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

2020-03-12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防渗墙坝体灌浆

杨 兵

(宁夏博兴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11)

将水利工程进行详细分类可分为多种类型,由于工程类型的不同,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存在一定差异,但众多工程中普遍都存在的问题便是渗漏问题。渗漏问题的出现容易影响工程质量、工程使用年限,甚至影响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如何有效防止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渗漏问题、有效利用防渗技术已经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结合现实探究防渗技术很有必要。

1 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

1.1 自然因素

水利工程规模大、施工环节多、施工条件复杂,设计与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环境。在复杂的野外条件下,无论是地势地貌、水文条件,还是当地的气候条件,都会给水利工程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工程大坝、引流渠等部分的施工中,需要处理好地表水、地下水的问题,否则就很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引发渗漏问题。

1.2 人为因素

(1)设计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对一定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改造内容更多。这意味着设计人员需要对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全面的勘查分析,制订更为合适的工程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的设计环节中,如果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全,采用的整体或细节设计方案不合理,会导致后续施工难度增加,进而引发各类渗漏问题。

(2)施工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环境比较复杂,对施工单位团队素养的要求较高。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环节中采用的施工工艺技术比较落后,或是与当地环境特点不相符,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导致渗漏问题。另外,部分一线施工人员不具备严谨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中没有做到严谨、细致,加上施工过程的巡检管理不到位,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导致渗漏问题。

2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为避免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情况,施工企业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防渗技术。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来看,在施工中经常使用的防渗技术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和防渗墙技术两种类型,以下将对这两种防渗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 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一种常用的防渗技术类型。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灌浆压力将坝体沿轴体方向劈裂,再向内部灌注泥浆,形成完整的防渗墙。泥浆可以进入坝体内部裂缝,起到强化坝体、避免渗漏的作用。并且泥浆和坝体在融合中还能重新分布内部应力,让坝体内部应力处于平衡状态。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灌浆技术是众多防渗技术中比较容易操作的技术类型,但在实际应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关于灌浆的调整和力度把握问题。技术人员在执行灌浆操作时,允许的最大灌浆压力不可大于灌浆塞。在对灌浆进行压力调整和力度把握时,既要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计算压力值、确定注浆压力,也要进行代表性实验测试,通过测试选择最为合适的注浆压力。为进一步控制灌浆压力,可结合工程需求选择一次升浆法或是分段升浆法,相对而言一次升浆法更适用于透水性不强、断裂情况不突出但岩层硬度较大的情况,分段升浆法则适用于透水强度较大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方式的选择也影响着防渗技术应用是否到位,升浆方式的选择也是施工人员个人能力和技术的一部分体现。

(2)关于吸浆量大时灌注方式运用的问题。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防渗工作时经常遇到大吸浆量的情况,在采用大吸浆量情况的灌注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灌注浆流量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浆液可在灌注达到标准要求前的正常流动,如若无法保证浆液的正常流动,则水利工程施工防渗工作无法顺利完成。第二,施工人员需要合理运用降压处理方法,最大限度上将压力值调小直至发生停滞,在发生停滞之后将压力调整至正常值,从而保障灌浆工作的持续和稳定。第三,施工人员应科学、多次地运用灌浆处理方法,即在灌浆之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灌浆次数和每次的灌浆量,规范、间歇地推进灌浆工作,从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

(3)关于劈裂灌浆技术的正确应用问题。劈裂灌浆技术是指施加一定压力让水利工程坝体在预想方向劈裂,再向坝体中注入浆体材料。这一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切断坝体软断层、有效控制裂缝。但是劈裂灌浆技术具有一定难度,施工人员在实际运用这一技术时需要格外注意,为保证这一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的正确运用,可结合工程坝体实际情况,采用全孔灌浆的方式或是减小主应力面,并按照施工要求和相关规定规范、有序地进行劈裂注浆。在灌注工作完成之后,质量检查工作必不可少。施工人员还需对坝体进行检查,主要检测工程坝体是否质量完好、是否存在渗漏安全隐患或其它质量和安全问题,如若发现问题,则及时采取措施弥补和处理,避免水利工程出现很大安全问题。

2.2 防渗墙技术

除了灌浆技术,防渗墙技术同样是水利工程施工防渗工作中一个常用的技术类型。防渗墙技术是通过在工程坝体前添加防渗墙对坝体进行保护的一种技术,可有效防止雨水对坝体的腐蚀,避免工程在雨水的影响下发生渗漏。与灌浆技术相比,防渗墙技术的防渗效果更好、价格更加低廉,被水利工程施工团队所普遍认可和接受,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与应用。目前防渗墙技术中最为常用的是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和锯槽防渗墙技术两种,这两种技术在使用时所需注意的事项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是借助多头搅拌机完成各项工作的,这一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机械设备的支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多头搅拌机可将水泥直接输送至土体内部,并将水泥进行充分的搅拌,在搅拌之后形成一道水泥桩,并不断重复该操作,制作完成多个水泥桩以后将其进行连接,最终便可形成一道水泥防渗墙,从而发挥防渗作用。由于水泥性质特殊,因而多头深层搅拌防渗墙技术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不适用于所有水利工程,比较适用于黏土、淤泥等工程的防渗工作中。

(2)锯槽防渗墙技术比较适用于砂石地层,这一技术实际上是借助锯槽设备的刀杆在一定角度下对土体进行切割,从而让土体形成一个凹槽,再执行其他操作帮助水利工程防渗。在使用锯槽设备刀杆进行切割时,被切割下的土体会直接被锯槽排除在外,待锯槽成型后,施工人员执行灌注混凝土操作便可以打造防渗墙,而防渗墙的厚度需要施工人员尤为注意,通常厚度最小不可小于20cm,最大不可大于30cm,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采用泥浆护壁。锯槽防渗墙技术对设备的要求并不高,主要考验施工人员的专业程度和技术能力,施工人员需要加强技术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保障这一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总体来看,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技术水平并不高、发展空间较大,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人才培育力度,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防渗工作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做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强大后盾。不论是灌浆技术还是防渗墙技术都具有一定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施工企业以及施工人员需要摆正工作态度、对水利工程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对国家经济发展负责,在实践中多加探索和总结,挖掘更多技术类型,为水利工程防渗工作提供更多选择。施工企业还应在工程完工之后安排专人对水利工程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以便于了解和掌握工程实时变化情况,一旦工程发生渗漏问题,监察人员可及时通知上级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解决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水利工程直接关乎社会大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问题,社会公民有权利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施工单位应积极接受公众监督、接受公众的合理建议,从而打造一个质量过关、安全有保障、公众信服的水利工程。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防渗技术始终是水利工程施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技术较为复杂,但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防渗技术有所提高,但总体还存在一定问题、尚有发展空间。相关工作人员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从而系统化地推进防渗技术升级,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质量,让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防渗墙坝体灌浆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力学性状的统计分析
周宁县滴水岩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处理
高土石坝廊道与防渗墙定向支座连接型式研究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小满过麦畴有感
水库砌石拱坝安全复核及坝体补强加固防渗处理
水电站围堰防渗墙中钻劈法施工应用探究