五好”乡村教工之家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推进“乡村教工之家”建设,作为稳定全市教育大局,提高均衡教育水平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健全组织,明确责任。连云港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乡村教工之家”建设,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推进情况汇报,市总工会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各县区教育工会均成立“乡村教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行政积极支持,工会具体实施,教职工热情参与,形成党政工合力建家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态势。

三是制定方案,指导落实。通过走访调研,征求意见,结合市情,整合统筹,相继出台了《连云港市教育工会关于在新形势下深化教职工之家建设的意见》《连云港市教育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乡村教工之家”建设的意见》,与此同时,还下发了《关于申报连云港市教育系统工会“乡村教工之家”示范点的通知》,确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为“乡村教工之家”建设工作的贯彻落实指明方向。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乡村教工之家”建设水平

一是立足市情,科学布局。立足连云港市实际,先行在海州区、连云区乡村学校进行试点,2017年在海州区东辛中心小学召开全市“乡村教工之家”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提出“乡村教工之家”建设有宿舍、有卫生间、有餐厅、有空调、有网络、有活动阵地的“六有”标准。2018年至2020年进入推进和推广阶段,在全市各乡村学校开展“乡村教工之家”建设。本着从教职工实际需要出发,调动边远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是整合资源,多方联动。召开了“乡村教工之家”建设部署推进会议,围绕工作目标,要求各县区教育工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赣榆区利用两年时间建设“里仁居”教师安居工程,先后投入2117万元,新建、改建教师宿舍1.8万平方米,在边远学校安装空调215台,电视、热水器各193台,惠及65所初中、小学和教学点;连云区出台“乡村教职工之家”建设三年推进方案,通过“以奖促建”方式调动相关学校行政加大投入,对条件薄弱的7所学校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东海县大力推进劳模(名师)创新工作室党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创建劳模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做优“名师工作室”品牌,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引导作用;灌云县、灌南县也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紧锣密鼓开展“乡村教工之家”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三是建好阵地,享受温馨。坚持“全心全意服务教职工”的价值取向,把队伍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维权机制等核心内容作为阵地建设的硬指标,倾心锻造内聚人气、外树形象的服务品牌,保障阵地建设内涵丰富、高位高质、适用普惠。坚持与时俱进,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发工会普惠性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准和成效。

做实试点项目,强化指导督促,提升创建工作的质量

坚持“边推进、边探索、边总结、边推广”的方法,探索有效路径,让“乡村教工之家”建设全面开花。

一是强化引领,铸魂育人。开展“送健康、暖师心”边远学校健康行义诊活动,为乡村教师送健康;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定期开设劳模与工匠人才“大讲堂”,深入乡村学校巡回宣讲;培育挖掘长期扎根艰苦地区,爱岗敬业乡村教师楷模;组织新入职青年教师赴曲阜孔子学院举办入职宣誓仪式,提升教师内在素质;加强师德建设,举办“行知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学习建功新时代楷模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切实担负起团结引领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二是保障权益,提高地位。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原则,实施教代会、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化,切实维护好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主人翁地位,开展教代会评估工作,推广实施教代会会前筹备工作报告,会中现场图片信息报告,会后成果与决议落实报告“三报告”制度。完善“乡村教工之家”功能定位,以教职工满意度为建“家”工作考核标准,依靠教职工建“家”、管“家”、评“家”,持续增强“家”的凝聚力和催生力,不断增强乡村教师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督导落实,培树典型。层层落实督导责任,准确掌握各地“乡村教工之家”建设推进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意见建议等,及时发现“乡村教工之家”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推进要求,确保“乡村教工之家”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发现先进典型及时宣传总结推广,市教育工会坚持资源下沉、重心下移,着力解决基层实际困难,确保“乡村教工之家”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教工连云港市教职工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莲年有鱼》
学习母鸡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